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年少成名不一定是好事,容易驕傲自大,下場會很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族出身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瑾長子。

可謂名門之後,這樣的背景,想吃不開都難。

諸葛恪少年聰明,早早成名。

關於其年少實際,《三國志》記載有幾個小故事。

列舉一二。

1、最有名的一個

諸葛瑾這人臉長,估計不比李詠的短。

孫權大會群臣,弄了一頭驢,上寫:諸葛子瑜(諸葛瑾的字)。

想用這個事情拿諸葛瑾開玩笑。

年少的諸葛恪也在座,問孫權要了筆,請求加兩個字。

孫權同意了。

諸葛恪改為諸葛子瑜之驢。

舉座歡笑。

孫權就將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2、機巧回答

一日,孫權為諸葛恪:你老子和諸葛亮那個更牛逼啊。

諸葛恪回答:我爹。

孫權問為什麼?諸葛恪回答道: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

這回答實在是巧妙啊,赤裸裸的在拍孫權的馬屁。

年少的諸葛恪就是如此的滑頭

孫權覺得這小孩不錯,是個材料。

是測試一下他的能力,讓他長官軍糧。

這事情太繁瑣了,諸葛恪不愛干,想打仗。

一戰成名

但是孫吳的領地丹楊山高路險,民風彪悍,經常騷擾百姓。

歷任太守都沒能搞定這伙山賊。

諸葛恪反而認為能從丹楊搞到好處。

多次請求出任丹楊太守,立下軍令狀:三年可得甲士四萬。

牛逼吹出去了。

孫權很高興,你小子就去吧。

孫權是無所謂啊,這事情讓他老子害怕了。

諸葛瑾嘆到:這個不肖子孫,必不能興盛我家族,必將使我家族遭受滅頂之災。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法子。

諸葛恪到任之後,不按常理出牌。

並沒有馬上進攻。

而是採取了鐵通戰術。

困死這幫子山賊。

等到山賊的莊稼成熟了,就派兵搶糧,燒糧。

山賊沒東西吃啦,不能餓死吧。

之後歸化。

諸葛恪瞅準時機,殺了幾個刺頭。

其他人好生接待。

這幾招下去,丹楊的老百姓明白了,安心做順民,跟著朝廷才是正道。

沒有大動干戈,諸葛恪的目標達到了。

本來就有名望,還這麼能幹,升官,調到對抗魏國的第一線。

剛到前線的諸葛恪採用了一邊屯田,一邊騷擾進攻的策略,打了幾場勝仗,打了勝仗的諸葛恪開始膽大了,覺得天下無敵了,要求進攻壽春,此時孫權還沒死,這種大膽的戰略被孫權叫停。

成名了的諸葛恪不僅得到了東吳的重視,也得到了魏國的重視。

魏國派出了司馬懿主動進攻諸葛恪。

顧命大臣

司馬懿來了,孫權覺得這孩子凶多吉少,打算派兵救援。

算命先生看了看天象,覺得不易動兵。

孫權只好把諸葛恪調離最前線,暫避風頭。

諸葛恪還不服氣,寫信給當時聲望第一的陸遜。

陸遜給他回信,教育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

自此,諸葛恪與陸遜有了芥蒂。

諸葛恪命好啊,沒多久陸遜去世,諸葛恪接替了陸遜的官職。

如果陸遜這個時候別死,教導一下諸葛恪,讓他吃點苦頭,或許諸葛恪最後也不會慘死。

陸遜死後,接著孫權病危。

升諸葛恪為太子太傅。

與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一起成為顧命大臣,諸葛恪排第一。

成也孫峻,敗也孫峻

這五位大臣關係不和睦,其中孫弘與諸葛恪關係最為緊張。

孫弘打算矯詔殺了諸葛恪。

多虧孫峻暗中幫忙,諸葛恪反而先弄死了孫弘。

自此,無人能克制的了諸葛恪了。

諸葛恪人生到了巔峰。

剛開始諸葛恪深受愛戴。

免除苛捐雜稅,恢復生產,興修水利,鞏固堤防。

辦的都是德政,仁政。

接任首輔的諸葛恪,第一仗是與魏國的同姓兄弟諸葛誕打的。

這一張諸葛恪打的漂亮,全勝、大勝。

諸葛恪突然覺得,全天下沒啥打不敗了的,我是最牛的啊。

有了輕敵之心。

開始主動進攻曹魏了。

這一步棋,得到了人民的熱烈反響,不過不是愛戴,而是反對。

可能諸葛家族有個傳統吧,遇到大事就愛寫文章,諸葛亮北伐寫了出師表。

諸葛恪也是,洋洋洒洒的寫了一篇不得不出兵,而且出兵必勝的長文。

沒人能管得了諸葛恪,而且自信滿滿。

諸葛恪帶著吳國的全部家當出征了。

這次出征,諸葛恪沒有好運了,結果,魏國的司馬師完全預料到了諸葛恪的進攻方向和進攻地點,提前準備。

諸葛恪不僅進攻受挫,而且還得到了瘟疫的光顧,病死大半。

哎!諸葛恪失敗了。

失敗了的諸葛恪,端著個架子,不肯承認。

衣服無所謂的樣子。

諸葛恪開始失去人心了。

哎!支持與反對只在一瞬間啊。

在多次被催促回京之後,諸葛恪慢悠悠的回到了京城。

失敗了諸葛恪沒有諸葛亮那樣不好意思,反而脾氣更大,還更滑了皇宮的守衛,整頓兵馬,打算再進攻青州和徐州。

同為顧命大臣,曾經幫過諸葛恪的孫峻,以民之多怨,構陷諸葛恪謀反為理由,與皇帝孫亮一起設計將諸葛恪騙到了皇宮喝酒。

趁此機會,殺了諸葛恪,夷滅三族。

諸葛恪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諸葛恪可惜了,如果年輕的時候能吃點虧,長點記性,或許不至於如此,人生只失敗了一次,結果這一次還是萬劫不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恪為何被孫權賞識為吳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如果說在三國時期按哪個家族的影響力最大,那麼徐州琅邪郡縣的諸葛家族一定會首先被人們想到。我們知道諸葛亮就是出身在徐州琅邪郡,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蜀漢第一任丞相。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國也是深受孫...

諸葛亮「草船借箭」比此人「逼寇為兵」如何?

「草船借箭」只是三國演義為了神化諸葛亮而杜撰的一個故事,然而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卻有一個「逼寇為兵」的史例,今天讀來依然令人拍案叫絕。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

東吳剛愎自用輔政大臣大將軍太傅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是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

三國神童多神傷 東吳諸葛恪之死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吳臣蜀丞相諸葛亮之侄東吳重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是東吳重臣的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是琅邪陽都人,屬於流亡北士的一員,當年於流亡途中與家人走散,作為一民流浪漢被推薦...

諸葛恪專權經過

(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和太傅,後遷升為大將軍(一說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以其為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

如何評價諸葛恪?

孫權臨終時以諸葛恪為五名顧命大臣之首但又有些不放心不下他的性格。排名第四的顧命大臣孫峻擔保說滿朝的大臣們沒有人比得上諸葛恪。孫權想想也是啊那就只好這麼決定了。驚才絕艷的諸葛恪堪成吳國中後期第一能...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