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讀書嗎?看歷史「名人」的讀書法,找到最適合你的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什麼是真正的讀書?讀書讀的是什麼?對於這兩個問題,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
一起來看看史上那些大文豪,科學家們是怎樣讀書的吧!
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蘇東坡:「八面受敵」讀書法
他認為人們在讀書時,往往會感到處處都是有用的知識,猶如「八面受敵」,每次讀書,只求一點,容易集中深入,徹底攻破一「敵」,像打仗那樣,把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一次破一面「敵」。
魯迅:泛覽、活讀
1、泛覽。
「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不要專看一個人的作品」「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也要翻一翻」。
2、硬看。
對較難讀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
3、專情。
選幾個方向深入研究。
4、活讀。
要獨立思考。
5、參讀。
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
吳晗:「摘卡片式」讀書法
凡遇有價值的資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張卡片只記一件事、一段話,並且記上出處。
日積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內容分類保管。
他親手整理了幾萬張卡片,把大量的資料儲存起來,隨用隨取。
華羅庚:「厚薄」讀書法
華羅庚先生主張讀書分兩步:第一步「由薄變厚」,即讀書要扎紮實實,每一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
比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學會分析、歸納、抓住本質,做到融會貫通,就是「由厚到薄」。
楊振寧:「滲透式」讀書法
楊振寧認為,大凡學習方法,無非是「滲透性」讀書和「按部就班」的常規式讀書。
知識是相互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專心學習一門課程,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可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效。
鄭板橋:「精當」讀書法
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顧炎武:「三讀」讀書法
「三讀」即復讀法、抄讀法、游讀法。
他給自己規定:每年半年時間讀書,半年時間複習,把閱讀和複習交叉進行;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又動手又動腦,強化記憶。
顧炎武篤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方法。
他從45歲開始了大規模的遊學生活。
做到了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相結合,學以致用。
素材來源於湖南考試招生
編輯整理:知翼、劉亮、湯佳
10位名人讀書方法,教你愛上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我們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諸葛亮|「...
歷史上六位卓越文人學者的讀書方法,教你怎樣讀書
在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學者在歷史的舞台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傳奇,他們或是言語非凡,妙語連珠,或是筆鋒犀利,字字珠璣,留下一篇篇珠璣般美麗的詩章。這些文人學者的成功,跟他們好的讀書方法不無關係,今天小編...
是隨便翻翻還是認真做筆記?看文學家們怎樣讀書
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不好讀書,那麼,一年四季都有不讀書的正當理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而如果一個人喜好讀書,那麼他/她便能在讀書中找到樂趣,...
這個習慣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千萬別再忽視了!
我們一面要養成讀書細心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 —— [中] 梁啓超魯迅作為我國現代著名的大文豪,不但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
讀書有道-古聖先賢的讀書法,大開眼界!
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深諳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古今中外名人最牛的十二種讀書法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沖!多讀書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大數學家華羅庚認為讀書類似化學的「蒸餾」,蒸餾過程就是提取某一物質精髓的過程。他曾說:「一本書在未讀之前,感到並不厚;在讀的過程中,如果對各...
名人讀書十三法(品質人生)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補品。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奮鬥者說∶書是人生的嚮導。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迷惘者說∶...
細談名人讀書方法(二)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 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