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與諸葛亮齊名,廣受尊重,戰略規劃強於隆中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與諸葛亮一樣,龐統也是被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發掘出來的,當時就有臥龍、鳳雛的雅號,可見名氣之大。

兩人有所不同的是,即便有了如此大的名氣,諸葛亮仍在隆中種田,而之比諸葛亮大兩歲的龐統就已經做官了。

地點在南郡,職務是功曹。

別小看這個官職,儘管職位不高,但要有深厚的本地資源,一般人還當不上。

龐統做功曹,做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劉表手下。

與諸葛亮認為劉表碌碌無為而不肯出山不同,龐統這功曹一做就做到了赤壁之戰以後。

這時候劉表已死,曹操戰敗,南郡落入東吳之手,時任南郡太守是名將周瑜。

因此,龐統就有機會與東吳的名士們打交道。

與在劉表時期不同,龐統這段時間的記載在史書中有好幾處,不過都是一邊倒。

東吳的名士們都很尊重龐統,一個勁的誇他。

不僅是這些名士,就算魯肅這樣的孫權核心幕僚也對龐統稱讚有加。

這也就導致了後來魯肅給劉備寫信推薦。

不過,與這些名士們不同,作為草根出身的劉備對龐統並不怎麼感冒。

儘管在周瑜死後龐統離開了東吳投奔劉備,但劉備對他並不怎麼感冒。

雖然給了個荊州從事的職務,實際擔任的是耒陽縣令一職。

龐統對這個職務是什麼態度,史料中沒記載,期間也沒出現過在耒陽不理政事整天喝酒、張飛前去調查並驚訝的故事,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不治」。

這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說就是做的不好,其結果是被劉備直接給罷免了。

龐統被免,不但讓諸葛亮不停在一旁提醒,就連遠在江東的魯肅都寫信來說情。

這事情越鬧越大。

這次劉備驚醒了,又找來龐統一通交流。

結果可想而知,龐統立馬被委以治中從事、軍師中郎將,和諸葛亮的官職相當。

為何龐統被罷免一事會鬧出這麼大動靜?我想除了諸葛亮、魯肅等人都認為龐統有大才之外,龐統的身份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我一直覺得龐統在劉表、周瑜時期一直擔任功曹,裡面有個很大的原因是他代表了本地勢力。

有這股勢力的支持,劉表、周瑜才能站住腳。

而劉備一開始似乎沒意識到這一點。

經過諸葛亮、魯肅的提醒,他算明白了。

劉備去益州,帶上龐統而不是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原因也有兩個。

首先是諸葛亮缺乏經驗。

這一點從劉備從樊城撤退,諸葛亮獻計讓其占領襄陽就能看出來,還嫩了點。

而龐統儘管不比諸葛亮大多少,但比諸葛亮的經驗還是要足一點。

第二,龐統第二次被劉備任用後,提出儘快占領益州的策略打動了劉備。

這個策略與隆中對有所不同。

是根據劉備集團的實際情況提出的一套新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的占領荊州和益州地區、實現三足鼎立的構想從一開始就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變故。

儘管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慘敗,失去了荊州大部地區,但卻依然占據著荊州北部包括戰略要地襄陽在內的若干地區;而孫權集團則在赤壁之戰之後占領了荊州數郡,整個荊州實際上已經為三家瓜分,這在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實現諸葛亮完全占領荊州的戰略構想。

而龐統認為應該迅速向益州地區發展的觀點就是基於這個事實提出來的。

龐統認為劉備集團的發展重點並不在荊州,而是在當時劉璋所控制益州地區。

這就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存在了明顯的不同之處,從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上都超過隆中對。

站在戰略策劃的高度上看,龐統雖與諸葛亮同出一門,但在構思上卻明顯技高一籌。

至於龐統在戰術安排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世人只知諸葛亮有才 卻不知龐統

歷史雜貨鋪解讀歷史第十二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導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魏蜀吳三分天下,在這個時候出了很多的名將,當然謀臣也是必不可少的,說到三國時期的謀臣誰最有名?我相信百分之9...

三國成語故事:才優展驥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龐統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所牽涉的人物有三個,分別為魯肅、龐統和劉備。原文如下:

魯肅為何多次幫助蜀漢,是愚鈍還是深謀遠慮?

說起魯肅,可能有些人不是太了解他,主要是他在整個英雄與謀士眾多的三國中,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但實際上魯肅在三國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三國的鼎足之勢,有一半的功勞與他有關。我們看到魯肅常常奔跑...

三國演義之處處不受歡迎的鳳雛龐統

龐統投奔劉備已經成了定局。對於劉備來說,龐統是一個得力助手。對於諸葛亮來說,龐統是自己在仕途上的可怕對手。諸葛亮不動聲色,知道不能改變的事就不要去改變。亮亮給了龐統寫了一封推薦信,這封信看上去事...

荊州爭奪: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

作者:殷嘯虎東吳借出荊州「臭棋」還是「好棋」?借荊州,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象徵,也是兩家最終刀兵相見的導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難有定論。要釐清這一問題,得從事件的始作俑者魯肅談起。在小說《三國演義...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