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為興復漢室進取中原而盡傾國之力的最後一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關羽死後,劉備傾全國之力,對吳國的孫權發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旨在消滅東吳。

最後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

死傷慘重。

自此蜀國由盛變衰,由強轉弱。

歷史上很多人都劉備伐吳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為是錯誤的做法,是劉備為關羽報仇的意氣之舉。

認為劉備太過衝動,將自己的意志和感情臨駕於國家大事之上。

這種觀點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發表之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此場戰爭成為劉備的一大敗筆。

我在研究了《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等史籍之後,發現劉備攻吳雖有為關羽報仇的意思,但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和戰略意義的。

這場戰爭的失敗在於劉備的輕敵和戰術的不當,而不是選擇發動這場戰爭本身。

相反,我倒認為劉備原則攻擊吳國是相當正確的。

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大家要注意一件事情,劉備發動戰爭是在關羽死後將近兩年的時間。

若純粹為關羽報仇何必等那麼長時間。

若說國家之間的戰爭需要時間籌備物資,而以蜀國當時的力量也只要半年多就可以了。

那麼這段時間,劉備到底在忙什麼?答案是:稱帝。



因為當時曹丕已經篡漢,建立了大魏王朝。

劉備為了與其抗爭,也為了道義上站住腳,更為了讓自己在政治上撈足資本,所以稱帝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而且為了攻擊吳國,使自己師出有名,必須稱帝。

因為在稱帝前,劉備是漢中王兼領益州牧,乃一方諸侯,以我們國家的慣例,諸侯是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征討天下的,只能以天子的名義進行征討。

而孫權原本是汗臣,卻為了對抗劉備而向篡漢的曹丕稱臣,就由漢臣的身份變成了漢之叛臣。

劉備稱帝乃漢朝的延續,有天子征討叛臣之意,在道義上完全站得住腳。

也就有了攻打吳國的政治理由。



劉備選擇攻打吳國,最為重要的原因我個人認為還是為了荊州。

因為荊州對劉備實在太重要了,它關係到諸葛亮在隆中實為劉備所做的軍事規劃,即「隆中對」。

諸葛亮是這樣和劉備說的:「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統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指劉備)帥益州之師出於秦川。

」就是說要自荊州和益州兩路同時出兵,方可與曹魏集團一決雌雄。

僅一路出兵是不夠的。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說法。

無論是諸葛亮的六出祁山,還是姜維的九伐魏國,都以失敗告終,就是因為只一路出兵的道理。

要知道,劉備乃一代梟雄,他的野心決不是偏安西蜀一隅,而是要爭霸天下乃至統一天下。

於是對劉備來說,攻擊東吳,奪回荊州,是他完成心愿的唯一途徑,也是爭霸天下的最後手段。



為什麼「隆中對」規劃一定要兩路出兵,而且諸葛亮還加了一個「待天下有變」的條件。

原因就是魏國太過強大了。

當時曹操雖然已經死了,可是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蜀國和吳國加起來才三分之一的國土。

且曹操在中原和河北經營多年,兵強馬壯,帶甲百萬,物資豐富。

勢力如日中天,實在是未可輕取。

尤為關鍵的是,當時魏國張遼,徐晃,夏侯惇,張合,曹仁等將領仍然健在。

此數人無一不是驍勇善戰,經驗豐富,能獨當一面的一流名將。

要與這樣強大的魏國決戰,還是一路出兵,實在是毫無勝算。

所以說,魏國的強大也是劉備放棄攻打篡漢的魏國而選擇攻打叛漢的吳國的原因之一。



劉備集團內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劉備當初是由荊州入蜀的。

因此他的軍隊中有一半是荊州人士。

劉備手下的將官和幕僚,包括反對功吳的諸葛亮在內,絕大部分都是荊州人。

他們的家眷親屬有很多都在荊州。

我們中國人鄉土情比較重,這些士兵和將官入蜀多年,思鄉之情甚重,他們自上而下都希望劉備能重新奪回荊州使得他們能衣錦還鄉。

長期滯留蜀地,這些荊州軍團士氣已經開始下降。

將官和幕僚也頗有怨言,如果劉備一味堅持攻擊魏國的話,也很難得到他們的支持。

我姑且把這些人稱為荊州派,在劉備蜀國的統治階層內,尚有原屬劉璋集團的官員以及原屬國境內的世家大族,這也是一股非常龐大的力量,可以將它們稱為益州派。

作為本土力量,雖然他們支持劉備的統治,確實很排斥荊州派的。

兩派人馬批次較勁,互相制肘,爭權奪利,內鬥得很厲害。

其實已經對蜀國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了。

劉備為了緩和兩派的鬥爭,轉移雙方的注意力。

對吳國發動戰爭,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此,為了鼓舞士氣和緩和國內統治階層矛盾,劉備對吳發動了戰爭。



劉備乃政治和軍事上的高手,他在攻吳之前,我相信他是預測過魏國的意向和動態的。

最後他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魏國曹操剛死沒多久,曹丕又剛登基,國內由於多事情要處理,此時宜靜不宜動。

當時魏吳兩國雖是同盟,但關係並不牢靠,只是彼此利用而已。

而且以曹丕的老奸巨猾,還巴不得坐山觀虎鬥,他才好從中取利。

後來的事實證明,曹丕非但沒有援助吳國,反而在後來陸遜追擊劉備的時候派軍隊乘虛而入攻擊吳國。

所以說攻擊吳國是沒有軍事上的後顧之憂的。



退一步說,即使魏國出兵援助來協同吳軍與蜀軍作戰,我相信就算打死孫權,孫權也不敢放魏軍入境的。

這樣一來,魏軍要攻蜀就只剩下攻打漢中一途了。

漢中歷來為兵家要地,易守難攻。

更有陽平關與漢中互為聲援。

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的魏延,曾對劉備大放豪言:「若曹軍舉全國之師來犯,吾為大王拒之,若曹軍舉十萬之師來犯,吾為大王吞之。

」漢中之難攻可見一斑。



再退一步說,萬一曹軍勢大,漢中戰事吃緊。

蜀將馬超,漢初名將馬援之後。

馬家自馬援起,時代與羌族交好。

關鍵時刻,可讓馬超出使羌族,許之以重金厚利。

大有可能與羌族結成同盟,共抗魏國。

如此則大有可為也。



綜合以上所訴,我得出結論,無論從哪一方面看,蜀國攻擊吳國乃勢在必行。

惟後世世人多於此時責備劉備意氣用事,不識大體。

不才葉亮,竊為劉備不平。

劉備志在天下,這也是他為了興復漢室進取中原而盡傾國之力的最後一戰,是對蜀漢將面臨的偏霸一方的困局的不甘心也是對孫權志在偏安而屢次背刺的憤怒,劉備看似是因為暴怒而孤注一擲卻也是對孫權胸無大志的無奈,因為孫權的掣肘,所以蜀漢基本不可能進取中原興復漢室一統天下。

劉備清楚孫權的性情,所以也是對蜀漢困局的最終一搏。

當然劉備結好曹丕也是希望曹丕能順江而下,孫權面臨魏蜀聯手的危局必然會被迫以割還荊州為條件再次向蜀漢求和。

可惜或者是目無遠略也許是大智若愚曹丕知道自己才略比不上父親幾乎很難一戰滅吳,所以沒有出兵而是隔岸觀火。

最終蜀漢大敗,吳蜀再次聯合。

我只能說劉備已經盡力了,他一輩子都在逆勢而為屢敗屢戰又屢次以弱勢擊敗強敵取得難以想像的成就,雖敗猶榮雖死有憾無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三國|關羽隕,敗猇亭,蜀漢從此未出西川!

華夏皇帝漫談之蜀漢昭烈帝劉備成都稱帝 白帝託孤 劉備艱難地奪取了益州,不過接下來他打了一場勝仗。由於漢中地勢險要,是巴蜀的咽喉要道。劉備占領了益州,就想進一步奪取漢中。不想曹操動作快,派夏侯淵、...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手下謀士都有哪些人

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能用人。

三國演義:關羽之死究竟怪誰?

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在討論諸葛亮的失職問題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一個關鍵問題——關羽攻打襄樊,到底是誰的決定?這場戰爭是不是從一開始決策上就存在失誤呢?為什麼關羽必死?首先說說為什...

劉備傳記

———說破英雄驚煞人蜀漢建立於221年,開基立國者是劉備。劉備志向高遠,才志卓越,百折不撓,艱苦奮戰4 0年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淚以託孤,遺憾多多。繼任者劉禪,在位...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程序猿話歷史

劉備堅持攻打東吳,並非要為關羽報仇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和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劉備傾蜀漢全國之力攻打東吳,是為了給死於東吳之手的義弟關羽報仇。我卻認為,劉備之所以出兵攻吳,並不單純是為了給雲長報仇...

劉備兩大錯誤,導致蜀漢陷入困局!

劉備在奪取益州、漢中後,文有諸葛亮、法正、馬良等,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霍峻、張嶷等,擁軍近二十萬,並且橫跨荊益,形勢一片大好,非常有機會問鼎中原、一統天下。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