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為什麼沒有重用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全部做到的人物,他和孔子、曾國藩被合稱為「兩個半聖人」,是明朝的第一流人物。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王陽明文治武功,皆有成就。
但是,這麼個開了掛的牛人,一生都沒有進入過權力中心。
其死後諡號為「文成」,爵位為伯爵;而「半個聖人」曾國藩諡號「文正」,爵位為侯爵(諡號按照等級依次是:文正、文忠、文恭、文成;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相比「曾半聖人」,王大聖人咋混的不咋地啊。
要說他的上司正德皇帝是個二百五,不知好歹,倒也罷了;可他的新上司嘉靖皇帝早年可是「神聖不世出之主」,王聖人依然沒有得到重用,職場咋這麼不順呢?
王陽明確實牛,但是沒有牛在做官上。
明朝政治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結黨,直白了說就是,大臣們都要分清楚是哪條線上的,是哪個隊伍里的。
王聖人朝中的靠山是時任兵部尚書的王瓊(他與于謙、張居正並稱為「明代三重臣」),在他的提攜和支持下,王陽明成功處理了「寧王之亂」。
王陽明也知恩圖報,在給朝廷的奏摺中,一再將功勞歸於王瓊。
但是,王瓊和內閣首輔楊廷和因為權力之爭,已經勢不兩立。
嘉靖上位,天平倒向了楊廷和。
老楊於是積極主動地打壓王瓊和他這一條線上的官員。
王瓊被捕入獄,差點送了老命。
這種情況下,王陽明能有好果子吃?
其實,嘉靖剛登基時,也知道王陽明有本事,曾下詔讓他進京,但楊廷和從中作梗,最後又下了一道聖旨,讓王陽明不必赴京。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聖人遇到權臣,沒處說理啊。
皇帝的爸爸去哪兒了?
嘉靖三年,楊廷和倒了,王聖人機會來了吧?沒有。
嘉靖一朝有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叫做大禮議。
事情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就是嘉靖皇帝應該叫自己的親生父親爸比,還是叫蜀黍。
這個問題現在看起來很搞笑,但在當時,卻是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
話要從正德說起,這位荒唐皇帝雖然喜歡「游龍戲鳳」,卻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他死後,堂弟嘉靖就撿了個大便宜,由藩王變為皇帝。
本來是件大喜事,但是,嘉靖的心情沒多久就被楊廷和等一班大臣給搞壞了。
原來,楊廷和他們認為,你嘉靖既然繼承了皇位,那你就是過繼給了弘治皇帝(正德他爹),你就不能要再喊自己的老爹爸比了。
但是,嘉靖不干,圍繞著誰是嘉靖的爹,朝中大臣分做了兩派。
王陽明是哪一派呢?他沒有派。
準確的說,他沒吱聲,沒上摺子,沒摻和。
但是,文人有文人的毛病,沒上奏摺,不代表沒有意見。
他老人家寫了幾首詩歌,有這麼幾句: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舊塵。
啥意思?王聖人說:天下有那麼多正事你們放著不干,在朝堂上鬧這些么蛾子,不無聊嗎?
無聊嗎?大禮議是嘉靖皇帝的一塊心病,是一號工程。
王守仁如此看待大禮議,嘉靖皇帝又會怎麼看待他呢?
聖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嘉靖皇帝沒有重用王陽明。
要知道,嘉靖搞這些虛頭巴腦的事,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卯足了勁乾的。
如果王陽明真的進了京、入了閣,他的大部分精力或許就要花費在皇帝的父親母親到底是誰,他親爹能不能加帝號、能不能入奉先殿等等這些破事,還有無窮無盡的黨爭和傾軋。
沒有得到更高的位置,沒有獲得更大的提拔,對於自幼就立志成聖的王陽明來說,未必就是壞事。
本來,聖人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嘛。
因此,無論對王陽明來說,還是對嘉靖來說,在外面干點實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起碼,比他倆撕起來、撓破臉要強吧?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體的聖人,他的心學,他的知行合一,他的「吾心即是宇宙」深深影響了後來人。
他身為文將卻為明皇室平定內亂立下大功。
只可惜天不遂願,王陽明沒有得到更高的重用實行他的理想,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也顯得有些孤單落魄,他在回故鄉的一條小船上結束了今生的生命,回歸他的大宇宙。
為什麼這樣一個為後世立大言,為皇室立大功,為生民立命的讀書人,沒有受到重用?原因大概有三:
首先,王陽明的心學並非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主流是朱熹的理學思想,而王陽明的心學甚至有點異端邪說的意味。
這種與主流不符的價值觀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要面對巨大的阻力,從當朝政府到群眾主流都會對所謂的異端進行打壓。
從思想到人,捍衛朱子理學就會反對心學,進而去反對心學的提倡者王陽明,當時朝野內外是有這樣一種聲音的。
再次,王陽明雖然在平反內亂中有功,但是王陽明站在了兵部尚書王瓊這一邊,王瓊在之後的宮廷內鬥中處於弱勢,也使得王陽明在朝閣受到打壓。
政治的站隊對於從事政治的人來說有時是最為重用的,一步棋子走對可能會平步青雲,而一步臭棋則可能滿盤皆輸。
最後,上面兩點並非不可逆轉,在封建社會事情全是皇家的事情,有時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伯樂並沒有非凡之識人眼光,嘉靖帝朱厚熜就是這樣一位很平凡的皇帝,不具備識人的大才,讓王陽明只做了一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南京兵部尚書,沒有發揮出王陽明的全部才能來。
當然也可能是不受重用,才成就了王陽明的心學集大成,名垂青史。
王陽明是明朝的大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寫他是不容易的事,筆者不可能通過一篇短文能將其面面俱到。
寫王陽明的書籍、資料汗牛充棟,王陽明的心學流派也多如牛毛,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大致上還是一致。
學明史,不得不了解王陽明。
筆者從上大學開始了解王陽明,但是自己覺得還是雲裡霧裡,並不清晰,沒有把握,擔心沒有領悟到王陽明心學的精神實質。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簡要介紹自己理解的王陽明心學思想,談談自己對王陽明心學的淺薄的認識,與大家共同學習。
一來因為筆者學識有限,所以本文儘量少牽扯到其他學問;二來只是想讓大家花比較短的時間了解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基本框架。
《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春秋時叔孫豹提出的這「三不朽」,成為後世評價聖賢的標準。
「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
有一種說法,中國歷史上真正能達到聖人標準的,只有春秋時代的孔子和明朝的王陽明,曾國藩只能算半個。
而王陽明是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成為後世無數精英人物模仿的對象,一直被模仿,但從來未被超越。
後人將王陽明和曾國藩作比較,多數人認為王陽明的格局氣象更大,曾國藩本人也是處處效仿、追慕王陽明的,曾國藩自己也承認。
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少年王陽明在外人看來,他是個調皮鬼,沒正經,讀書也不認真,但天資聰穎,是個自負的人,一心想著做聖賢,他認為讀書做官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是做聖賢,把老師都驚呆了。
他在19歲就中了舉人,21歲、24歲兩次考進士都沒有考中,沒考上的人難過,而他認為因為沒考上而難過是可恥的,這是艱難之時要堅強的意思。
27歲那年第三次考中了,受了個閒職,上班後,一直沒有進入工作狀態,他根本沒有很認真上班,經常請假偷溜,外出遊山玩水,紈絝子弟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考上進士後的日子就是這樣混著。
也許是閒的蛋疼,正德元年,他終於幹了一件扯蛋的事情,他上書正德皇帝朱厚照罵朱厚照最寵幸的大太監劉瑾,之前罵劉瑾的官員被打死打傷無數,已經沒有人再罵了,別人就指責王陽明,大家罵的時候你不罵,大家不罵了你卻來罵,有病啊。
王陽明說,大家罵的時候,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現在沒人罵了,我來罵才有意義,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意思。
行事風格和人不同。
劉瑾是能隨便罵的嗎?王陽明被挺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今貴陽西北修文縣境內)當龍場驛丞。
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後來,劉瑾還是不想放過他,派出錦衣衛在路上追殺他,王陽明憑藉聰明才智,帶著幾個僕人最終順利到達龍場。
龍場是個什麼地方?聽起來有驛站,還是來當站長,但500年前的龍場是野獸出沒、瘴氣繚繞,不適宜人居住的地方,驛站原有的茅草屋已破敗不堪,周圍是未開化的土著人,在此生活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古文觀止》收錄了王陽明在此寫的《瘞旅文》,該文是王陽明和僕人埋葬3個客死他鄉的中原人以後所作的一篇哀祭文。
這3個異鄉人是官方人士,僅為了微薄的薪俸而萬里奔走,死在異鄉荒郊野嶺,無人掩埋。
這幾個死者生前與王陽明並不認識,但王陽明還是親自動手掩埋了他們,這篇祭文的寫的情感深切,面對這幾個客死異鄉的中原人,作者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的遭遇,難道自己的結局也是這樣?
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王陽明想到的是要活下去,怎樣才能活下去?經歷過挺杖,又來到了這非人的世界,王陽明開始思考,如果是聖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怎麼做,一直想、一直想,當他想消極的時候,他馬上想到聖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會消極,應該積極面對。
他甚至叫人打造了一個石頭棺材,有事沒事躺進去,把自己當成死人,看看會怎麼想?日復一日的悟道,終於有一天,王陽明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史稱「龍場悟道」。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包含有聖賢之道,不需要向自己心性之外去尋找什麼聖人之道。
我們知道,明朝的官方指導思想是朱熹解釋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為聖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走,王陽明和朱熹的衝突在哪裡呢?關鍵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認為,人的內心原本是空空如也的,必須要通過「格」物來達到認知的目的,不斷把空空如也的內心填滿,這有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的味道。
但王陽明認為,我心即是宇宙,我的心即是天理,心外無物,應有盡有。
對這句話,很多人就不好理解了。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問得好。
相信大多數人也是這個想法。
但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這時什麼意思呢?王陽明的意思是,你沒有看到這些花的時候,這些花寂靜地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你並不知道,等你看到這些花時,這些花在你心裡就被激活,讓你能感知到它的存在。
再比如說,你如果說王陽明不會駕駛汽車,他肯定不答應,他會說駕駛技術深藏在他的內心,他會駕車,只是駕駛的技術有待通過實踐來激活,不是把自己本沒有的駕駛技術從外界學過來,而是把已有的駕駛技術激活。
這是心學的第一步,即哲學上說的本體論,解決了是什麼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朱熹是相反的,朱熹的將外界的東西搬進內心的辦法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沒有的東西要一個個搬進來,最終使得自己成為聖人,這個「搬進來」就相當於是無中生有,這多難啊。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對朱熹的「格物致知」進行了實驗,親自去「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格出竹子的理來?而王陽明的思想是,你自己本身就具備了所有,只要去偽存真,把不好的移出去,剩下的就是好的,最終能為聖人,這樣看起來多容易。
比如鏡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事物的,但是蒙上了污垢,照不出來,你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來,這比朱熹沒有鏡子去造一個鏡子出來是不是容易多了?比如人們走遠路,很累了,問目的地快到了嗎?回答不遠了,就在前面,人們信心就來了;如果說還有很遠很遠,人們馬上就氣餒了,路實際上還是那麼多路,沒有減少。
這是一樣的道理。
但王陽明的辦法,能讓普羅大眾感覺通往聖賢的路比之前容易了,減少了人們的畏難情緒。
但實際上是什麼呢?不管是朱熹的搬進來還是王陽明的移出去,其實都是搬運工,是很累很辛苦的事,不好比較誰更難誰更容易。
所以中國迄今只有兩個半聖人。
王陽明這個思想是違反明朝主旋律的異端思想,謾罵王陽明人上至中央政府高級官員,下至地方小吏,總之非常多,很多主流人士認為這是公然背叛朱熹,十足的異端思想。
天縱英才的王陽明一輩子都沒有進入過中央中樞工作,都是被人指揮來指揮去,平定了危害南贛地區四省的匪患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平定了江西寧王朱宸濠叛亂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平定了廣西的匪患也沒有得到應有獎賞,還得時時擔心來自昏君和姦臣的陷害,最終死在從廣西回鄉的路上。
可以說,心學讓王陽明實現建功立業,也讓他一輩子活的憋屈,可能王陽明自己不覺得憋屈,但是至少外人看來是相當憋屈的。
除了自身原因,也有生不逢時的原因,王陽明是在弘治年間中的進士,弘治皇帝朱佑樘還算是個明君,但王陽明的主要工作成就是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嘉靖皇帝朱厚熜兩位皇帝任上完成的,這兩哥們是出了名的昏君。
反過來說也是拜昏君所賜,要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四十挺杖和發配龍場,王陽明也去不了龍場,沒有龍場悟道,可能就沒有王陽明心學,就沒有聖人王陽明,也算是逆境成才。
心外無物,一切都在心中,那心中自然包括善的也包括惡的。
那要成為聖人應該怎麼做呢?朱熹是「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是「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在這裡就是合理的東西,比如人要吃飯;人慾是不合理的東西,比如不光要吃飯還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比如,要娶老婆是天理,比如要娶美女做老婆就是人慾。
那試問,肉留給誰吃?酒留給誰喝?美女留給誰娶?
怎麼做才能去掉惡的?兩個辦法,王陽明說,一是要保持思考反省的習慣,自己要常想、要常悟,不要動心,不要被邪念影響,把被人的慾望包裹的良知體現出來。
另一個是要靠實踐,光靠悟、靠省不行,光靠悟、靠省基本就是陸九淵的套路,心學又叫陸王心學,陸是陸九淵,心學的前輩,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基礎上,加入了實踐,實踐不是朱熹的那個「格物」,是「驗物」,又叫「事上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強調以事磨練,磨心。
朱熹靠格物致知;陸九淵靠悟物致知,就是靠悟差不多就可以了;王陽明是既悟物致知又驗物致知,比如剛才說到的山間野花,你要去感知它,驗證它的存在;比如駕駛技術,你要去實踐駕駛,感知自己駕駛技術的存在,不去驗證,它就沉寂在你的內心不被激活、不被感知。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怎麼回事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實踐論,王陽明強調,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不知不行、不行不知,比如孝順父母的心,你本身就有,但是你不行孝,孝心和野外自生自滅的野花一樣,還只是沉寂在你的心裡,沒有激活、沒有被感知、沒有被體驗,所以沒有行孝你就不知道孝順,要靠你的實際行動的孝順去驗證你內心裡的孝心,所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不可分割。
「存天理、去人慾」的最高境界就是致良知,惡的東西、不好的東西都被剔除了,剩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的東西-良知到底是什麼東西?很難說明白。
按王陽明的話說,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惡,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於萬事萬物上,萬事萬物就得到了天理,皆大歡喜。
王陽明把這個良知當做自己的行動指南,就是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知指引去做,按照良知做事,能心情愉快,能心安理得,能無怨無悔。
良知能給你無窮的力量,即便全天下人都認為自己的言行錯亂,也沒有關係,也不用動心,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
良知告訴你該做什麼事,那就去做,不必顧慮。
1519年中,王陽明以少勝多,僅用了42天就平定了江西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將號稱擁兵10萬的寧王朱宸濠生擒。
王陽明用的是什麼?靠的是什麼?靠得是王陽明的心理學知識和嫻熟的運用,裝神弄鬼,弄得寧王朱宸濠疑神疑鬼、方寸大亂,最后土崩瓦解。
比如,王陽明偽造與朱宸濠部下的文書來往,偽造調動部隊的文書,然後讓朱宸濠獲取,讓朱宸濠雲裡霧裡。
朱宸濠的謀士李士實說:王陽明也就能對付幾個山賊,這人全靠忽悠成事。
手下問王陽明,這麼低級的手段,朱宸濠會相信嗎?王陽明說,朱宸濠是謀反是違背良知的事,心不定,只要朱宸濠動心就會懷疑,一懷疑我們大事就成了。
作為一個體系來說,這個學說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有許多不好解釋的地方,又比如,心學認為:絕不要先以惡意去推測別人,否則自己就先惡了,就是先喪失良知的表現。
比如他在廣西剿匪時候,經過王陽明的分析,匪首王受等人是走投無路的官逼民反,良知尚在,可以招安,所以王陽明一開始就對這些匪首推心置腹,以真心換真心,把自己的部隊撤走,南寧城裡都是土匪的武裝,匪首看到此等情景,主動負荊請罪,接受王陽明招安。
幹這種危險的事,需要多高的智慧和多強大的內心啊?!那麼,不要先以惡意去推測別人,該如何防止別人的惡意呢?
比如詐騙,你若沒有戒心,那是不是會上當受騙。
又一次學生問他,那能不能考科舉做官呢?王陽明思考了很久,說:「應視功名利祿如浮雲,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計較事成之後的榮耀。
有榮耀是我幸,無榮耀是我命,這就是良知給我們的答案。
」
王陽明所有的努力,就是要致良知,要抵制人慾、抵制邪惡的意念,要成為聖人。
他的思想就是做聖人的思想,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沒有收穫,不用動心,不用難過;有收穫,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必驚喜。
人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做好自己的事,用心做事,把良知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做最好的自己,達到我心光明的境界。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有很多積極的因子,其中的一些思想作為為人處世的方法,可以對很多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比如,王陽明心學看似不求物質名利回報,他一再強調努力致良知,用心做事,勤奮做事,提出「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這些思想對激勵人上進和成功是有幫助的,一個人養成了做好人的習慣、養成了勤奮的作風,就會把勤奮當成自己習慣,把勤奮當成良知,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加班不累,工作不累,最後想不成功都難。
比如北宋名臣王安石有句詩「曉枕不容春夢到,夜燈惟許月華侵」,這看似對熬夜加班辛苦的抱怨,實際上是在苦中作樂,享受加班的快樂。
雖然說,心學是聖人之學,中國古代也只有兩個半聖人,但是大批仁人志士在通往聖人的道路上,激發了良知、激發了潛能,付出了艱苦卓傑的努力,他們雖然最終沒有成為聖人,但實際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貢獻,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心學都是儒學,個人認為,從本質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通往目標的路不一樣。
後世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受到王陽明心學的影響,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等等,許多人把王陽明作為精神導師。
王陽明心學在日本流傳很廣,日本的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慶功宴會上,面對著大家誇讚,東鄉平八郎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強調磨練心性,建立強大內心,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凡是想做一個強大的人,做一個內心無比堅強的人,都可以從王陽明哪裡得到啟迪。
有弟子問他:如果您在年輕時被派來剿匪,您能成功嗎?
王陽明回答:可能不行。
弟子問:「為什麼?」
王陽明回答:我說過,年輕時涉世未深,內心浮躁,心不定就難成事。
經歷一番磨難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
按照王陽明的思想,大規模公開選拔年輕幹部越級擔任重要崗位是不妥的。
清末民初怪才楊度寫給孫中山先生的輓聯:「英雄做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這個輓聯裡邊的「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就生動體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這些思想對好學上進的人很有吸引力,但是對普羅大眾、對凡夫俗子的幫助有限,王陽明自己也承認,抵制邪念的侵擾很難很難,「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更不會一蹴而就。
那我憑什麼這麼努力?我憑什麼這麼心累?我憑什麼不求回報?很多人一開始也很努力,但是最後堅持不下去,太累了,太苦了,「皇圖霸業談笑聲、難抵人生一場醉」,人生苦短,把自己搞的這麼辛苦又何必?台灣著名政治學者、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寫過一篇文章《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從學術的角度來說,筆者覺得寫的非常好,裡面有一段話,「相反地,如果我們不滿足於此種最低限度的德性,而一定要將某些人堅信的較高理想(如儒家的聖王或柏拉圖的哲君)變成政治社會的共同標竿,則各種強制、壓迫、灌輸、洗腦等非民主的手段必然復活,然而我們憑什麼斷定『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生,就必然不如自強不息的人生』?他們也會問:除了要求所有成員都遵守某些起碼的公民義務之外,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如何實現理想人生』的問題歸入私人領域,讓每個自由公民以他認為合宜的方式加以追求?」
是啊,我們憑什麼斷定「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生,就必然不如自強不息的人生」?我就想做個普通人,沒心沒肺不行嗎?
這是王陽明心學要解決又無法解決的問題。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兒子隆慶皇帝朱載垕即位後,追贈王陽明為新建侯,諡號文成,成為明朝中後期唯一因軍功封侯的文官。
當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清廷說,收復南京者封王,最終,收復南京的曾國藩也只是得到了侯爵。
知道為什麼了吧?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一般把這四句話當做王陽明心學概括性論述,簡稱四句教。
筆者不相信所有成功的人士都學了王陽明的心學,沒有王陽明的心學,照樣可以通往成功的目的地。
但是筆者相信,會一直有渴望成功的人學習王陽明心學,讓王陽明心學陪伴前行,做一個內心光明磊落的人,激勵人生,指引光明前景。
有人說,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
王陽明臨死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來源:歷史故事
王陽明:一個讓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崇拜的人
無論在何種時代,身處何種體制,無人能代替你看顧自己的內心;對於人而言,很難否認「一生的果效皆出於心」,這正是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學。「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
古今完人二個半 行知合一王守仁 為何王陽明那麼受推崇
近幾年中國突然颳起了一陣旋風,極力地推崇王陽明。其中的很重要原因是《明朝那些事》一批描寫明朝的通俗讀書的介紹。可精通明史的人仔細琢磨,王陽明行政能力不及張居正,軍功不及于謙,何以被部分歷史學家冠...
福生天天:從小就要做聖賢,如今他的思想價值迎來了大爆發
曾經,有個12歲的男孩被問到什麼是人生的第一等事時,答曰:「做聖賢。」15歲時,和父親去了趟關外後,寫了份奏疏,擲地有聲地情願:「我願出關,討平韃靼!」幾十年後,在他臨終之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
老鍋教你讀書--《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火了。準確地說,王陽明又火了。【法平】誠如本文所示,王陽明「良知心學」博大精深。其實,最應該強調的是,心學之「良知」非僅指道德意義之良善,更在於傳承儒家之不屈不撓的入世精神,關注蒼生百姓,...
王陽明在官場上的第一個貴人——王瓊
1516年農曆九月,中央政府任命禮儀部候補大臣(南京鴻臚寺卿)王陽明為都察院副院長(左僉都御史)。這並不是中央政府的目的,目的是要他巡撫南贛。有一點需要注意,「巡撫」並非是實官,而只是一個差使。...
國學大師:王陽明的五個傳奇故事,跟心學宗師學做人與做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的聖人,他的一生都是傳奇,年少叛逆卻成大器,一介書生卻能用兵,更能創立心學,影響直至五百年後。今日與大家分享王陽明的幾個傳奇故事,讓我們跟著心學大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