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換成諸葛亮結果會怎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看來落腳點在一個「大意」上,言下之意如果關羽不「大意」荊州是可以確保的,或者說如果派一個不「大意」的人比如諸葛亮守荊州,荊州也不會丟。

歷史無法如果但可以合理的地去分析,關於這些「如果」,究竟會怎麼樣呢?

一、劉備的「品」字形戰略布局

赤壁之戰前劉備一直奔走寄寓,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為躲避曹操的進攻他來到了荊州,在劉表的安排下先後駐紮在新野和樊城,在諸強爭雄的格局中他一直處於從屬的地位,這種局面因赤壁之戰而改變,赤壁之戰後劉備完成了三步重大戰略布局:

第一步是借荊州,劉備以孫劉聯盟為籌碼從孫權手中借來半個南郡,從而擁有了南郡的絕大部分,南郡是荊州的核心和精華,劉備擁有南郡,占有了地利優勢,又被孫權以表奏的形式推舉為荊州牧,在程序上為進一步拓展地盤創造了條件,劉備抓住機遇迅速向南、西、北三個方向擴充實力,都取得了積極進展,荊州7個郡中劉備很快占有了將近4個郡,在「三分荊州」中處於領先。

第二步是奪益州,劉備抓住益州牧劉璋對曹操的畏懼心理,同意替劉璋去打漢中的張魯,劉璋的戰略是,漢中如果被劉備攻下就讓他駐守在那裡替自己擋曹操,拿劉備當一頂鋼盔。

劉備假裝甘於被利用,率兵到益州後不急於進攻漢中,而是廣樹恩信,尋求時機,期間盤桓一年之久未動手,主要考慮的是儘可能收攬人心,時機成熟,一舉反攻,占有了整個益州。

第三步是取漢中,這一步是才對劉備的真正考驗,與前兩步的「智取」不同,這一步只能「力奪」,而且是從老對手曹操那裡去虎口拔牙,但漢中不取又不行,沒有漢中作屏障益州隨時風雨飄搖。

漢中之戰是劉備個人軍事生涯的顛峰,在沒有諸葛亮參謀運籌的情況下,依靠法正的智謀和黃忠、趙雲等人的勇猛先殺曹軍元帥級人物夏侯淵,繼而又大敗曹操本人,贏得十分精彩。

縱觀以上三步,一氣呵成、恰到好處,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基本戰略規劃,該戰略規劃的要點是北不與曹操爭鋒、東與孫權聯手,立足荊州、徐圖益州,形成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後從漢中、襄陽同時出擊,統一天下。

「三足」之中,曹操打了10多年的仗才成一足,孫權更靠的是父子3人多年的共同努力,而劉備得之最易,除去天時、地利與人和,清晰可行的戰略規劃是關鍵,這一規劃初步完成後,荊州的公安、益州的成都和漢中這3點構成了一個「品」字形布局,從控制的面積來看甚至略超孫權,當然這指的是「有效面積」,不包括孫權能影響到的廣大交州地區。

劉備、張飛坐鎮益州腹地,關羽坐鎮荊州,魏延坐鎮漢中,關、魏二人都是虎將,也都是「鷹將」,在軍事上都頗為積極主動,如果順利,劉備的地盤還會進一步擴大。

二、劉備荊州戰略的天生不足

但是,劉備的戰略布局也有天生的弱點中。

漢中與成都隔著大巴山,成都與荊州隔著崇山峻岭和險峻的三峽,漢中與公安之間不僅道理險阻,而且襄陽仍在曹操控制之下,雙方事實上也處於隔絕狀態。

劉備手裡的3處戰略要點其實是3個獨立王國,按照當時的交通和通信條件,一旦發生大事,各方之間很難相顧。

劉備或許並不這麼看,就在奪漢中之前,孫權派兵渡過湘水向劉備施壓,雙方出現過一次危機,劉備迅速由成都前往公安,並派關羽到益陽與魯肅交涉,這是就著名的「單刀會」,經過討價還價,雙方各讓一步達成了妥協。

這次危機的處理讓劉備誤以為即使自己身在成都,也能有效地指揮和應對荊州事務。

但那只是一場危機面而不是突發事件,真正迫在眉睫的大事發生時不會讓劉備還這麼從容。

「品」字形得以穩固,緣於各支點間能互相借力和依託,必要時可以互相支援、互成犄角,而無法形成合力的「品」字形就是3根獨木,遇到大風吹來,便會次第倒下。

「隆中對」重點描述了第一階段的戰略規劃,那時劉備還只是寄寓者的身份,這個規劃對他來講是相當超前的。

然而,一切戰略規劃必須以空間為載體、以時間為緯度,必須根據事態的發展變化不斷做出調整和修正,從赤壁之戰到取漢中時間過去了整整10年,10年間天下又發生了很多事,而新版的「隆中對」似乎並未提出。

探究其中的原因也許比較複雜,不是諸葛亮智謀不足,而與他10年間所處的「崗位」有很大關係,在荊州期間諸葛亮以軍師中郎將的身份到江南三郡協調賦稅,一呆就是幾年;劉備奪益州,龐統是主要智囊;占領益州後,諸葛亮的主要精力是協助劉備管理左將軍府,同時還兼任蜀郡太守,而當時劉備的「謀主」是法正。

所以10年間諸葛亮一直專經實務,而劉備也忙於爭奪地盤,都沒有精力認真思考下一個戰略該怎麼制定。

(荊州古城)

三、關羽發動的那場大戰役是如何決策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劉備漢中稱王,8月荊州的江漢一帶下起了大雨,這場雨下得很大,不僅連下了數天,而且雨量充足,漢水暴漲。

曹軍在荊州方向的主要據點襄陽和樊城都在漢水邊上,一個在漢水南岸,一個在漢水北岸,漢水發了大水,「平地數丈」,城池及曹軍的軍營都被淹了,這引起了關羽的沉思,他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於是突然率軍北上,出擊曹軍占領的要地樊城。

這是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無論成與敗,它都將打破孫權、劉備和曹操三家的勢力布局。

這次行動是如何決策的歷來有不同說法,有不少人認為這是關羽在未經請示劉備、也沒有知會諸葛亮的情況下發動的,劉備漢中得手,上庸三郡成片,使得襄陽、樊城地位變得孤立,曹操新敗於漢中,曹軍士氣低落,攻取襄陽、樊城的條件成熟了。

劉備稱漢中王后關羽被任命為前將軍,反超馬超成為劉備集團的武將之首,以關羽的性格,對外即便不張揚,內心還是很喜悅的,新官上任一般會有所表示,關羽決定打一場大仗來表示一下。

當時劉備遠在漢中,諸葛亮在成都或者也在漢中,而戰機稍縱即逝,關羽來不及請示,就自己決策了。

但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關羽是請示了劉備並經劉備同意的,理由是這麼大的事關羽無權決策,成都、漢中雖遠,但溝通肯定是暢通的。

不過,翻開《三國志》中關於此事的記述或許會有另外的認識。

根據《三國志》武帝紀,曹操兵敗漢中後退到了長安,在那裡他向襄陽的曹仁下達了一道命令,讓他率兵討伐關羽,史書的記載是:「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

」根據這個記載,仗是曹軍主動發起的。

然而,時間概念始終是《三國志》等經傳體史書的一個弱項,同樣是《三國志》,對這幾件事的時間順序也有不同的記載,到底是關羽先進攻、曹操再命曹仁討伐關羽,還是曹仁先討伐關羽而關羽才率軍北上的已無法形成定論,但兩種情況都是存在的。

前一種情況似乎理由不夠充分,因為曹操剛吃了大敗仗,怎會突然在荊州方向主動出擊呢?

推測起來有兩種可能:一是減輕關中方向的壓力,漢中已失,曹操擔心引起連鎖反應,所以在荊州故意挑戰,提醒劉備別不管不顧;二是減輕合肥方向的壓力,曹操還沒退到長安時,這一年7月孫權趁火打劫,在合肥方向動手,當時曹操在合肥的兵力不到一萬人,曹操知道荊州不僅是劉備的地盤,也有一小半歸孫權,他想在荊州製造事端,把孫、劉的眼光都吸引過來。

四、劉備想不想救關羽並不重要,因為根本救不了

接下來關羽北上,勢如破竹,殺龐德、俘于禁,「威震華夏」。

眼看「三足鼎立」的均勢被打破,孫權比曹操更急,他搶先下手,背後一刀,關羽被殺,劉備的荊州落入孫權之手。

史書對這場決定三方勢力消漲的重要戰役記載得並不詳細,尤其是成都方面如何看待這場戰役、如何支援和策應關羽的軍事行動缺乏記載,因此留下了很多讓人想像的空間。

有人認為,在關羽發動戰役的幾個月時間內劉備和諸葛亮並沒有任何作為,既沒有派一兵一卒前來支援,也沒有下達過什麼命令,有點不合常理的,有人甚至得出了陰謀論,認為是劉備和諸葛亮借孫權之手除掉驕傲且不聽指揮的關羽。

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即使劉備或者諸葛亮有這樣的想法,拿荊州作代價未免不可思議,對劉備集團來說荊州既是前方也是後方,劉備入蜀後一同追隨而來的還有大量荊州人士,這些人世代居住在荊州各地,親屬、祖業都在此,荊州丟失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將承擔巨大的犧牲和痛苦,諸葛亮怎敢如此向劉備提建議?

那麼劉備為什麼沒有去救關羽的具體動作呢?

分析一下,有幾個原因:一是上面說的,益州和荊州間道路阻隔,聯繫不便,關羽北上後戰場又移向長江以北幾百里的襄陽、樊城一帶,信息交換一來一去最快也得十天半個月。

二是也是上面說的,如果是曹軍先發動的進攻,此次戰役事先關羽就無法跟劉備、諸葛亮認真商量研究,從而也無法形成戰役的整體方案和規劃,關羽倉促起事,初期劉備又在由漢中回成都的路上,所以反應不夠及時。

三是戰役雖然於7月發動,但轉折點出在10月以後,開始關羽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壓倒對手,不存在緊急救援的問題;四是戰役急轉直下的關鍵是孫權背後一擊,當時孫權是聯盟,曹操是敵人,孫權的一舉一動在荊州的關羽最清楚,而遠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卻很難把握和預料。

所以不是劉備想不想救,而是根本來不及救。

五、劉備退守成都而孫權三次向前推進大本營

關羽丟失荊州,不是一時粗心被敵人暗算,也不是錯用了麋芳和傅士仁,更不是劉封、孟達沒有及時出手相救,而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即使關羽事先料到孫權會背後下手而有所準備,即使麋芳、傅士仁不投降,即使劉封、孟達舉上庸之兵來救援,荊州一樣會丟,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只要孫權下決心在荊州動手,以孫、曹兩方強大的實力,關羽根本撐不到劉備從益州來救他,荊州之失,非失於「大意」,而是失於地理、失於戰略。

孫權是一個實用型的戰略家,沒看準的事一般不會輕易動手,寧願先跟人當「孫子」也不會冒然發難,當他舉全力西進時,就一定志在必得,而曹操的實力更不容懷疑,開始戰局不利與天氣有很大關係,同時與兵力部署沒有到位也有關,隨著冬天的到來,暴雨的結束,以及各路援軍的到達,關羽在戰役初期形成的優勢已不復存在了。

還在孫權未動手前樊城前線關羽就遇到了勁敵,這是老朋友徐晃率領的一支援軍,樊城外徐晃連破圍頭、四冢等關羽的營壘,基本上已解樊城之圍,孫權背後動手只是加速了關羽的敗亡而已。

當年「單刀會」劉備尚且親赴荊州,這一次為何沒有直接赴荊州指揮呢?這得從時間上看,劉備7月份還在漢中,荊州8月就開打了,劉備在漢中稱完王,忙完一系列重要的事,回到成都需要一定時間,回來後前方情況不明,又需要時間來判斷,戰事進展匯報一來一回也需要時間,時間對劉備來說太不利了,等劉備意識到大事不好,也就來不及了。

還有人說守荊州的人如果換成諸葛亮肯定沒問題,這種說法也未必成立,統帥在戰役中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還是綜合實力,在荊州戰場上劉備的實力與曹操、孫權加在一起的實力並不具有可比性,給諸葛亮運施展謀略的空間極為有限,一旦形成對峙,荊州必失。

要保荊州不失也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劉備把經營的重點不要放在益州而是荊州,如果他派諸葛亮經營益州、派魏延坐鎮漢中,自己和大本營都放在荊州的話,孫權想搞小動作就得多思量思量了。


與劉備相比孫權在戰略上更為積極主動,江東的大本營最早在吳縣,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孫權接班時曹操特意以朝廷的名義要求孫權「屯吳」,意在限制其發展範圍,但孫權總是設法向前推進,接班不久就把大本營前推到了京口,即今鎮江,赤壁之戰後又推進至建業,即今南京,此次取得荊州後更是把大本營一口氣推進至武昌,即今鄂州。

看來孫權比劉備更明白,只有自己親自經營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戰略重心。

本文選自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1月即將出版上市的《諸葛亮:蜀漢舵手的歷史真相》一書。

去聖賢化、去神仙化、去妖化,還原一個更接近於歷史真實的臣子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隆中對》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軍閥割據,沒落皇親劉備空有蕩平天下之抱負,無奈勢單力薄,只得輾轉依附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等人,奔波流離,年近半百,一事無成,劉表看在宗親份上,許新野...

關羽出兵襄樊:是為了響應隆中對戰略?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關羽率領劉備留守荊州的軍隊,進攻魏國駐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戰打響。戰役開始進展順利,藉助秋天的大雨,漢水泛濫,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關羽擒獲了于禁,還...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蜀漢敗亡於諸葛亮戰略規劃的失策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縱論天下大勢,為劉備成霸業、興漢室做了頂層設計亦即戰略規劃。亮曰:「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富,賢能為之用,此可以...

關羽之死是劉備一手策劃的陰謀?

作者/慕歸劉備大舉入蜀之後,鎮守荊州的關羽,同時與魏、吳交惡,加之與糜芳、士仁的內部矛盾,最終敗走麥城,被孫權部將潘璋所殺。這一歷史事實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後人在關羽的失誤感到惋惜時,卻很少提到...

「關羽敗走麥城」誰應負責任?

關羽敗走麥城大事記。219年5月,曹操放棄漢中,將軍隊撤至長安一線。219年6月,劉備命養子劉封從漢中(今陝西漢中東)順沔水(今漢水)而下,統率孟達攻打上庸219年7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大封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