《諸葛亮軍事思想》隨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軍事思想》隨感

西咸傳媒網—曹雅紅

作為諸葛亮廟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我對諸葛亮的了解優於常人,但是僅憑這點只能作為對遊客的講解。

幾次與到研究諸葛的大家和愛好者,我這點知識就有點捉襟見肘。

於是我抽空看了有關三國的書籍和著作,從諸葛亮軍事家的身份研究開來,不由得想寫點東西作為我對諸葛亮的更深一點的研究,供給大家探討諸葛亮軍事思想有廣泛的來源:

首先,來源於劉備集團興復漢室的戰爭實踐、社會實踐包括戰爭實踐本來不被東漢以家尚經學為傳統的儒生所重視,但是自從群雄蜂起釀成末世之禍以後,這些稽古的儒生便被看成是不達時務的俗士。

這時出現了一批關心時局的士人。

風氣逐漸改變為談世事喜說縱橫,識時務者譽為俊傑,諸葛亮便是在這一風氣變化中湧現出來的俊傑,是新派中的佼佼者。

他在荊州學派影響下,養成簡明求實、重視時務、淡泊寧靜、身體力行的學風。

在探討劉備集團如何發展力量,戰勝中國最強大勢力曹魏的實踐中,形成了他的軍事思想。

由於劉備集團實踐的核心問題,始終是以弱勝強,因此這個問題便形成了諸葛亮軍事思想的主題,其次,諸葛亮生於孔子家鄉和儒學發達的魯地,鄰近管仲所在的齊地,他的軍事思想較多地受到儒家和法家的影響。

諸葛亮吸取孟子王者之兵的學說並借鑑歷史及當代經驗認為戰爭的性質和人的努力給予勝敗以重大影響,弱者擁有正義和人謀的優勢可以戰勝強者。

再次,他總結當代以弱勝強的經驗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諸葛亮主政後,蜀、魏力量對比懸殊,客觀條件十分嚴峻,留給他唯一可供選擇的辦法只剩下主觀努力。

在戰爭和治軍的謀划上,制訂並實施卓有遠見的謀略,他為此身體力行,全身心投入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集團的鬥爭,處在以弱小力量同強大的曹魏作戰的條件下,始終面臨著能否生存和能否取勝的問題。

諸葛亮的戰爭觀,指出了取勝的依據為劉備集團的以弱勝強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以弱勝強的戰爭指導思想

諸葛亮根據上述正義可勝,人謀可勝的戰爭,觀形成了他轉弱為強的戰爭指導思想。

諸葛亮認為:

1、劉備集團進行的戰爭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爭劉備集團應當從寄寓荊州的處境中擺脫出來,過度到依靠自身力量獨立進行戰爭,「親賢臣,遠小人」依靠「志慮忠純的貞良死節之臣」,爭取魏國內部押漢勢力和敵境百姓,「簞食壺漿」的支持,去贏得戰爭。

2、劉備集團只有奪取、建立、經營自己的根據地,才有條件轉向直接同曹魏作戰。

劉備寄寓在荊州時,兵微將寡,而曹操力量極為強盛。

劉備主要任務雖然是消滅曹操,但是現階段的任務是避開曹操,壯大實力、轉弱為強,向曹操勢力達不到的地方奪取根據地。

荊.益正是這樣的地區,它們對劉備崛起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軍事地理上,荊州北據漢水,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益州險塞隔絕;經濟上,荊州利盡南海,益州沃野千里是天府之上。

歷史上,漢高帝利用益州成就統一中國的大業,從可行性上看,荊,益之主劉表、劉璋庸碌暗弱,其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必不能長久守住二州,因此荊益作為根據地,不僅較為理想,也是劉備奪取實力所能及的。

諸葛亮在隆中談話時預測天下將由於劉備奪取荊、益實現三分,未來將是曹操、孫權、劉備三家爭天下的鬥爭。

劉備奪取荊、益根據地後,應該向大力經營方向轉變,固守險要,積極整軍備戰,建立和鞏固政權結合起來,使根據地成為興復漢室的戰略基地使自己轉弱為強,為直接進攻曹魏的戰爭奠定較好的物質基礎。

3、經過轉弱為強,應當適時轉向北定中原對魏國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實現劉備遺願和自己終生奮鬥目標接照《隆中對》設想,轉變基本條件是跨有荊、益,此外,還需要東吳的外援,等待出現曹操集團擁漢勢力發動「天下有變」的時機,但是事情發展不如預籌理想:荊州被東吳襲占,江陵、夷陵戰敗國家元氣大損,天下有變並未出現在此形勢下蜀國仍然據有益州,《隆中對》設想的北伐條件大體具備,但沒有,也許永遠不可能全部具備,在將來魏國克服天下殘破的局面以後,魏強蜀弱的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大,時間不利於蜀國,如果不採取進攻行動,很可能像劉表那樣坐而待亡。

自己身後,蜀國無人能夠蹈涉中原,抗衡大國,應此在不如原設想的條件下,也應該實行戰略轉變並以勵精圖治積極備戰彌補國力不足。

北伐應從魏強蜀弱總形勢出發,在局部地區造成蜀強魏弱優勢,依靠精銳的蜀兵以使在整體上創造以小敵大,以弱勝強的奇蹟。

北伐中,進要龍昂虎視囊括四海,退也要威脅敵境,震盪宇內,以「平取」、「十全必克而無虞」和邊打邊總結為原則,以依次奪取隴右、關中、洛陽為目標,以漢中、武都、陰平、隴右逐次定為前進基地,逐步推進最終還於舊都。

4、軍事鬥爭應當輔以外交鬥爭,通過形成有利的外交關係,獲得「犄角之援」的重大戰略利益。

第一,在對魏作戰中通過爭取東吳出兵,迫使曹魏兩線作戰,估計在北伐魏國時,孫權最積極的反應是出兵占領魏地,分裂魏國;低度的反應,是掠奪魏國人口,拓展邊境,向國內顯示武力,要積極爭取吳國「以同盟之義命將北伐,共靖中原,同框漢室」。

第二,即使孫權不出兵配合,東吳也分散了魏國兵勢,使魏軍「河南之眾不得盡西。

」第三,消減蜀吳邊境駐軍,使「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

即使在第二第三種情況下,聯吳帶來的戰略利益也夠大的了,因此必須千方百計保持這一聯盟,保持聯盟的困難是處理同東吳的矛盾。

聯盟內部存在矛盾,東吳有可能利用劉備到京,扣留加害他;對此應保持警惕並避免矛盾激化,不能因為有矛盾就放棄聯盟。

在對吳關係上,蜀國只有兩條路可走,或者以東吳為友共同抗曹,或者以東吳為敵,走後一條路,只有兼并東吳,才談得上進兵中原。

而短期內東吳是不能平定的,結果頓兵相持,坐而待老,使魏國得計,這決不是上策。

既然如此,必須控制同東吳的矛盾,給予其優厚條件,必要時作出重大讓步。

在聯盟破裂後,以承認東吳襲占荊州的既成事實,換取聯盟的恢復。

寧願暫時損害蜀國的漢統地位,也要對孫權稱敵給予承認。

以維護並鞏固這一聯盟,這是對蜀國最有利的計策,是大局和長遠利益的所在,應當順應形勢變化,通權達變,不能像匹夫那樣僅僅為了泄憤。

諸葛亮轉弱為強的戰爭指導思想。

首先演了一齣喜劇,指劉備集團迅速崛起西南,三分天下。

其所以成功,是由於堅持避實擊虛,以退為進的原則。

堅持在向曹操發起戰略進攻前,先要有一個避開曹操,壯大自己的階段,從根本上緩解了劉備目標和實力間懸殊的矛盾,也是由於抓住了曹、劉間還有大片中間地帶可占領這一機遇,他的北定中原思想,接著遭到悲壯失敗,演了一齣悲劇。

這是因為,劉備集團對於東吳對荊州勢在必得,對於孫、劉這一戰略利益衝突的尖銳性,估計不足,未能防止孫、劉交兵和交兵時遭到重大損失。

北伐雖然連年幼眾,終因強弱懸殊未能有成。

同時魏國建立後,擁漢勢力消失,北伐只能力取,無法借勢,諸葛亮所能作的只有最大限度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已,這是在隆中時始料不及的。

二、謹慎用兵和攻心為上的戰略戰術思想

諸葛亮戰略戰術思想視情況不同,具有不同特色。

在敵強己弱條件下,如北伐魏國時,其特色是用兵十分謹慎。

首先,他不肯冒險,他以興復漢室為總目標,採取攻勢戰略,這些是很大膽的。

但在具體戰略戰術上他深知現有14萬蜀軍是全部希望所寄,在攻擊數倍於己的大國時,不得不穩紮穩打,儘可能減少風險,所以魏延出奇兵直取長安的計劃儘管誘人,他也寧願「安從坦道,十全必克。

」事實上由於街亭之敗,連「十全必克」也沒有兌現,足見不肯冒險是出自對敵我對比和能作到事情的清醒認識。

其次,行動多疑求穩。

第一次北伐時,由於是他首進攻魏國,在處理隴右三郡響應蜀軍時,反應慎重當時人袁准評論道:諸葛亮鑒於「蜀兵輕銳,良將少,未知中國強弱,」所以初次出兵時行動緩慢,屯營重重迭迭。

雖然諸葛亮勇而能斗,但還是心懷疑慮而試著進兵,在三郡響應時,「徐行不進,既而官兵上隴,三郡復。

亮無尺寸之功,失此機」,足見他之謹慎。

再次,通過奪取主動權,減少損失。

在作戰指導上,他精心挑選魏軍無備或東下的良機出兵。

通過轉換每次的攻擊方向奪取戰場主動權。

戰場有利就打,戰場失利或糧盡就退兵回國,不陷入被動。

在進攻中以陣地戰和平野戰相結合。

其陣地戰的任務,是奪取陳倉等要點或保衛渭濱等屯田重地,其平野戰的任務,是打破魏軍固守不戰,誘其來攻,以便消滅魏軍於被動中,他交替使用這兩種作戰形式。

在進攻陳倉城受挫後,就轉變為以野戰為主,他精心組織每一次的退卻,在山地伏擊追兵,以保障退兵安全。

諸葛亮謹慎用兵思想,保證北伐即使失利,也沒有出現關羽在江陵和劉備在夷陵那樣的覆滅性的失敗。

但是缺點與優點是同在的,由於謹慎,用兵不夠大膽,出奇制勝更少,雖無大敗,也無大勝。

以致連年幼眾,未能有克。

在這個意義上,陳壽評論他「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在己強敵弱的條件下,如南征時,其戰略戰術思想特色是主張攻心為上,南征中他採納馬謖建議,發布教令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從南徵實踐看,諸葛亮攻心為上思想包含如下認識:首先,攻心比攻城更重要把精神上瓦解敵人擺在首位,是諸葛亮戰略上的需要。

因為南中一些大族、渠首恃其地險路遠不服,今天蜀國平定叛亂,明天他們又反,蜀國正準備傾國北伐,他們知道國勢內虛,再次反叛將更快,為了保障南征後全力投入北伐,和當地不留兵,不留糧,使南中成為北伐的可靠後方,諸葛亮對於南中不僅需要軍事征服,更需要使其大姓,渠首政治上心服,因此在南征中,攻心不能不是最高的作戰原則。

諸葛亮主張採用攻心,也是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繼承中國最早的一些兵書,就有攻心的論述。

如《軍志》:「先人有奪人之心」。

《孫子.軍爭篇》:「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孫臏:「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服其心,今秦之所恃為死者,燕、趙之權,今說燕趙之君,勿虛言空辭,必以實力回其心,所謂攻其心也。

」他心戰為上思想是上述「奪心」、「攻心」思想的直接繼承。

其次,心戰和兵戰相互配合。

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雙管齊下,以兵戰為心戰創造條件。

諸葛亮在南征前試圖招撫叛亂勢力,但僅憑善意爭取無效。

南征中俘獲高定妻子兒女後,企圖利用高定走投無路的困境對其招降,不料高定糾集殘部決心死戰。

諸葛亮驚訝「邈蠻心異」攻心又不成,直到以得勝之師有能力消滅孟獲叛軍時,攻心才獲得成功。

再次,明確傳達己方善意,才能收到「服其心」的目的,諸葛亮在完全可以消滅孟獲時,出人意料地對其七縱,向叛亂勢力顯示他的絕對優勢,和願與合作的真誠願望,從而取得孟獲「南人不復反矣」的允諾。

諸葛亮把攻心提到戰略高度,實踐中運用攻心作戰獲得重大成果,驗證了攻心理論的正確和威力,這使得他的攻心思想膾炙人口,影響超過前人。

諸葛亮軍事思想的實質,是以弱制強。

其戰爭觀、建軍思想、戰爭指導思想、戰略戰術思想、無不圍繞著這一要求而展開。

諸葛亮軍事思想,基本上成為劉備集團軍事上的指導思想,並在三分天下和治軍上取得巨大成功,對後世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又由於他在北伐上連遭挫折,也引起後人深入探討的興趣,無論從哪一方面說其影響都比較深遠。

以上拙見,拋磚為玉,敬傳各位方家斧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問鼎天下,患得患失,夢三國的東吳觀

從東吳的發展歷程來看,孫策到孫權,東吳的戰略方針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孫策時期,策借袁術之力,承先父遺志,轉斗江東,開創東吳基業,同時也為後來吳國赤壁爭雄奠定了基礎.當時孫策清楚的看到,中原群雄割...

諸葛亮三番五次北伐,是盡忠,還是另有玄機?

劉備死後,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掌管著蜀國。諸葛亮南征之後,由於疆土擴展,而且錢糧富足(南征時候,由於戰勝,消耗由戰敗一方出)。諸葛亮在劉備臨死時說」一定輔佐劉禪,竭盡一生」。而此刻正是國富民強的時...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