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打得過蜀漢嗎?假如兩者開戰,誰贏誰弱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魏吳蜀三方的軍事技術相當,整個時代的兵法也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當然具體到統率身上有所差異),所以東吳與蜀漢兩國的軍力第一體現在統率、將領、軍隊的質量與數量上,第二體現在地利——也即戰略要地的占領與控制上,第三體現在綜合國力上。
東吳的統率一是孫權本人,二是前後幾位大都督/丞相、大將軍等。
孫權本人的統兵能力並不敢恭維,幾次合淝之戰中孫權親征的表現便說明了一切,否則便不會傳出「生子當如孫仲謀,合淝十萬送人頭」的段子了。
「孫十萬」勝不了「張八百」,但東吳的幾任軍隊統率實力都不俗,最出名的自然是周瑜、呂蒙、陸遜和陸抗。
相比之下,蜀漢有諸葛亮,而周瑜等人死得又早,所以至少在諸葛亮生前,兩國在統率上不分上下,蜀漢可能要稍勝一籌。
將領方面,蜀漢的大將幾乎早亡,在劉備白帝託孤時,關羽、張飛、黃忠均死,諸葛亮手幾乎無將可用,如張嶷、馬忠(不是偷關羽馬的那個馬忠)廖化等人均非一流名將,而魏延、姜維或者死於內訌,或者在外避禍。
然而東吳也同樣慘澹,除了丁奉之外也乏善可陳,所以在將領方面,兩國又打個平手。
劉備這種弱勢局面一直保持到他奪取四郡,在荊州站穩腳跟,形勢才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但即便是在這個時期,劉備心裡依然對東吳是比較忌憚的,所以要儘量和東吳保持和平,極力避免發生戰爭。
但孫權這時候對打贏劉備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把握了,所以孫權只是反覆催促劉備歸還荊州,而不是直接霸王硬上弓來奪。
到了劉備剛平定四川的時候,荊州還占著,孫劉之間的力量對比就完全顛倒過來了,這時候劉備就是有優勢的。
所以,建安十九年,孫權怒奪三郡,關羽在荊州只剩下了一個山高谷深的武陵郡,退守公安,劉備率軍出川,關羽進駐益陽,劉備自屯公安,孫權馬上就慌了,饒是有曹操進攻漢中的消息,孫權也還是同意了歸還三郡的大部分,達成和平協議。
也是因此,孫權雖然一直對全取荊州念念不忘,但能用的辦法不多,要麼是派人去索要,來軟的,要麼是派呂蒙偷襲,而不願意和劉備發生正面的大戰。
甚至劉備入川之後,關羽留守荊州,東吳也沒有自信能夠在正面戰爭中戰勝關羽,奪回荊州,只能去偷襲。
而最後成功,也是趁著關羽在襄樊戰役中困於堅城之下,才從背後偷襲成功,這還要感謝糜芳、士仁臨陣倒戈。
所以,吳蜀之間的戰爭,即便是偷襲荊州成功那次,蜀漢方面也並沒有能夠形成有效抵抗,只有夷陵之戰算是一場大戰,此外就沒有出現像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漢中之戰那種雙方都能夠展開兵力進行正面決戰的戰爭了。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三國影響歷史進程的九大名將,張遼排名倒數第一,榜首實至名歸
熟讀三國歷史,諸侯混戰,人才輩出,名將如雲,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關羽、張飛、呂布了,然而,有一些名將的生與死對三國局勢有著巨大影響,甚至改變歷史進程的。那麼三國到底有多少名將影響歷史,改變歷史呢?...
周瑜和魯肅的早死,決定了「荊州分三國」的命運
東漢末年的荊州主要有七個郡(南陽、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武陵、桂陽),赤壁之戰後,由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敗還保有北面的南陽、襄陽兩郡;孫權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郡;而劉備占了荊州...
曹操、孫權、劉備,誰謀略第一?從這塊全國最重要的地方看得出來
曹操、孫權、劉備對於荊州的處置,三人誰的謀略是第一?曹操是當世第一流出色的統帥,精通兵法,變化無方。但曹操之所以不能夠統一全國,是因為他手下缺乏如韓信之流的大將之才。如此,曹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只...
關羽失荊州並非他的錯,重要原因有4點,第2點最致命!換別人照失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6期) 導讀:在三國版圖中,荊州應該算是十三個州中面積最廣、也最富強的五大州之一。五大州包括:荊州、冀州、徐州、益州、揚州。其中曹魏占據兩州徐州和冀州,蜀漢占據益州,東...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敗走麥城!萬人敵的關羽為何會被無名小卒擒殺?
220年1月,在曹操、孫權兩路大軍的包夾下,關羽只得率殘部敗走麥城。此時荊州境內的郡縣已然全部失守,關羽於是率數十騎出逃,準備翻越荊山,撤到益州境內。但當他們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