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孫吳最早拉杆子創業成功,為何建國卻比曹魏、蜀漢都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77】
魏蜀吳三國中,最早的創業者曹操、劉備、孫堅起兵砍人拉杆子的時間,大致都在黃巾起義之後,充分利用大老闆東漢朝廷給予的招兵買馬自主權,迅速搶錢搶糧搶地盤。
最早創業成功的不是曹操,更不是劉備,而是孫堅的兒子孫策。
由於選擇了正確的過江南下戰略,孫策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底便擊敗了江東最後一支成規模的抵抗力量黃祖集團,平定江東,獨立的孫吳分公司實質上掛牌成立。
而曹操要到第二年,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才打敗袁紹,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又過了兩年,到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將袁紹的兒子袁尚斬草除根。
大體平定北方,算是創業成功。
而此時的劉備,還在惶惶如喪家之犬,整天被人砍,連一塊落腳的地盤都沒有。
直到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才占領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奪取漢中,打下蜀漢基業。
但等下到稱帝建國這步棋,老孫家卻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曹操兒子曹丕是在公元220年,接受漢獻帝的禪讓,自家當皇帝。
一年後,即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繼承漢家正統。
但孫權,儘管公元200年就坐斷江東,卻在公元222年經過曹丕的冊封成為吳王,僅僅當了個王爺。
直到七年後即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比曹魏晚9年,比蜀漢晚8年。
其間關節,便在於孫吳政權內部勢力的整合,遠比曹魏、蜀漢艱難,這種整合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當年孫策過江,主要依靠力量是淮泗集團,即淮河泗水流域的江北人,文如張昭、諸葛瑾,文武雙全如周瑜、魯肅都是這一集團的核心人物。
程普、黃蓋、韓當等武將雖然不是從江北來,但在政治立場上是傾向於淮泗集團的。
對江東土著而言,孫吳政權是個外來戶。
這樣的政權要想打牢國運長久的地基,就必須進行執政轉型,即本土化,與本地士人尤其是名望大族,主要是江東四大家族陸顧朱張合作。
但合作不是一帆風順的。
孫策過江後,江東大族拒絕與之合作。
孫策二桿子性子上來,直接大開殺戒,「誅其名豪,威行鄰國」,江東四大家族之首陸家,陸遜的爺爺陸康就在孫策進攻廬江時被幹掉的。
等到孫權接手,淮泗集團雖然仍在執掌大權,但已經無法提供孫吳事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數量與質量,逐漸枯絕,孫權遂開啟了孫吳政權的江東化進程。
先是提拔江東底層階層的寒微人士,去充當基層小吏,進而提拔為中層官員。
而江東大族自身一直沒有能夠產生出名望足以凌駕各族之上,能力足以捍衛江東利益的頭面人物,逐步也轉變了對孫吳政權的態度,轉而與之合作。
孫權也拿出了有分量的官位授予他們,雙方遂一拍即合。
正是由於孫權在擺平江東大族的問題上耗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孫吳政權的江東化進程進展得太緩慢,其建國大業才如此歧路多坎坷。
只有等到完成江東化進程,孫權才最終登基稱帝。
儘管道阻且長,但孫吳總歸是完成了內部整合,把江東本地民心力量牢牢在凝固在自己這個外來政權周圍。
這種整合一旦完成,其內部凝聚力就相當牢固,所以孫吳建國雖然晚於曹魏、蜀漢,但卻是三國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
而且其半個世紀的國運是三國之中最長久的,畢竟蜀漢僅42年,曹魏也只有46年。
更重要的是,通過孫吳政權對江東力量的整合,南方士人民心與北方政權深度融合,到五胡亂華之際,衣冠南渡,晉室南遷,中央落難政權才能得到南方土著力量的擁護。
江南才能保存華夏文脈,成為神州正朔之所在!
孫吳政權的江東化轉型是成功的,對於站在歷史舞台出口回望三國的我們而言,這種經驗值得汲取。
儘管沒有統治集團本土化轉型的任務,但作為一個執政團體,指導思想不能停留在某一外來理論上,雖然這種理論已經進行了所謂中國化的改造。
更重要的,是將執政理論深深植根於本土文化之中,在對傳統優秀文化進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整理的基礎上,完成指導思想的本土化轉型和更新換代,這才是最為堅實、深厚的執政資源。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三國時期的孫吳政權,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文/念田在三國故事中,孫吳是存在感比較低的一方,除了在赤壁之戰中大出風頭外,孫吳政權都是比較低調的。尤其是在三國後期,主線故事就是諸葛亮北伐和魏蜀交鋒,孫吳政權完全成了打醬油的存在。那麼在三國時...
「談三國論管理」孫權:哥真的不容易
2018號列車已經出發,為使商業團隊中的領袖(或有志於做領袖者),充分發現自身問題,將團隊管理得更好,打造得更好,南疆商務群英匯特推出《談三國論管理》系列文章,以供參考,今日是為第五篇。
趣味歷史:其實三國的歷史便是一部士族崛起的紀實(下)
再聊聊孫吳。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孫權老了之後越來越暴虐?蜀漢的口號是復興漢室,曹魏的目標是一統天下。孫吳是什麼呢?孫吳是活著。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可以利用自己漢室的身份空手套白狼。孫權...
漢末三國混戰,但是你知道三國各自內部最大的矛盾是什麼嗎?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三國各自為戰,三國紛爭長達百年之久。三國各有勝負,魏有赤壁之敗,蜀有夷陵之敗,吳有合肥之敗,然而這些敗仗都沒有影響到三國鼎立的格局,對整個三國未來走勢並不是決定性的。
三國時期,孫吳的政權如何實現江東本土化的
昨天我們說了曹操和是加大組織間的愛恨情仇,但其實三國時期面對世家大族挑戰的並非曹操一人,在江東的孫權,也與曹操面臨著類似的問題,而且東吳政權也和曹魏政權一樣,對世家大族經歷著由對抗到合作的轉變過...
東吳建立之初與世家大族勢力的關係
眾所周知,三國時東吳政權是由「世仕吳,家於富春」的孫氏族人所建立。從「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在江東打下一片基業,再到孫權通過孫劉聯合抗曹,經過三國之間反反覆復的合縱連橫,最終形成魏蜀吳...
三國時不止諸葛亮握有「君可自取」的最高政治遺囑,還有他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79】三國時期的託孤,最著名的莫過於劉備在白帝城對諸葛亮的生死相托。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被陸遜在夷陵一把火燒得大敗而歸的劉備,無顏回成都見蜀漢父老,最終在白帝...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孫權重用呂范的原因呂范是三國時期位居江東的政權東吳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一生雄才大略,在父親和大哥開拓的偉業的基礎上,開疆拓土,廣納賢才,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和所領導的曹魏以及所統領的蜀漢並存的國...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文如諸葛司馬郭嘉賈詡,猛似呂布關羽趙雲典韋。而這些英雄的排行仍沒有定數,本專題歸納了三國英雄的戰鬥力大致排行,根據不同的分類進行排行...
太子孫登英年早逝,孫權性情大變,為東吳帝國衰敗埋下伏筆
文 | 江隱龍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曹魏、蜀漢、孫吳三國的締造者中唯孫權最為邊緣化。然而這個在文學中被邊緣化的吳大帝,卻受到南宋名將及名詞人辛棄疾的無比推崇。在以風格沉雄豪邁著稱的稼軒詞中...
開國皇帝系列之孫權:承襲父兄基業,穩固江東,開創孫吳帝業
孫權,算是三國裡面最幸福的君主,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說的孫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孫權的基業完全是拖了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的福氣,等於平白無故多了無上的權利。當時是漢末內亂,孫權年幼,孫堅戰死...
一分鐘讓你了解三國全貌,三國歸晉原來是天命所歸?
三國其實是在西晉之前,東漢之後的一段歷史時期,是一段兵戎相見,刀光劍影的戰亂歷史,其中主要為曹操建立的曹魏集團、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以及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彼此之間經常戰爭不斷,在經歷赤壁之戰後,...
三國最能屈能伸的君王
身為君王,一般都能伸,卻不見得能屈。縱覽三國風雲,誰將能屈能伸做到了極致?首先需確定人選範圍,他們應在生前稱帝,或被封王位。像孫堅、孫策,於吳黃龍元年(229)分別被追尊武烈皇帝、長沙桓王,可...
三國時期十大名將,有兩位名將比諸葛亮厲害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開始的時間廣義是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公元220年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隔年劉備...
三國死得可惜六位統帥人物,其中任何一個活著,或將改變歷史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一個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人才輩出,隨著黃巾起義之後,群雄並起,從董卓入洛陽到各地大軍閥相互兼并,最後終於形成了曹操、劉備、孫權的鼎足之勢。然而在這個漢末三國不過百年的歲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