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論管理」孫權:哥真的不容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談三國論管理】孫權:哥真的不容易

作者:任大成

2018號列車已經出發,為使商業團隊中的領袖(或有志於做領袖者),充分發現自身問題,將團隊管理得更好,打造得更好,南疆商務群英匯特推出《談三國論管理》系列文章,以供參考,今日是為第五篇。

立足南疆,服務全疆!

前面已經說過曹操、劉備,今天再來看看孫吳,一說到孫吳,很多人都認為孫權不思進取,從父兄之手繼承一片基業之後,再無甚大功,這點與曹操、劉備白手起家,打出一片江山大不相同,實在是太過容易了。

其實,對於孫權來說,最為突出就一個字:穩,並貫穿於整個時期,這與人們對他所處的環境、年齡等不太了解有關,真正談論起來,他與曹操、劉備二人相比,毫不遜色,下面我們一一分說。

一、「地利」論不知其所以然

有人曾經說,三國之所以鼎足而立,是因為曹操得「天時」,劉備得「人和」,而孫權有據守長江之「地利」,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則不然,其實,魏蜀吳之所以能夠成鼎立之勢,都是因為聚集了不少能人志士,人才才是江山的奠基者,孫吳也一樣,且更有出類拔萃之處。

在孫權時期,從人才培養來看,完全不比曹魏及劉備遜色,比起諸葛亮時期的一枝獨放、百花蕭條來說,不止強上一個檔次(因為諸葛亮人才政策運用不當,導致蜀漢早亡),在劉蜀人才凋零之際,同一時期的東吳可謂是人才濟濟。

其都督歷經四人,分別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武將有:周泰、蔣欽、韓當、凌統、陳武、潘璋、丁奉、徐盛、甘寧、太史慈、黃蓋、程普、朱桓、全琮、朱然、孫翊、孫韶等;文臣有:張泓、張昭、顧雍、駱統、薛綜、嚴畯、諸葛瑾、陸績、陸凱、周舫、諸葛恪、虞翻、朱治、孫靜等。

人才的發現、培養、使用,成了東吳穩定江湖地位的重要基石。

地利論是對孫權能力的誤導!

二、非不進取,乃力有未逮

並非孫權不思進取,只知保守,不願擴張勢力,而是自身力量問題。

他在位期間,也曾多次出兵北伐,先後發動兩次合淝之戰,意圖由此進攻曹魏,雙方各有勝負,最終均未達成預定目標,究其原因,無非東吳水軍戰鬥力強,而陸軍戰鬥力弱。

孫權北伐有兩條路線,一是樊城,二是合淝,但曹仁、張遼皆曹魏之大將,且只要這兩線有戰事,曹魏之軍隨時可以增援,所以力有未逮。

同時,為保三足鼎立之均勢,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時,他多次出兵吸引曹操主力;曹操得漢中之後,意圖威脅西川之時,他再次出兵合淝,迫使曹軍返回,給了劉備喘息之機。

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孫權的戰略眼光絲毫不比曹操、劉備甚至是諸葛亮遜色。

當時三國的主要情況如此:魏國對吳國採取主動進攻態勢,蜀國對魏國採取主動進攻態勢,而唯有吳國基本採取守勢,非萬不得已不進攻,這是他的實力和孫吳政權的內因導致的。

即使這樣,孫權所針對的劉蜀方向,還是取得兩項大的成就:以大敗關羽收回荊州、夷陵之戰再次大敗劉備,從而揭開了劉蜀衰敗之旅程,也是他的莫大功勞。

而當初的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當是孫權戰略眼光的重要體現。

戰略眼光決定戰役勝利!

三、內憂外困,大業難成

大家只看到孫堅、孫策為孫權打下了江山,但不知孫權接班時的背景。

一是孫權被迫接過孫吳大權時僅僅只有18歲,年齡太小;

二是內憂之一,剛剛接班之時的孫權,自己身無寸功,如何先穩定大局才是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於是他藉助武有周瑜、文有張昭,緩步實施,最終穩定了孫家的江東政權;

三是內憂之二,孫吳跟蜀漢政權一樣,都是外來戶,根基不牢,江東派系錯綜複雜,從孫策臨終對張昭說:「如孫權不濟,你可代之,如江東無法立足可西歸故土。

」一個外來政權想要長期駐紮並實現永久占據,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就連孫策臨死之時還這樣交待後事,說明他對永據江東並不看好,經過孫權的努力卻實實在在的做到了;

四是外困,當時的孫權剛剛接班,就不僅面臨內部政局不穩,且周圍強敵環伺,遠有強敵曹操和袁紹(當時正處在官渡之戰的緊要關頭),誰勝了都會隨時來收拾他,這是其一;其二是,近有世仇劉表,父親孫堅就是為其大將----江夏太守黃祖所殺,且江夏就緊挨著江東地界。

正是因為如上四個方面的實情,讓孫權只能先注重內部的安定團結,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策劃、制定和參與太多戰事,所以演義與史實當中,對他沒有太多著墨而已,這並非他保守,不思進取,而是迫不得已。

甚至我們都可以這樣認為:他對外的每次出兵,包括兩次兵出合淝、赤壁之戰,實際都是為了穩定自身政權而為之的被動策略。

內憂外困,大業難成!

綜上所述,由於自身軍力所限,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下,孫權能夠將父兄交給的基業,生存並發展下來已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孫策臨死時所說:「打戰,你不如我;得人心、保江東,我不如你」,對孫權來言也是十分中肯的,曹操也有言:生子當如孫仲謀,絕非一時興起所說。

南疆商務群英匯歡迎您!

孫權在年輕、勢孤、內憂、外困的條件下,穩固江東基業而歷百年,沒有經營、管理的雄才偉略,沒有出色的籠絡人心之術,沒有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是萬萬辦不到的。

企業老闆、領袖完全可以從其事跡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來帶領團隊取得更大成就。

一家之言,必有不當,歡迎持不同觀點的條友共同探討,謝謝!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

【談三國論管理】劉備:白手起家到蜀漢之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三國霸主曹、劉、孫中,孫權無疑是最幸運的: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最終擁有半壁江山;劉備亦是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偏霸一方。孫權則不然,他沒有刀槍火海般的艱難創業經...

好基友之曹操和劉備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如此盛讚劉備,那麼劉備其人到底可為英雄否?我很佩服曹操識人的眼光,更欽佩曹操對英雄的理解和定義。何為英雄?英雄者,當胸懷天下之志,腹藏機謀,心沉志堅,眼光高遠。雖久...

盤點東漢末年逐鹿天下的八大軍事集團(下)

上篇我們說到西涼、袁氏、劉表和劉璋四大軍閥,今天我們來了解東漢末年另外四個家喻戶曉的軍事集團,他們分別是曹魏集團、劉備集團、孫吳集團和公孫瓚集團。5.曹魏集團這個集團,大家很熟悉吧。東漢末年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