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提出一項奇謀,為何不被諸葛亮採納?是嫉妒他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了漢中,從後人的上帝視角來看,這個時刻成為蜀漢最鼎盛的時刻,隆中對實行的戰略條件已經完成了(跨有荊益二州)。

同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返回成都時,在漢中太守的人選上,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魏延。

漢中這個地方,是整個益州的北大門,是抗衡曹魏的最前線,也是未來北上以圖中原的橋頭堡。

鎮守此地的大將,肯定是未來北伐的先鋒,劉備集團內部都認為此職務非張飛莫屬,同樣,魏延也沒覺得自己難堪大任。

相反,他豪氣沖天地對劉備說:如果曹操派十萬大軍來,我將替大王消滅他,如果曹操率全國之軍來犯,我將替大王擋住他。

劉備對此讚不絕口。

從劉備對馬謖等人的評價來看,還是頗有帝王識人之力的,鎮守荊州的關羽可謂是個全才,那麼漢中的魏延,在劉備心中幾乎可以和關羽同檔。

然而時不待蜀,關羽在荊州的覆滅徹底打亂了劉備集團的計劃,夷陵之戰的慘敗不只徹底讓隆中對的計劃化為泡影,魏延也長期無仗可打,這對於他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失意呢?

三國時期最令人爭議的一條計策,恐怕要輸魏延在諸葛亮北伐時所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了。

那麼這條子午谷奇謀到底是什麼?根據史載子午谷奇謀有2個版本,一是魏延請求自領5000精兵走子午谷之道突襲長安,二是突襲潼關。

但是這條計策被諸葛亮拒絕,而諸葛亮不斷北伐,半生鞠躬盡瘁卻寸功沒有,故而這條計策引發巨大的爭議。

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條計策到底有多大可行性。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子午谷,史書《資治通鑑》記載:"子午:褒中縣,屬漢中郡。

"這條小道從北邊陝西長安縣西南的秦嶺開始,到南邊的石泉縣,這一段全長三百多公里,道路險峻。

由此可知,通過此路行軍的艱難程度非常高。

但這並不是諸葛亮拒絕魏延此計的主要原因。

首先,之所以稱之為奇謀,就是因為用計之險。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魏強蜀弱,單從軍隊人數上看,魏軍就遠遠領先於蜀軍。

而且,依魏延所說,他需要的是五千精兵,當時的蜀國一兵一卒都非常珍貴,諸葛亮不敢做出這樣危險的舉動。

除此之外,在武將方面,蜀國關羽、張飛、黃忠皆已離世,馬超病危,趙雲年事已高,魏延是蜀軍中唯一的大將,一旦魏延遇到不測,對蜀軍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其次,「子午谷奇謀」能否實現,不僅僅在於蜀、魏兩國之間,還需要吳國的大力相助。

魏延的計謀在於偷襲長安,只有東吳在合肥一帶對魏國進攻,形成一定的牽制,魏國兵力分散,長安以及關中一帶才不會有魏軍重兵把守,這樣才能給魏延爭取到偷襲的條件。

但是即便如此,魏延攻下長安,東吳停止對魏國進攻,魏延的五千兵馬還是不足以鎮守長安。

《三國志·明帝紀》:「太和二年(228年)二月,魏明帝曹叡至長安。

同時罷免駐守長安的安西將軍夏侯楙,征為尚書。

」而這一年一月,諸葛亮才首出祁山。

馬謖至街亭,高詳至柳城。

若《魏略》的子午谷之謀為真,魏延給諸葛亮的建議之時,就是這一出祁山之前。

此時,諸葛亮的第一戰略目標是天水方向,所以,怎麼可能採取魏延的冒險東進策略呢?

因此,關於子午谷奇謀,或許根本就是魏人故意編造出來埋汰夏侯楙的,最終傳到魏明帝的耳中,所以導致「人有白楙者,遂召還為尚書」。

退一步講,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

魏延確實向諸葛亮提議過兵出子午谷,我想說的是,這條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想不到嗎?或者即使想到了又為什麼會拒絕呢?這條計策不可行嗎?

這個計劃風險極大但收益也極高,是個典型的博膽策略。

企圖用五千精兵突襲長安,進而一舉鯨吞整個關中,達成「還於舊都」之願,可謂極有氣魄,極為冒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不用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早就看穿一切

【導讀】魏延隨諸葛亮北上伐魏,多次要求讓他率領一萬名士兵,與諸葛亮分道進兵,在潼關會師,像當年的韓信一樣,諸葛亮沒有同意。魏延想出兵潼關,要走那一條路線呢?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三國志...

子午谷奇襲-諸葛亮一生決策之污點!?

在烽煙滾滾、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各路軍閥明爭暗鬥,都想一統天下。其中不乏很多能人志士,其中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千古一相——諸葛亮。但是他的一生也不都是斷無遺策,比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襲,是否能夠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