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標準:立德、立功、立言——王陽明和曾國藩誰更完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陽明和曾國藩誰更完美些?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

儒家認為,歷史上達到聖人標準的只有四個人: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

至今還公認的評價說,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聖人,他們是:孔子、王陽明。

有評價說:中國歷史之中,文人用兵當以三個人為最!這三人分別是:諸葛亮,王陽明、毛澤東。

王陽明像◎王陽明立功:多次替朝廷平叛,從無敗績,乃明傑出軍事家。

立德: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而且桃李滿天下。

立言:創立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成為儒學又一宗。

  • 曾國藩像◎曾國藩立功:打敗太平天國,為大清挽狂瀾於既倒。

    立德:以儒家為宗,每日修身養性,砥礪自律,戒驕慎獨。

    立言:曾文正公文集。

  • ◎王陽明故居的楹聯是後人對他一生的總結: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對曾國藩,後人也以一副對聯對他總評價: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王陽明天資異於常人,是百年難出一個的奇才。

    曾國藩則以中等之資,憑著吃得苦、耐得煩,開出一片夾縫中的天地。

    後人對兩位巨人的評價都很高,都說是真三不朽。

    但是相對來說,王陽明是公認的真三不朽,而曾國藩是兩個半完人中的半個。

    與曾國藩相比,王陽明很有自己的特點。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曾國藩的思想是為其做官服務的,「怎樣做官」、「怎樣做大官」、「怎樣做穩官」始終是其考慮的核心問題,他的為民、忠君等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

    而王陽明不同,王陽明有自己的社會理想,對個人、國家、歷史、社會等都有自己的看法。

    他的做官,是為實現自己理想服務的。

    當做官與這個理想有衝突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所以,從本質上講,王陽明是個讀書人,曾國藩是個官員。

  • 曾國藩和王陽明都曾鎮壓過農民起義,兩者都屬於忠君行為。

    但王陽明的舉動,更多地為安定社會秩序,而不是讓皇帝老兒安心做皇帝。

    這與曾國藩死抱著清朝皇帝大腿有很大不同。

    王陽明與曾國藩都是聰明人,但兩人有很大不同。

    曾國藩做官堪稱老謀深算,不到關鍵時刻絕不出手。

    但是,這僅僅是官場上的老謀深算,而不是日常所說的聰明機智。

    王陽明在處理公務方面是個聰明人,在待人處事上是個機智人。

    他擔任贛南巡撫後,首先找到當地的「老吏」了解情況。

    他用兵也講究出奇制勝,一生用兵從無敗績。

    在發現有人盯梢後,他機智地用「自沉」的辦法予以擺脫。

    這些謀略,都不是曾國藩所具備的。

    但是,王陽明做官上也不那麼老謀深算。

    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把當大官當成人生目標,也不會為了做官捨棄自己的理想和思想。

    所以,當嘉靖皇帝上台後,對他表示充分肯定,只要他在嘉靖抬高父親問題上表示臣子的起碼忠誠後,他就可以當大學生。

    而向嘉靖皇帝效忠,既是臣子之責,也與他的心血理論相一致。

    可是,他沒有這樣做,表現出了書呆子知識分子的「傻氣」而使自己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個性和獨立人格。

    這一個性和獨立人格使他得以名揚千古。

    這就是王陽明的「聰明」。

    比較王陽明與曾國藩,可以說,一個人想追求什麼,直接決定了他們的行為。

    王陽明是個有自己理論體系的人,而曾國藩沒有。

  • 王陽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心學體系。

    他對世間萬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曾有學生問他, 為什麼聖人那麼聰明,好像什麼都知道。

    他回答,是因為聖人掌握了理。

    王陽明能夠解答那麼多世間難題,也是因為他掌握了理。

    就是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由心而不動。

    心不動,則一切都不存在,也對心之主無意義。

    所以,沒有必要去追求遠方的東西,也沒有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

    名利之類,都是身外之物。

    又何必讓心為之累呢?得到了名利,改變了內心,未必能有快樂。

    這就使得王陽明始終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情,做一切事情都心安理得,對待任何屈辱都處置坦然。

    王陽明還提出,聖人之道,內心自足。

    這就要求人要獲得聖人的境界,不需要去讀四書,也不要去抄襲古人,更不要盲目照抄上級,而要根據自己內心的良知,用自己的去實踐回答,去探求。

    良知藏於內心,只要自己願意找,就能越找越多。

    既然只要願意找,都能找到,那就人人都可以為聖人。

    這就高度重視了實踐的作用。

    所以,王陽明的學問是重視實踐的學問。

    按照王陽明的理論,人人都會充滿自信(因為人人都能成為聖人),人人都會高度重視行動。

    這就使得王陽明的學問有了根基,有了行動力。

    縱觀王陽明一生的行為,可以說,構建完整的思想體系,始終是他的目標。

    這很有些知識分子的痴勁。

    相比較王陽明,曾國藩卻沒有什麼自己的學問。

    他的一切都來自前人和當世聖人。

    比如,他的「靜」字功夫來自倭仁。

    曾國藩的「謙退」,則來自道家思想。

    知道官場上,只有知道「退」的人,才會有好結果。

  • 曾國藩初連團練時,他也是秉承儒家思想,曾國藩在家書中表達的勤儉節約思想,也來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縱觀曾國藩一生的思想,獨創處很少。

    曾國藩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各家思想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這也是難能可貴的,是當時其他人所做不到的。

    為什麼曾國藩不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而王陽明能有?這是王陽明與曾國藩的出發點不一樣。

    曾國藩總想著光宗耀祖。

    是為做官而為賢,有一點異端想法也會自覺摒除的。

    怕給自己家族帶來災禍,這就是官的作用。

    因為「官」,使其不敢思考,不能思考。

    因此曾國藩能在攻陷天京後對五十多萬無辜之民大開殺戒,以至「……號叫之聲慘不可聞,自卯至午,殲除凈盡……屍骸堆積,流水腥紅」。

    不能不說這是他的一大缺憾,所以只能算半個聖人。

    而王陽明從小就有做聖賢的抱負,以天下為己任,他是為實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為官,他首先是為民,而後才是忠君。

    在軍事上也比曾國藩自信多了,有「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豪言,他平叛時舉重若輕,以安撫為主,只懲首惡,屬從不究,軍事之後重視建設生產、興辦教育、減稅減賦、休養生息。

    因此後世評價他是:心學之祖,四家合一,完人型全才,無爭議的入世聖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