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比劉備晚了8年,卻恰恰體現了人生大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而稱帝;公元221年,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效仿光武帝劉秀的例子而稱帝。

孫權雖然統治地域、麾下軍力都強於劉備,但他想要稱帝,卻完全不合法統,名不正言不順。

江東孫氏出身微寒,孫權的祖父只是個種瓜的農民,此前祖先全不可考,難比蜀漢劉備作為漢室帝裔的正統號召性。

因此,為了找尋到自己稱帝的合法依據,孫權才耐心等候,從繼承孫策基業,坐領江東起,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終獲成功。

  •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領江東五郡(丹陽、豫章、會稽、吳郡、廬陵郡),和曹操交好,受封「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又擊殺叛變的廬江太守李術。

  • 公元208年,孫權聯合劉備,赤壁之戰大破曹操,收取江夏郡、長孫郡北(改為漢昌郡)。

    由劉備上表,孫權從此自稱「車騎將軍、徐州牧」。

    魯肅等江東群臣,從此稱孫權為「至尊」,以示尊崇。

    (「至尊」本為天子的別號)
  • 公元210年,孫權派遣步騭率千人南征,交州九郡望風降順。

  • 公元215年,孫權和劉備簽訂「湘水之盟」,收取長沙、桂陽二郡。

  • 公元219年,孫權聯合曹魏,襲殺關羽,斬俘劉備軍約五萬人,于禁部降卒三萬人,奪取荊北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並被曹操控制的漢朝中樞,加封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南昌侯」。

  • 公元220年,孫權遣使支持曹丕代漢稱帝,並將魏國降將于禁等送歸。

  • 公元220年11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 公元221年-公元222年,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的復仇軍,並在猇亭之戰大獲全勝,斬殺蜀軍四萬人,武陵蠻軍萬人。

  • 公元222年, 因為孫權屢次拒絕曹丕的派遣其子孫登為人質的要求,魏國三路大軍南征,被吳將朱桓、朱然等擊退。

  • 公元222年底, 孫權派鄧泉至白帝城拜謁劉備,和蜀漢重新和好,又暗中派遣間細,暗通南中豪強雍闓等人。

  • 公元223年4月, 劉備病逝,雍闓趁機起兵,殺建寧太守正昂,又把益州太守張裔綁縛吳國,孫權封之為永昌太守;越嶲郡殺死郡將焦璜,牂柯郡殺掉從事常頎,南中三郡皆反。

  • 公元223年11月,蜀臣鄧芝訪吳;應其所請,孫權放還張裔。

    公元224年夏, 吳臣張溫訪蜀。

    蜀、吳兩國重新通好。

  • 公元225年3月, 諸葛亮南征,雍闓被殺,孟獲代之為叛軍首領,到秋天,孟獲降伏,南中亂事平息。

……

看時間表可知,顯而易見,如雍闓等蜀漢南方的當地豪強,在孫權的策動下起兵席捲南中三郡,最終卻只是被孫權當做了和蜀漢重定盟約的棋子,賣了個好價錢。

正因為此時的蜀漢政權,前後喪師約十萬人(關羽軍團3萬+荊州留守軍數萬+劉備中軍主力4萬+武陵蠻1萬),骨幹將領折損無數,內外交困四面楚歌,因此才不得不在新的盟約中承認了東吳對荊州的所有權。

諸葛亮此後的第一、第二次北伐,正是蜀漢以實際軍事行動,表達了再不會計較荊州和猇亭兩戰的舊怨,隨著蜀軍北進,曹魏也將重兵西移,孫吳北方戰線的壓力頓減。

而且,此時蜀漢的國力、兵力、版圖均已經被嚴重削弱,對東吳處於1:2的劣勢。

作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諸葛亮不得不做出意識形態的重大讓步,放棄了蜀漢政權政治上的核心競爭力,公開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兩國竟實現中國歷史上空前而非絕後的「二帝並尊」。

蜀漢丞相:諸葛亮

得到了自稱繼承兩漢法統的蜀漢政權的認可後,孫權從「吳王」變「吳帝」,就不再只是自說自話的鬧劇,因而也具有了相對的合法性。

在石亭之戰,陸遜率軍重創魏國曹休軍團,斬首萬人,令曹魏數十年兵鋒不敢南進後,孫權終於可以安心稱帝,也終於能放心將都城從武昌遷回建鄴。

東吳大都督:陸遜

孫權繼位年僅十八歲,無論政治還是軍事,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淮泗創業元老、江東世家大族;在各方勢力有意無意的掣肘下,吳軍在淮南方向的攻略屢遭敗績,成就了張遼、樂進、滿寵等人的一世功名,也給孫權留下「不善戰」之惡名。

可孫權還是歷時二十年努力,將版圖從孫策時代的五個郡擴張到荊州、揚州、交州的三州三十三個郡,更把自己從雜號將軍、會稽太守,變成了吳國開國皇帝。

孫權即位時版圖

孫權稱帝時版圖

赤壁之戰後,因為資歷和經驗不足,孫權一度被經驗豐富的「老革」(老兵油子)劉備戲耍,自己四戰巢湖,獨抗曹操幾十萬大軍逼凌,前後整整十年,反讓劉備空手套白狼,從一個依附自己的附庸到盡取荊、益兩州,竟成漢中王。

為人作嫁十年後,孫權也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真正成熟的政治家,將權謀手段運用得爐火純精。

他通過從白衣渡江到「二帝並尊」這十年間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手段,將劉備、曹操、曹丕等天下梟雄盡數戲耍,迫使千古奇才諸葛亮也不得不妥協,不但成功稱帝,更獲得了一個持續整整四十年的穩定吳蜀聯盟,還讓東吳的國力兵力和版圖始終保持了對蜀漢兩倍以上的優勢,因而在同盟中占據相對優勢地位,不至於重蹈赤壁之戰後被劉備「反客為主」的覆轍。

對於一心割據江南,從來並無一統天下之念的孫權而言,此番操作確是出神入化,無可指摘了。

無怪後世有南宋豪傑辛棄疾,對孫權甚是推崇: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漫談三國:孫權為何寧願向曹丕稱臣也不稱帝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等到曹丕、劉備都離世之後,吳王孫權才於229年稱帝,比曹劉差不多晚了近十年。三國按實力排序,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劉備都稱帝了,孫權為何...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影響三國格局的8個人,除了曹操劉備還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