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後有姜維九伐中原,蜀漢為何未能北定中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胸懷大志的劉備,趁勢而起,從一個織席販履的草根,成長為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先是地跨荊襄,爾後雄據巴蜀,並終成帝業,縱觀他的一生,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勵志無比。
然而這一在普通人看來,非常逆天的成就,並不能令劉備滿足,他真正的目標,是一統中原,成就霸業,只可惜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令人唏噓。
不過他去世之後,蜀漢並沒有放棄北定中原的目標,而是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公元228年,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了北伐的征程,從這一年開始,直到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他共發動了五次北伐。
雖說諸葛亮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但是他能在第一次北伐時,迅速拿下天水等三郡,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大敗司馬懿,可見他的用兵能力並不差。
但是他並未能完成劉備的遺望,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
諸葛亮去世幾年後,敏於軍事的姜維,接過了北伐的重任,曾九度揮師中原,可是他與諸葛亮一樣,雖然勝多敗少,卻也未成興復漢室。
諸葛亮和姜維二人,多次北伐,也打了不少勝仗,為何卻一直沒能成功呢?小編認為,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一、荊州失守,隆中對化為泡影
唐朝詩人杜甫,曾稱讚諸葛亮道:「功蓋三國分,名成八陣圖」,現在很多人提起諸葛亮,也會提到,他尚未出山,便定了天下三分之勢。
可是通讀隆中對,我們就會發現,三分天下,只是諸葛亮計劃中的一環,他最終的目標,還是助劉備一統江山。
在他的預想中,劉備想要成大業,首先要據有荊益二州,這樣才能兵分兩路,呈相互策應的形勢,入主中原。
然而劉備拿下漢中不久,荊州的地盤,便落入了東吳手中,蜀漢不但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據點,還要分兵防守東吳,北伐成功的希望,便大大的降低了。
另外,荊州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不但兵強民富,還多出英才,蜀漢據有此地,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人才方面,都會得到大量的補充。
但是益州之地,則相對比較閉塞,其發展程度遠比不上荊州。
所以在荊州失守之後,蜀漢不但地盤出現了縮減,綜合國力也下降了不少。
這些是諸葛亮和姜維的才幹,彌補不了的。
二、蜀漢國力有限,並非每一次北伐,都以北定中原為目標
雖然「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但是諸葛亮並非每一次北伐,都以滅曹魏,定中原為目標。
他第一次北伐,出天水、隴西,一路勢如破竹,很多人認為,此戰若非馬謖失守街亭,導致他被迫退兵,很有希望取得成功。
然而這一戰,諸葛亮並沒有打算滅掉曹魏,因為走這一路,對他而言,只是中策,可求穩,卻不能速成,如果他真的想滅曹魏,應該會像第二次北伐一樣,效仿劉邦,由陳倉入關,與曹魏進行決戰。
所以諸葛亮一生五度北伐,六出祁山,卻未能揮師中原,並不能算做次次都無功而返。
到了姜維時代,所謂的北伐,更是空有滅魏之志,而無滅魏之舉了。
雖然每一次北伐,看似都是他主動出擊,曹魏被迫防守,但是他從未打算直接入關,而是致力於攻打隴西等地,這些地方,於曹魏而言,並不太重要,就要他悉數拿下,也無法動搖曹魏的國本。
他的北伐之舉,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以攻為守罷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諸葛亮和姜維,雖然一直致力於北伐,卻沒有獲得成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荊州地盤的丟失,影響了蜀漢的發揮,另一原因則是,他們並不是每一次北伐,都拼盡了全力。
由此可見,這兩人最終未成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並非因為個人能力不足。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諸葛亮寧勞民傷財也要「六出祁山」,其實被逼無奈,其心日月可鑑
三國中最出彩的人無異是關羽、張飛,但最使人印象深刻的絕對是諸葛亮。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僅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甚至做到了幾無敗績,可以說劉備能得蜀漢,其功一半當屬諸葛亮。但諸葛...
蜀漢人口數量不足曹魏1/3, 姜維為何一直堅持北伐
在古代的亂世爭奪中,除了搶錢、搶糧、搶地盤,搶人也同樣重要。諸葛亮搶過、曹操搶過,無數梟雄大佬都搶過。原因很簡單。這些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怎麼可能從中挑選出驍勇的將士、能...
諸葛亮數次北伐損兵折將竟然不是興復漢室而是為這一目的?
三國時代的蜀漢政權不息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暗號,擺在晚期諸葛亮面前的情形是,蜀漢實力過於弱小,而想要實現光復華夏是不成能在短期內完成的,必要蜀漢幾代人的奮鬥方可,就像舊日大秦帝國一樣...
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
姜維,畢其一生北伐,給蜀漢帶來的除了民困兵疲還有什麼?
蜀漢自公元221年建國至263年劉禪投降曹魏,共計43年歷史。前十年丞相諸葛亮主導全國軍政,中間二十年蔣琬、費禕輔政,後十年大將軍姜維獨挑大樑。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蜀漢最弱,諸葛亮卻為何「六出祁山」?
觀東漢末年三國局勢,毫無懸念曹魏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縱觀中國歷史長河一般都是強大的國家攻打弱小的國家,就比如中國近代史外國列強侵略中國,八國聯軍已經是洋槍洋炮了,中國還大刀長矛呢,軍事...
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破產,純屬關羽執行失誤所致
劉備創業之初,兵微將寡,連塊歇腳地方都沒有,整天東跑西跑,寄人籬下,前途一片黯淡。這一切與他興復漢室的理想簡直天差地遠。直到有一天,他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以非凡的才氣和敏銳眼光,在漢末混沌一片的...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多難?出師未捷,後人從此用它作為遺憾的代名詞
諸葛亮是三國最為傳奇的人物,他身在鄙陋鄉下卻知曉天下大勢,聯東吳抗曹魏,兩軍陣前從從容容地草船借箭,上知天文而能巧借東風,舌戰群儒、罵死王朗、空城計都是他的得意之筆,甚至還發明了木牛流馬、諸葛連...
諸葛亮用兵如神,姜維敏於軍事,為何他們都沒能北伐成功?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胸懷大志的劉備,趁勢而起,從一個織席販履的草根,成長為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先是地跨荊襄,爾後雄據巴蜀,並終成帝業,縱觀他的一生,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勵志無比。然而這一在普通人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