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為何多次幫助蜀漢,是愚鈍還是深謀遠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魯肅,可能有些人不是太了解他,主要是他在整個英雄與謀士眾多的三國中,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

但實際上魯肅在三國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三國的鼎足之勢,有一半的功勞與他有關。

我們看到魯肅常常奔跑於東吳與西蜀之間,而且多次幫助劉備一方,這是為何,究竟是愚鈍還是深謀遠慮呢?


為什麼說三國鼎立有魯肅一半功勞呢?是因為他首先為孫權所獻的榻上策,為孫權規劃了成就大業的藍圖,魯肅認為漢室已經不可復興,而且現在曹操勢力比較強大,不可能很快除去。

孫權應該鼎立於江東,趁著北方未定,首先消滅黃祖,然後進攻劉表,依託長江之險,建立根據地,再稱帝,進而可統一全國。

榻上策與隆中對如出一轍,並且還要早幾年,可見魯肅的謀略不至於低於諸葛亮。

榻上策當時雖未被孫權所認可,但孫權最終還是穩據江東,以圖霸業。

後來魯肅再次向孫權提出合縱抗曹之策,現今劉表已死,荊州是孫權成就霸業的根基,但荊州卻被曹操占領,劉備往南逃走,在當陽遇到魯肅,魯便勸服劉備與孫權合作,共拒曹操。

於是劉備便派諸葛亮出使東吳,諸葛亮知道魯肅的為人與才智,和其成為好友。

所以後來魯肅多次幫助劉備與諸葛亮,皆因如此。


說起魯肅多次幫助劉備,大概有三次比較典型,

一,支持借荊州給劉備

赤壁之戰之後,劉備要求據守荊州,孫權的手下都不願意將荊州借與劉備,唯有魯肅卻力主借給劉備,魯肅說「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

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也就是說借荊州與劉備,一,可以讓劉備在前當擋箭牌,我東吳可修養生息,以後時機成熟便可再奪取荊州。

二,給予劉備地盤,可以使其壯大,這樣更便於兩家聯合對抗曹操。

事實證明,借荊州是魯肅養虎為患之舉,孫權也特別後悔。


二,向劉備推薦人才

劉備借來荊州,任荊州牧。

這時,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龐統認為自己懷才不遇,便不理政務,後被劉備罷免。

魯肅聽說龐統被劉備罷免之事,便手書於劉備,極力推薦龐統。

後來,劉備召見龐統,與之聊天,發現龐統的才能,被升任軍事中郎將,與諸葛亮齊名。

但為什麼要把龐統這樣一位能人異士推薦給自己的對手呢,卻不推薦給孫權呢?小編覺得,可能是魯肅為大局著想,極力想儘快成就三國鼎足之勢吧。

這樣才能更好的克制曹操的大勢力。


三,並未收回荊州

劉備取得益州後,孫權要求歸還荊州,但劉備卻討價還價,說「須得涼州,當與荊州相許」。

孫權大怒,便派呂蒙攻打長沙等三郡。

當時魯肅先到達益陽,但其並未攻打守城的關羽部隊,而是約談關羽。

最終只是數落了以下關羽,「國家區區本與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而來,無以為資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

關羽只是聽,不說話,此事便不了了之,荊州也未歸還。

魯肅再無主張收回,可能他本意如此,想為提升劉備實力。

由上可見,魯肅多次幫助劉備,是為了顧全大局,為求三國鼎足之勢,也為保護東吳的勢力,實在是深謀遠慮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被低估的大才魯肅,你真的知道嗎

如果要評選一個三國時代,貢獻最大,存在感卻最弱的人,那一定非魯肅莫屬。魯肅出身富豪之家,身材魁梧,相貌傑出,從不在乎錢財,常用來救濟窮人,結交賢者。在漢末亂世時,他學習擊劍騎射,招募少年,講武習...

榻上策VS隆中對

首先是《隆中對》的內容: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

魯肅:我不是白面書生,老子是腹黑土豪!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閒聊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自古就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三國時期的東吳 在演義似乎是戲份最少的一國 (蜀國光壞太大 魏國曹操太顯眼)但江東的人才不少 文有張昭闞澤顧雍 武有甘寧凌統太史慈 當然 在江東首推的除了英年早逝的小霸王...

魯肅得到孫權重用的原因

魯肅,字子敬,安徽定遠人,魯肅的家屬於落魄的地方豪強,家裡有錢,他的年少時代,正好是東漢王朝風雨飄搖瀕臨分裂的時期,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他13歲。他的父母沒有留下記載,只知道他小時候就失去父親,...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