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計策,諸葛亮似懂非懂,對手反倒爐火純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三國時期,蜀魏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曹操去世後,魏國便由攻勢轉為守勢,蜀國則由守勢轉為攻勢。

諸葛亮、姜維頻頻興兵伐魏,且勝多敗少,但卻始終無法實現吞魏的宏願,反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致使軍心、民心逐漸渙散。

從戰略上來看,蜀國是失敗的,在連年戰爭中損耗巨大的蜀國無力再抵擋魏國的連續攻勢,最終走向滅亡。

但從戰術角度來看,蜀國也並非沒有過機會。

第一次北伐時,蜀將魏延曾建策諸葛亮:由他率精兵萬人,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襲長安,諸葛亮則率大軍出斜谷,趨長安會師,此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謀」。

可一向用兵謹慎的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這是因為諸葛亮根本沒有理解此計『奇正相合,出奇制勝』的精髓,故終生似懂非懂。

然而這一計的精髓,卻被魏國的後輩鄧艾深刻領悟到,故而在滅蜀戰役中,鄧艾敢於冒奇險,出陰平道,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直趨成都,迫降後主,立下不世之功。

最終,在戰術層面上,蜀國也敗給了魏國。

為更直觀地展現諸葛亮不採納「子午谷奇謀」的失算之處,筆者從計策實施背景、計策風險指數、可行性分析的角度對「子午谷奇謀」和「陰平偷渡」進行對比:

其一、實施背景

第一次北伐時,魏延便向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謀」: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

我願領兵一萬,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我軍便可在長安匯合。

但諸葛亮堅持自己「先取隴右,然後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的計劃。

第一次北伐由於魏國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大軍殺來,頃刻之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

然而諸葛亮的戰績也僅限於此,隨著戰事的發展,形成了弱蜀與強魏在隴右對峙打陣地戰,中了曹魏的「致人」之術。

實際上「平取隴右」乃舍敵咽喉而取其無關痛癢之處,且諸葛亮一擊不勝反而打草驚蛇,此後數度北征,曹魏已在各險要之處重兵防守,故終諸葛亮一世,再難占到絲毫便宜。

而從魏國事先無防備來看,「子午谷奇謀」完全具備戰術突然性,是有極大的可行性的。

鄧艾「偷渡陰平」的計劃,則是在鍾會十三萬人的主力部隊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擋住,以至於「慮糧運懸遠」而「議將去歸還」,滅蜀行動面臨著中途夭折的極度困難背景下提出的。

鄧艾指出:「如今賊寇大受挫折,應乘勝追擊。

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距劍閣西有百餘里,距成都三百餘里,派精悍的部隊直接攻擊敵人的心臟。

姜維雖死守劍閣,但在這種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縣。

此時,鍾會正好乘虛而入。

如果姜維死守劍閣而不救涪縣,那麼,涪縣兵力極少。

兵法說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今進攻其空虛之地,一定能打敗敵人。

」面對困境,鄧艾所提出的策略是完全符合實際形勢的。

其二,風險指數

世人皆以為,諸葛亮不敢實施「子午谷奇謀」的原因是因為此計太過兇險,風險指數太高。

從實際情形來看,此計危險之處在於:1、子午谷道路險狹,危險係數極大,一旦魏軍卡住谷口,輕則勞而無功,重則全軍覆沒;2、魏國守將夏侯楙未必會棄城而逃;3、就算攻下長安,也未必守得住。

但鄧艾「偷渡陰平」的計劃風險指數就比「子午谷奇謀」低嗎?1、陰平道「七百餘里無人之地,山高谷深,糧運艱難」。

部隊行此險地,一旦敵人有所察覺,那將是全軍覆沒。

即使敵人沒有察覺,自己能不能從險地中從出來仍然是個問題。

2、既然是「偷渡」,不可能用太多人,最多萬人精銳而已。

這萬餘人將面對涪城守軍,綿竹守軍和成都蜀漢的中央部隊,如果蜀軍臨威不亂,固守待援,那麼鄧艾這萬餘人後無援軍,內無糧草,能有作為嗎?

其三、可行性分析

「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筆者針對其風險指數作逐一論述:1、反駁風險一:久鎮漢中的魏延熟悉當地地理狀況,此建議必是可行,同時諸葛亮首次北伐帶有極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魏國無論在軍事上,物資上,甚至在精神上連一點準備都沒有,怎麼可能在人煙荒蕪、崇山峻岭的狹長山谷中留下一支伏兵呢?2、反駁風險二:夏侯楙何許人也,史載此人只知蓄伎納妾,聚斂錢財,憑藉「主婿」的裙帶關係而都督關中,完全是一個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內式的人物。

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斷「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是完全有道理的。

3、反駁風險三:筆者認為夏侯楙貪生怕死,素不知兵,以魏延老於兵革,料敵審己,同時具備戰役突然性,可謂是勝算盡握。

況且,諸葛亮首次北伐,有十萬大軍,兵力「 多於賊( 指魏軍)」。

此時趙雲、吳壹、馬岱等宿將尚在,關西胡羌誘而招撫之以為臂助。

諸葛亮、魏延分別率領的主力與偏師會師於潼關,然後魏延配合諸葛亮奪取隴右,這樣八百里秦川,「 咸陽以西」確實可以「一舉而定」。

更何況魏延之謀有西漢韓信成功的範例在先。

再看鄧艾「偷渡陰平」,他率軍克服萬難,「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

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

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突然兵臨江由,蜀人還渾然不覺,守將馬邀驚慌投降,江由失守。

此後鄧艾長驅直入,蜀國無險可守,「偷渡陰平」取得了重大成功。

從諸葛亮拒不採用「子午谷奇謀」來看,的確應了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也符合對手司馬懿的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除了軍政,諸葛亮在軍事謀略上實屬略遜一籌。

試問,劉備在平益州的時候帶的謀士是誰?是龐統;

試問,取漢中的時候帶的軍師又是誰? 是法正。

在這兩次蜀國最重要的戰役期間,諸葛亮更多的扮演的是漢初蕭何的角色,鎮守後方,轉運軍糧,定國安邦,他並不具備張良那樣「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不用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早就看穿一切

【導讀】魏延隨諸葛亮北上伐魏,多次要求讓他率領一萬名士兵,與諸葛亮分道進兵,在潼關會師,像當年的韓信一樣,諸葛亮沒有同意。魏延想出兵潼關,要走那一條路線呢?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