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建立之初與世家大族勢力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三國時東吳政權是由「世仕吳,家於富春」的孫氏族人所建立。

從「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在江東打下一片基業,再到孫權通過孫劉聯合抗曹,經過三國之間反反覆復的合縱連橫,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格局。

可以說與曹魏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和蜀漢的「宗親之後」相比,東吳政權的合法性是難以服眾的。

但東吳作為三國中存在時間最久,能夠蔓延近60年(222年—280年),即使蜀漢被曹魏滅亡和晉篡曹魏後,仍能偏安一隅。

究其原因,除了號稱「南北天塹」的長江淮河流域因素外,東吳世家大族的存在同樣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因。

而通過梳理東吳建立之初的世家大族勢力與孫氏政權的關係,可以從中一窺究竟。


三國鼎立形勢圖

實際上,這裡的東吳世家大族僅僅指的是東吳地區的本土地方勢力,並不包括北地南遷的淮泗勢力。

而孫吳政權雖出自吳郡富春,然而在北上起兵、逐鹿中原的過程中,所仰賴的力量卻主要是淮泗軍隊。

孫堅本是下邳縣丞,在黃巾之亂中,召集淮泗鄉勇組成的軍隊追隨朱俊,立下了汗馬功勞,後又在征討董卓、逐鹿中原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批淮泗軍隊後來更成為孫策平定江東的骨幹力量,成為東吳政權建立的重要憑藉。

因此在東吳政權建立早期的東吳世家大族與孫氏政權的關係,實際上是淮泗軍隊與東吳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

孫策歷時一年余征服江東,相繼攻占了橫江、當利、秣陵、梅陵、湖孰、江乘、曲阿、會稽、餘杭等地,大敗樊能、張英、劉繇、嚴白虎、王朗、盛憲等人,對當地世家大族勢力進行了較大範圍的打擊,從而確立了政權的建立。

同時為了鞏固自己在江東的統治秩序,又通過強化軍紀和修政安民的手段來撫順、結好地方勢力,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二者之間的矛盾。

後孫策不幸遇襲身亡,孫權即位,為維護東吳政權的穩定,統治者通過制衡淮泗勢力與本土勢力來鞏固王權。

但因地方勢力的根深蒂固和勢力龐大,總體上主要採取打擊和合作輪流的態度:當地方勢力達至頂峰時即採取遏制打擊措施,如暨艷案、逼死陸遜等事件;當外部威脅較大時採取合作態度,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前後等。

東吳建立之初的世家大族勢力與孫氏政權的關係越來越難以和好如初,沒有團結的力量,即使有長江的天塹,仍然不能挽回東吳衰敗覆滅的命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