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政權無論換了誰守荊州,荊州都會丟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國,關羽失荊州的故事為大家耳熟能詳。

當時一直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蜀漢政權換了個人守荊州,那麼荊州還會丟失的?

話說荊州乃古代九州之一,在荊山和衡山之間。

《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

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

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一帶,由荊山之下直到衡山(大別山)之南。

漢朝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範圍擴大。

轄境相當於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粵一部分;漢末以後轄境又逐漸減小。

東晉定治江陵,為當時及南朝長江中游重鎮。

東漢末年,荊州刺史是劉表。

劉表去世不久,劉表之子投降曹操,於是劉備和孫權組成聯盟,對抗曹操。

後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的,就是「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荊州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所得。

曹操占據南陽郡和南郡兩郡,劉備占據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四郡,孫權則占據江夏郡。

建安15年,孫權納魯肅的建議,把自己所占據的南郡一部分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占據了荊州絕大部分的地盤。

建安24年,關羽北伐失利,荊州被瓜分,劉備此後喪失了荊州的地盤。

荊州在我國歷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國時期,荊州不僅上通中原,水扼長江,而且它在軍事上,政治上也是有其獨特的影響力的,劉備雖然占據荊州,當時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發展空間狹小,唯一的出路就是巴蜀之地。

荊州入川道路比較近,也可以通過水路,後來劉備入川占據了益州,也是利用了荊州的優越地理位置。

可是荊州的位置雖然好,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陷:地理位置和蜀吳關係。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經過恩施,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千米,三峽分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兩岸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兩岸是連綿的山峰,加之此處地勢狹長,不利於軍隊展開。

關羽失利之時被圍,劉備也無法去救援,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地理位置不利,位置較遠,不利於救援。

後來劉備東征失利,也是吃了地理位置上的虧。

荊州在蜀漢政權建立後,重心位置被轉移,益州的作用已經是非常明顯的,實際上在「隆中對」上,諸葛亮也比較推崇益州的作用,而荊州的主要作用主要是牽制。

這種想法的結局實際上就是過分低估了荊州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赤壁之戰後,為了分擔來自曹操的壓力,東吳方面把南郡一部交給了劉備,也就是所謂的「借荊州」。

此後隨著戰事的平靜,蜀吳之間在荊州問題的矛盾也日益明顯。

荊州問題是三分之後最大的問題 也是蜀吳關係中最關鍵的問題。

對於蜀 而言,隆中對是劉備軍事集團的總戰略 第一步取荊州, 第二步取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變, 一軍出漢中, 一軍出荊州, 再聯合東吳出合肥 ,三路伐曹。

暫且不論這個戰略的正確與否 ,至少可以知道荊州, 益州之於劉備集團 ,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吳而言, 榻上策是總綱領, 大概分兩步 ,第一步占荊州 ,以竟長江之極; 這裡沒有提到益州, 第二步 ,以南抗北。

所以對於吳 自己的揚州 和荊州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兩家在荊州問題上是不可調和的。

是終有一戰的。

而這種情況就完全否決了所謂東和孫吳 ,北拒曹魏政策的可行性!也就是說荊州問題不解決,蜀漢和東吳早晚會有一戰。

荊州離益州之間有三峽天險,東面和北面也有強敵環伺,丟失只是早晚的事。

由此可見,荊州是守不住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希望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

大意失荊州背後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話說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時,提出了很多戰略目標和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的荊州和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最終達到復興漢室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

三國的恩恩怨怨:孫權為啥非要找劉備索要荊州

東吳拚命的要劉備歸還荊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俗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荊州可是東漢末年的大地盤,包括:湖北、湖南全境還有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的部分。在東漢以長江為界,南陽、南郡、江夏郡在江...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孫權為何要把荊州借給劉備

在眾多三國故事裡面,劉備向孫權借荊州的事實是多數網友都熟知的,但孫權當初為何要把把荊州借給劉備呢,這就是本文今天要講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