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沒有一統江山?關羽之死的幕後推手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歷來是歷史類三國作者和讀者們的比較偏愛的人物,因為在寫三國志的陳壽和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的筆下,劉皇叔被塑造成東漢末年正義的代表,理想的化身,自強不息,雖然屢次被打倒,屢次又站起來,簡直就是一個不死的小強。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公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走麥城、劉備為關羽報仇而發動夷陵之戰等等故事感動了千千萬萬善良的人們,但是,歷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涅?


我的看法:關羽之死的幕後推手不是別人,正是滿口仁義道德兄弟情深的劉大耳朵!

劉備先後兩次占據徐州,都沒有發展壯大起來,第一次是被呂布偷了,三兄弟投了曹操回來打呂布製造了白門樓的杯具,第二次是借攔截袁術的機會盜取了徐州,卻被曹操輕鬆給滅了,關羽也淪為俘虜,張飛失散,他自己跑到袁紹那邊投奔了明公袁紹。

嘎嘎,關羽之死,就是在這時候種下的禍根。





這個世界,說到對關羽最好的人,不是劉備,而是曹操,曹操容人的氣量和用人的氣魄,三國無出其右,唯才是舉就是老曹提出來的,在滿口仁義道德茂才孝廉這些偽君子橫行的漢末,從唯德是舉轉變為唯才是舉,曹操是首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嘉,郭嘉有大才,德行方面卻很差勁,貪財而尤其好色,把小身子骨折騰的稀里嘩啦風吹就要倒。





曹操對關羽的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典韋許諸在曹操眼裡只是一條看家護院的狗,關羽在曹操眼裡是一條能騰雲駕霧的龍

關羽是知恩圖報的人,劉備對他有兄弟之情,他要回報,所以最後還是他離開了曹操回到劉備的身邊,但是,關羽曾經降曹這根刺,已經深深的扎在了劉備的內心深處,劉備是一個很能忍的人。





兄弟若手足,妻子若衣服是他的口號,在劉備早期生涯中打了敗仗拋妻棄子不是一回兩回。





這根刺,在劉備落魄的時候被埋藏在心底的最深處,但是,是種子就一定會發芽,赤壁之戰,之前,是劉備軍事冒險生涯的最低谷,長坂坡之敗後劉備集團惶惶然不可終日,在夏口跟劉琦合在一起統共兵也就萬把人,赤壁之戰之後,劉備算有了一個不大的立足之地,半個荊州。





這根刺,在劉備落魄的時候被埋藏在心底的最深處,但是,是種子就一定會發芽,赤壁之戰,之前,是劉備軍事冒險生涯的最低谷,長坂坡之敗後劉備集團惶惶然不可終日,在夏口跟劉琦合在一起統共兵也就萬把人,赤壁之戰之後,劉備算有了一個不大的立足之地,半個荊州。





長坂坡之前,劉備在新野給劉表的荊州當屏障一當就是七年,從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混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新野彈丸之地,北面是曹操南面是劉表,曹操是死敵,劉表是恩主,你叫劉備往何處發展?劉備就只能等待,一等等了整整七年,從40歲等到了47歲。





劉備大概在建安十二年請出了諸葛亮,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諸葛亮一小青年,雖然頗有才智,卻不能說動劉備奪取劉表的荊州,非不為也,乃不能也,劉備在新野彈丸之地,將不過關張,兵不過數千,被劉表壓制的死死的六年都找不到機會,難道諸葛亮一來就能找到機會了?並且劉備在新野收買人心這麼些年,突然恩將仇報窩裡造反的話,就是政變成功搞掉劉表,也不能收拾安撫住荊襄人心,站不住腳。







劉表可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糊塗蛋,當年單槍匹馬頂著個荊州刺史的帽子來的荊州,用鴻門宴一鍋端掉了當地豪強大戶的家主,三國志載: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江東孫堅,後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強敵之一。





以演義論許褚武力的真相:

許褚這個人很有特點,就是遇弱不強,遇強不弱,且看:

1、許褚vs典韋這個是虎痴出道前的首秀,打了半天,沒贏!考慮到曹操的愛才之心,典韋沒出全力下死手是主要的因素

2、許褚VS徐晃許褚50合沒能勝徐晃,而顏良20合勝徐晃,馬超30合勝徐晃、趙雲20合勝徐晃,許褚不如以上三人是確定的

3、許褚VS龐德數十合未勝結束

4、許褚vs呂布20合後不支,曹操讓人一哄而上群P救下了許褚

5、許褚vs馬超200合不勝,許褚體力不支,要卸下沉重的盔甲才能繼續打,而後為躲閃馬超致命一擊,大刀都丟了用胳膊夾住馬超的長槍,明顯處於下風,中了箭之後反身先逃的也是許褚,可以說基本完敗給馬超

6、許褚vs趙雲力戰,不勝

7、許褚vs顏良顏良20合打敗徐晃後,許褚沒有主動請戰,曹操也壓根不敢讓他上去PK顏良,而是派人去搬關羽來,曹操的眼光不會錯,許褚打不過顏良不用上去送死了

三國演義很奇妙,看看跟超一流高手的對決,許褚最好的成績也就是打平,差的是20合不敵呂布,200合後對馬超落下風,50合拿不下徐晃,力戰趙雲不勝,數十合拿不下龐德,根本都不敢去斗顏良,這樣的許褚,你還認為他是超一流高手咩?

赤壁之戰,周瑜帶領的江東主力打敗了曹操,劉大耳朵在赤壁之戰中,僅以關張督2000人象徵性的參戰,赤壁之後,在周瑜和曹仁拉鋸爭奪南郡的日子裡,劉備趁機迅速占領了了荊南四郡,當然,大耳朵打的旗號是以叔叔的身份擁戴劉表的大兒子劉琦繼承荊州的家業。





大耳朵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

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投奔大耳朵,至此,劉備在荊州的基業初成規模,但是。





危機仍然存在。





荊州錢糧,大半在江陵,周瑜和曹仁爭奪南郡,主要戰場就是南郡南部江陵陵的爭奪,打到後來曹仁不是周瑜的對手,退走,南郡南部被東吳占領,於是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仁南郡太守,並把下雋、漢昌、劉陽、州陵作為他的奉邑,讓他屯兵於治所江陵。





南郡此時被一分為二,南郡北部是老曹家設立的襄陽郡,治所在襄陽城,南郡南部就是老孫家占的還叫南郡,治所在江陵,而劉大耳朵那時候表了劉琦當荊州刺史,可憐治所只能放在公安,就在江陵的對面,隔著一條長江。





隔著一條長江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劉大耳朵被邊緣化了,曹方在襄樊一線,周瑜占據了中間的江陵一線,大耳朵跟曹操被隔離開咧,往好處說是有周瑜替他擋著曹軍,往壞處說,不跟敵方接壤,沒有了發展的空間,往北往東都是赤壁之戰盟友孫權的地盤,而且實力還比大耳朵強,赤壁之戰之後的東吳,孫權和周瑜的聲望那叫一個猛,作為勝利者得到了曹操南下時大部分的輜重和軍器,士氣和實力那叫一個旺盛,那叫一個猛啊,此時以大耳朵的實力根本沒有硬撼東吳的可能,危機時刻到來咧。





此刻的劉大耳朵,深刻的感受到了危機感,荊南四郡,只是一個放大版的新野,此刻的劉備,被圈養起來了。





當周圍都是盟友的時候,對一個地方勢力來說是最危險的時刻,因為失去了擴張和發展的空間,荊南四郡地廣稀,而長江以北被劉表經營發展了20多年的南郡和襄樊地區那才是荊州最富庶的區域,但卻分別被曹操和孫權占領,劉備此刻內心的惶恐,又有誰能知道?即使是荊南四郡,也是打著劉琦的旗號才收入囊中。





下一步該怎麼辦?隆中對的戰略要怎樣才能實施下去?

被圈禁在地廣人稀的荊南四郡,劉備日夜坐立不安,老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呀,於是建安14年,傀儡公子劉琦病死(毫無疑問大耳朵是幕後黑手,因為荊南四郡已經穩定了下來,再供著這麼個荊州刺史後邊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劉備自領荊州牧,眼看著劉備幹掉了劉琦有點蠢蠢欲動的腔調,這時候周瑜替孫權出了個主意:和親,把孫權的妹妹嫁給老年喪妻(甘夫人病故)的劉備,周郎妙計安天下,48歲的劉備娶了20多歲的孫尚香,這一年孫權自己也只有27歲。





劉備做了東吳的女婿,福兮禍兮?

周瑜和孫權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把孫尚香嫁給劉備做了正妻,過個一年半載,生下一男半女,將來和平演變奪個嫡那完全是有可能滴,周瑜孫權們打的如意算盤,劉備的手下們也看的門清,諸葛亮龐統們這時候肯定是這麼對劉備說的:主公,孫夫人跟你怎麼恩愛都是你們倆口子自己床上的事情,不過可一定不能讓孫夫人有了主公你的骨肉,更不能生下兒子,那可是性命交關的大事,一旦有了東吳的後代,那可就是主公您的催命符耶,到時候萬一主公有個閃失,東吳就順利成章的奪取了主公的基業,所以。



切忌切忌!

大耳賊焉能不知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你看他跟孫夫人蜜月里再怎麼恩愛,防範措施那做的是一絲不苟,所以一直到建安16年劉備進川和孫夫人分開,兩年時間裡孫尚香怎麼也沒能懷上劉備的骨血,也就沒有完成周瑜和孫權使美人計的終極目標,釜底抽薪讓劉備的繼承人變成東吳的後代,然後在尋機做掉劉備,拿下劉備的基業。

建安15年,被圈在荊南四郡的劉備,終於鬆了一口氣,三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的周瑜病逝於巴丘,背後是否有大耳朵下的黑手,目前史料不足,但是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奇怪的共同點,就是劉備的對手或者障礙或者部下,只要劉備不希望他們繼續存在下去,那麼往往這些人就會英年早逝,多為病故,自己陣營的劉琦是這樣,東吳那邊作為最讓劉備忌憚的周瑜也是這樣,我確信,背後有大耳賊黑手的影子。





周瑜之死,對當時的形勢影響是巨大的,劉備這邊,是鬆了一口氣,壓在腦門上的東吳柱石終於倒下了,曹操這邊,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赤壁的陰影太大了,這回周瑜一掛,襄樊一線的曹軍蠢蠢欲動,江陵一線的吳軍則人心惶惶。





本來周瑜挾赤壁餘威,鎮守在荊州江陵北拒曹軍,南壓劉備,這下形勢上的均衡隨著周瑜的逝世而被打破。





畢竟周瑜是一個讓曹劉雙方都不得不低頭的存在,而後周瑜時代,東吳尚沒有足以能彌補真空的強力人物出現,孫權的頭大了。







事實上孫權也鬆了一口氣。





東吳方面,孫權選定的周瑜接班人是魯肅,事實上,也只有魯肅,這個魯肅可不是三國演義中被妖魔化的老好人魯肅,這個魯肅可是日後壓製得在荊州的關羽絲毫不敢動彈的魯肅,這個魯肅甚至敢在關羽面前演單刀會,不是演義中的關羽帶著周倉來魯肅這邊單刀會,歷史上是魯肅單刀到關羽那邊去大義凜然的罵了一通關羽上演了一次單刀會。





歷史上的魯肅智勇雙全,本領和見識都是非凡之選,隆中對的策略,最早類似的建議是魯肅向孫權提出來的,而且魯肅不玩虛的,不說匡扶漢室那一套虛詞,直接建議孫權掃平天下成就王霸之業,這也是最對孫權胃口的,說實話,孫權喜歡魯肅多過喜歡周瑜,尊重魯肅多過尊重周瑜,魯肅要輔佐的是孫權成就帝業,周瑜要乾的是匡扶漢室,不是一個路子的人

所以周瑜死的時候,手下的部曲只有4000人,孫權對周瑜的防範和猜忌不是一點兩點,不是一天兩天,這也是周瑜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之二就是大耳朵的黑手!所以周瑜一死,孫權就任命魯肅接替周瑜當了東吳大都督,接受周瑜的部曲和麾下諸將,鎮守荊襄前線。





在對待劉備軍事集團的立場上,魯肅的想法是聯劉抗曹,荊襄以前是劉表的地盤,荊襄集團的不少人才除去北投曹操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被大耳朵收攏歸集在手下,像周瑜那樣同時北拒曹軍,南壓劉備,就好像在玩火,總有一天形勢會失控,因為劉備被圈在荊南無法發展,總有一天會鋌而走險搞出事情來,而東吳在荊襄的統治本來就是事倍功半的事情,因為東吳跟荊州因為孫堅之死這個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得開的。

於是魯肅戰略性的提出了「借荊州」給劉備!

孫權這個人,我始終覺得他格局太小,魯肅提出的「借荊州」,其實一石數鳥,絕對稱得上是大智慧大謀略,借荊州的第一個好處,是把虎狼之輩大耳朵,從荊南解放出來,直接推到襄樊一線的抗曹第一線,你劉備不是整天嚷嚷著匡扶漢室麼,諾,曹賊就在北面許都離得不遠,這下你可以去一展宏圖匡復漢室去了,禍水北引,讓劉備軍事集團再次成為東吳的防火牆,讓劉備的軍事力量被牽制和消耗在荊襄抗曹第一線,免得劉備整天鬧心不知道往那邊發展。





借荊州的第二個好處,是告訴曹操,雖然你們最怕的周瑜掛掉了,但是現在我們東吳跟劉備集團結成了唇亡齒寒的盟友關係,你就不要再打著分化瓦解分而治之挑我們內訌然後你下來摘桃子了,大耳朵這樣的不死小強,抗起曹來那是不用我們東吳動員滴!

借荊州的第三個好處就是:告訴劉大耳朵,周瑜在時念念不忘的進川收益州這個好事情,我們東吳現在放棄了,不去了,益州就交給你去收拾了,作為交換,等你劉大耳朵以後取了益州有了落腳之地,那麼我們現在借給你的荊州,你要再還回來!。





所謂借荊州,其實借的是半個南郡,也就是南郡的江陵一線,荊襄九郡郡那是赤壁之後的叫法,赤壁之前的漢末荊襄一共七個郡,在赤壁之戰後曹方占了南陽郡,和原南郡的樊城襄陽,孫方占了江夏郡和原南郡的江陵,劉備就是占了荊南四郡長沙桂陽武陵和零陵,曹方後來把自己手裡的南陽郡和南郡襄樊一線重新劃分了一下,新設了襄陽郡和南鄉郡,這樣才變成九郡。







借荊州之後到劉備得西川之前,曹方占有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孫方占有江夏郡,而劉備除了荊南四郡,還站有了南郡(其實是半個南郡,也就是江陵一線

借荊州之後,劉備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到襄樊一線去找曹軍的不自在這是孫劉雙方壓根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孫劉兩方的力量加起來也就能採取個守勢。

尤其是荊州經過曹操下江南和赤壁大戰傷了元氣,要恢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所以大耳朵在得到了4個半郡的荊州之後,第一時間把目光轉向了益州的劉璋。





劉備入川,引狼入室的是劉璋手下的張松、法正和孟達,這仨賣主求榮傢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那就是叛徒最後都不會落得好下場,張松是因為在劉備放煙霧彈說要撤軍回荊州的時候寫信勸說劉備不要撤,結果被自己老哥告了密,然後被劉璋滅了全家,法正呢?劉備入川前後成為益州集團在劉備麾下的第一紅人,法正在劉備取西川後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法正在取西川和奪漢中過程中起到的是軍師和謀主的作用,所以劉備當了漢中王之後,又任命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法正這個人跟郭嘉一樣有鬼謀,但是心胸比較狹窄,劉備拿下成都後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丫很是恣意妄為狂妄不可一世,有人找諸葛亮告狀,諸葛亮只好說: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





但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法正作為賣主求榮的叛徒,好日子在公元220年到了頭,病故!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不過是大耳朵為子孫除刺的再一次出手而已!叛徒都沒有好下場,活的最久的孟達,雖然關羽死後通過叛蜀躲過了大耳朵的清洗,但最後仍然在再次叛魏的時候被司馬懿剿滅。





劉備入川前後的人員安排,很值得玩味,關張趙雲諸葛一個沒帶,全部留在荊州看家護院,軍師帶的是龐統,大將主要就是黃忠魏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荊州是劉備戎馬半生得來的根據地,昨為根基之地絕對不容有失,所以關張趙加諸葛這些心腹大將都留下確保荊州不失,2、劉備入川是打著幫助同宗劉璋對抗張魯的橄欖枝進去的,加上內部有張松法正孟達三賤客做內應,取西川的難度在劉備看來並不大,沒準就像一次郊遊就搞定了,所以對困難的重視程度不夠,3、龐統好不容易撈著一個獨當一面給大耳朵當軍師的機會,作為荊州集團的一員,龐統在劉備集團中資歷尚淺,怕自己使喚不動關張趙等宿將,而黃忠魏延等歸附大耳朵時日未久,功勳不著,容易掌控和操縱,也因為都同屬荊州集團,必須得抱團建功固寵,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人事安排。





打虎親兄弟,上陣荊州兵。

是不是只有以上原因呢?我覺得還有第四個原因,龐統的小心思,其實大耳朵完全清楚,其實,大耳朵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考慮的呢?從涿郡起兵鎮壓黃巾開始,恩若兄弟的關張跟了劉備已經有20多個年頭,屢立功勳不離不棄,關張在劉備集團的威望和親信程度是無與倫比的,功高震主,過尤不及耶,如果劉備年輕個10歲20歲,那是一點問題麼有,但是建安16年入川之時劉備已經50歲了,他必須為自己和阿斗的將來做打算了,關張的威望不可以再高了,能壓制壓制能打壓打壓,這才是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思想。





要儘快扶持荊州集團的將領用來平衡原從集團的壓倒性優勢是劉備重點考慮的方向。





歷史上,大耳朵掛掉之後,阿斗被諸葛亮完全架空,只做了一個傀儡的小皇帝,諸葛在世之時,蜀漢軍國大權一概掌於諸葛之手。





如果大耳朵掛了而關張不死,諸葛亮還能完全掌控蜀漢的軍國大權咩?諸葛是荊州集團的文臣之首,但是他的嫡系將領只有趙雲,趙雲在軍中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完全不能和關張相比,趙雲在長坂坡之時只是個衛隊長的角色,關張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





大耳朵留下關張趙雲和諸葛鎮守荊州,自己帶著龐統黃忠魏延們入了川,留守的同學們中間,當時關羽的職位是襄陽太守(襄陽此時仍在曹方手中),蕩寇將軍,張飛的職位是宜都(南郡西邊的幾個地方)太守,征虜將軍,趙雲是牙門將軍,曾短暫的領過桂陽太守,後改為留營司馬(這個是趙雲的老本行,可以算大本營警備隊長),而我們可愛的諸葛之亮同學,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師中郎將,都還不是將軍,做的也只是在四郡督率糧草的幹活。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劉備入川後是孔明同學領導著關張趙守衛著荊州,事實上是關張兩人共同領導著留守軍團,很可能是關羽駐守江陵,而張飛主要負責水軍巡江,而趙雲是看守著公安大本營和阿斗,監視著孫夫人和她的衛隊們。







建安16年劉備入川,建安17年張松被殺,劉備開始攻蜀,並調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助戰,留關羽獨守荊州,期間劉備進軍雒城,龐統在攻城時意外中箭身亡,年僅36歲,龐統之死,又一個英年早逝,背後有沒有大耳朵的黑手,難說。





龐統其人,錯不在長相,錯在太恃才傲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人品和能力,跟法正很有一拼,不過法正畢竟是叛徒出身,所以在劉備面前相對還是比較小心謹慎,龐統卻自持是荊州集團的元老之一,在劉備面前很是有點不知道大小輕重,劉備斬楊懷高沛後,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

他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

」龐統卻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龐統起身而退。

劉備馬上後悔了,請他回來。

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飲食自若。

劉備說:「向者之論,阿誰為失?」龐統說:「君臣俱失」。





後來裴松之評價劉備和龐統的這次爭論說:「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

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

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

不要以為帝王的氣量一直都有那麼大,龐統在酒席之上當眾頂撞劉備,按我的看法完全是藉機發揮無理取鬧,定西川是劉備集團的既定政策,劉備在取西川的過程中龐統也的確發揮了重要的參謀作用,但第一次小龐要搞鴻門宴而未成的時候,大耳朵已經開始警覺起來,劉備仁義為重的口號喊了20多年,慢慢把自己也忽悠進去了,所以大耳朵許自己對別人不仁,可不許自己手下的人對別人不仁,換句話說,劉備對手下類似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部下們天然就有一種警覺、猜忌和防範。





龐統在慶功宴上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當面頂撞劉備,是個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心中有王霸之氣的劉備,大耳朵心想,這傢伙現在不過立了些須功勞就敢不把我放在眼裡,將來阿斗們能鎮得住他才怪。





拉黑。





我想,龐統的命運在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後來所謂攻雒城,龐統中流矢亡。





只能是一個懸案,誰聽說過攻城的時候大小將領們沒事而軍師沖在前頭被流矢射死的?背後還是大耳朵的黑手在行動。





龐統死了,誰最高興?前方的法正最高興,後方的諸葛亮最高興,劉備雖然覺得自己下手有點早,但是畢竟自己已經50齣頭了,刺能早除一個是一個,將來不定有那麼合適的機會了,龐統一掛,大耳朵就任命法正為謀主,繼續進攻。





而這時候張飛趙雲諸葛亮們還在進川的路上。

關羽被留在了荊州獨霸一方,這既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悲劇,一出悲喜劇就此上演,此時荊州的主力都被張飛趙雲諸葛亮帶走入川,荊州的力量其實已經被嚴重削弱,關羽已成為一個棄子和炮灰,關羽是偉大的戰神和統帥,建安17年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建安24年關羽走麥城兵敗身死,7年時間裡,關羽和他的荊州軍,讓我想起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用羸弱的肩膀扛起半壁江山,頭上頂著曹操和他的百萬大軍,腰眼裡還得防著東吳的偷襲,背後還插著糜芳傅士仁兩根心腹之刺。





關羽的日子過的艱難的緊。











日子再難過也得過,後世有人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關羽的驕傲使得他看不起孫權,拒絕了對方的聯姻請求,才埋下了最後東吳背後下刀子偷襲荊州的因由,我覺得完全是胡說八道,當初孫權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關羽的主公劉備都改變不了雙方骨子裡生死競爭和潛在敵對的態勢,孫權的兒子娶了關羽的女兒就能鞏固加強雙方的友誼從此安享太平沒有後顧之憂?孫權當初嫁妹行的是美人計,孫權後來想跟關羽聯姻施展的卻是離間計!

不管是當初的美人計也好,還是後來的離間計也好,最終的目的就是釜底抽薪,如果關羽膽敢擅自跟對手聯姻,第一個不放過他的就是大耳朵,統治著自己半壁江山的心腹大將,如果真的擅自跟潛在對手聯姻,事實上半割據的關姓荊州還會有機會姓劉麼?荊州還有必要姓劉麼?

上一次的美人計,沒有成功,這一次的離間計,不管聯姻成功與否,離間計的效果是完全達到了,關羽當然不會看不透孫權玩的貓膩,可是他又能怎麼辦?萬般無奈下的關羽除了扯書趕使,用最激烈的言詞來撇清關係,來向大耳朵證明自己沒有私心,不會背棄老大擅自結交友邦,他還能怎麼做?悲哉關公。





建安19年,劉璋投降,大耳朵取得益州。

建安二十年(215),孫權索要荊州不過,於是派呂蒙襲取荊南四郡,劉備率軍五萬下公安,後因曹操奪取了漢中令益州受到很大威脅,於是與孫權和解,割江夏、長沙、桂陽給孫權,留關羽鎮守江陵和公安,劉備北上與曹操爭奪漢中,關羽最後一次全身而退的機會失去了。





在劉備集團中,我們偉大的戰神關羽,被邊緣化的留在了荊州圈禁了。





建安二十年起,關羽的荊州就只剩下南郡和零陵郡,主要的駐所就在江陵和公安,此刻領南郡太守的卻是大耳朵的小舅子糜芳,守公安的是大耳朵任命的將軍傅士仁,為什麼關羽跟二人水火不容?因為這兩人是大耳朵親自安插的釘子,關羽心知肚明,才那麼看不起這兩條走狗。





看不起歸看不起,但關羽還真就動不了這兩個人,除非他決定和劉備徹底決裂,以關羽的忠義,劉備能做的事情,關羽是不會讓自己去做的,向結義兄弟背後下刀子,關羽想都沒有想過。





看不起歸看不起,但關羽還真就動不了這兩個人,除非他決定和劉備徹底決裂,以關羽的忠義,劉備能做的事情,關羽是不會讓自己去做的,向結義兄弟背後下刀子,關羽想都沒有想過。





關羽的北伐,不是出自劉備的指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和曹操的爭奪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曹操也覺得自己時日無多,該是考慮兒子們接班的事情了,所以不得不退出漢中的爭奪。

奪得了漢中的大耳朵。

在手下文武官員的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是年六月,劉備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荊州和益州的戰略連接通道打通。

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

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關羽犯了一生中最後一個錯誤,沒有經過大耳朵的許可,擅自出兵配合東吳,大耳朵千怕萬怕,就怕關羽被抗曹的同盟東吳給拉過去,怕什麼來什麼?不要以為東吳出兵攻曹,大耳朵也會出兵策應,想也不要想,大耳朵絕對會坐山觀虎鬥,本來西川和漢中就剛剛安定下來,鞏固政權是第一位的,幫盟友出兵牽制對手那是屬於喊口號可以,出力氣休想的活,大耳朵沒想到的是,關羽同學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擅自配合友邦行動了,而且傾荊州全力北進。





襄樊是這麼容易打下來的麼?

關羽擅自出兵北伐,標誌著被在劉備集團被邊緣化已久的關二爺的荊州軍正式和大耳朵的益州漢中軍的決裂,關羽犯了後來希特勒所犯的錯誤,兩線作戰,把自己後方的安全寄托在東吳是一個盟友的基礎上,寄托在自己北伐是配合孫權進攻合肥的基礎上,把安全寄托在沿江的烽火台和大耳朵的兩個臥底身上,失敗就不可避免,關羽麼有想到的是,孫權早就向曹操投了降表,關羽以為曹操派人送來的孫權的投誠信是曹操在行駛反間計離間荊州和東吳的關係。





關羽太大意了。







孫權這廝,有很強的荊州情節,這丫老覺得不統一荊州,他就不配做孫堅的兒子,不配做江東的繼承人,所以丫無時不刻沒有在想著收回荊州,同時,對於關二和劉大耳朵的關係,孫權心知肚明,他之所以敢奪關羽的荊州,其實就是在賭劉備會坐視不理,放任自己消滅關羽,他並且在賭,假手東吳滅掉關羽的代價就是荊州全歸東吳而劉大耳朵會承認這個既成事實。





劉大耳朵有沒有暗示過孫權可以這麼幹?難說,但是孫權以為自己已經心領神會卻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樊城危在旦夕,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曹操感到威脅,一度準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

他們認為:「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

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

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





司馬懿的眼光果然獨到:「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





」孫權不樂意看到關羽北伐的成功,劉備又難道願意麼?關羽的功勞和威望越高,荊州軍的實力越強大,劉備的心就越不安。





事實上,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關羽北伐失利,並不是因為後方被東吳偷襲,傅士仁在公安投降,糜芳在江陵投降,事實上關羽北伐失利,首先是在前線樊城被徐晃的援軍打敗,前線失敗之後,後方無所可歸,軍隊四散而去,這才釀成了後來走麥城的悲劇。





事實上,關羽在樊城被徐晃的援軍擊敗後處於兩難境地,直到確認江陵已經失手才全軍撤退,而曹操下令不許追擊,讓關羽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回師去跟東吳呂蒙爭奪江陵拼消耗,但是退軍途中一方面軍糧不濟部隊缺糧,一方面將士家眷都成了敵人的俘虜,軍心四散,所以回師途中荊州軍土崩瓦解,于禁的降軍奔了曹方,荊州軍投向東吳。





關羽看不是路,派人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支援。

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





善良的人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關羽可以派人去上庸找劉封孟達搬救兵,而不是自己直接突圍去上庸,事實上上庸的劉封和孟達,肩負的人任務和糜芳傅士仁一樣的,都是受劉備的指示在監視和防範關羽,關羽怕兵敗投上庸很可能被悄悄做掉,這才不敢親自過去。







至此,關羽之死的前因後果水落石出,劉大耳朵就是關羽之死的幕後推手,目的就是功高震主,易世後難以駕馭,為給阿斗除刺,劉備在自己的晚年清洗了大批功臣和部下,龐統、關羽、馬良、糜竺、法正、劉巴、張飛、黃忠、馬超等等等等,基本上除了諸葛亮一系的之外的嫡系和部下們被清洗一空,公元220年前後,蜀漢的將星謀臣們隕落了一大片。





劉大耳朵就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2)蛟龍始得雲雨

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為番陽郡,步騭為太守;分長沙為漢昌郡,魯肅為太守,並借南郡給劉備。史稱「借荊州」。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以關羽為襄陽太守駐守江北,張飛為宜都太守,轉在江陵,劉備自屯公安。...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赤壁之戰後,劉備獨得南荊州內幕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獲得荊州,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謎,誰都知道,赤壁之戰雖然是孫劉聯軍打敗曹操,但實際上是孫權手下大都督周瑜率領大軍打敗的曹操,基本上與劉備方面沒有什麼關係.

年關難過: 老賴劉備「借荊州」始末

沒幾天就要過年了。最愛君在春運春意盎然的滾滾洪流中,已然感受到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山里河裡雲裡霧裡濃得不能再濃的喜慶氣息了!不過根據最愛君多年的人生經歷判斷,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開開心心過...

說諸葛亮不懂軍事的 為什麼他能三氣周瑜

說諸葛亮不懂軍事的,我就想問問,為什麼在赤壁之戰相關的一系列戰役中,他能夠三氣周瑜而智取荊州。有人說,諸葛亮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但不是一個厲害的軍事家。被用來說明諸葛亮不懂軍事的一個最經典例子莫過...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