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能屈能伸的君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身為君王,一般都能伸,卻不見得能屈。

縱覽三國風雲,誰將能屈能伸做到了極致?首先需確定人選範圍,他們應在生前稱帝,或被封王位。

像孫堅、孫策,於吳黃龍元年(229)分別被追尊武烈皇帝、長沙桓王,可畢竟已去世二三十年,所得僅一虛名。

袁術雖在壽春僭號,卻無人承認,後來灰溜溜收場,更算不上正宗的君王。

而曾在魏、蜀、吳三國稱帝的有: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劉備、劉禪,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共計十一人。

曹操雖未登基,卻於建安二十一年(216)獲封魏王,在列當之無愧。

此外,司馬昭於魏咸熙元年(264)獲封晉王,曹彰、曹植、劉永、劉理、孫和、孫霸等因血親關係也享有王位,自然具備參選的資格。

君王的「伸」與「屈」有著不同情形。

比如,蜀主劉禪不僅在諸葛亮時代難以做主,即使武侯去世多年後,也並非想怎樣就怎樣。

他曾打算選美女擴充後宮,這本是帝之常情,不料竟遭到侍中董允的阻止,認為古代天子后妃的數量不過十二個,如今嬪妃已經足夠,不應再增加。

劉禪又爭取了幾回,董允堅決不同意,這事於是就黃了。

蜀漢景耀六年(263),鄧艾兵臨城下,劉禪立即畢恭畢敬遞上降書,後來在司馬昭的宴席上「喜笑自若」。

此種憋屈可謂登峰造極,幾乎完全進入麻木的地步。

吳國的末代皇帝孫皓,則與劉禪形成鮮明對照。

他的後宮有數千麗人,卻仍然沒完沒了地徵選美女。

不僅如此,孫皓極其暴虐,視大臣、宮女如草芥,稍有不合心意的,就殺死讓水沖走,有時甚至剝人麵皮、挖人眼珠,將君王的恣情任意發揮到癲狂之境。

可等到晉將王濬率軍沿長江順流而下,這個戾氣沖天的魔頭一下子老實了,規規矩矩地綁上自己,帶著棺材聽命處置。

這樣的此一時、彼一時,是否算能屈能伸呢?

答案不言自明。

能屈能伸乃英雄之舉。

像劉禪、孫皓之流,只有懦弱或囂張的脾性,絕沒有壯烈的豪情;只有極端殘暴的故事,卻沒有縱橫馳騁的功績;只有一團爛泥般的苟且,並沒有志存高遠的忍耐。

他們與能屈能伸毫不沾邊。

而在三國君王當中,數曹操、劉備、孫權以及曹丕、曹叡具有比較價值。

當然,比較的重心不在「伸」,而在「屈」。

作為魏國真正意義上的創立者,曹操善於權變,具有非凡的政治手腕和軍事謀略。

但他的個性放蕩不羈,以致「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就少有委曲求全的姿態。

早在董卓專權之時,曹操即扛起了結盟對抗的旗幟,後來成為一方雄主,並且挾天子而令諸侯,凡事就由別人看他臉色,任憑其翻雲覆雨,故一貫霸氣十足。

相比之下,曹丕就缺乏這樣的底氣。

尤其是與曹植爭奪太子位,可謂如履如臨,不得不掩藏真情,巧妙地偽裝自己,終於憑著言行質樸占了上風。

至於曹叡,出生後便受到曹操的寵愛,常讓他在自己左右。

因生母被賜死,雖沒有預先被立為太子,繼位卻順風順水。

可以說,曹丕、曹叡都是現成基業的承接者,不曾經歷創業之苦,也沒有留下太憋屈的場景。

在三國政權的開山祖師中,劉備創業無疑最為艱辛。

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血統卻根本不能當飯吃———更確切地說,這應是劉備發跡之後才被承認的。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只要你能混出點名堂,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貴族血統。

無論如何,劉玄德的起點其實很低,是一個靠賣鞋織席為生的孤兒。

正因如此,劉備話不多,善於給人面子,將喜怒都憋在肚子裡。

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長期以來,劉備都在奔波。

自怒鞭督郵後,他先跟隨毋丘毅募兵,再投奔公孫瓚,繼而帶著救兵來到徐州。

即使缺乏屬於自己的地盤,可當徐州牧陶謙拱手讓城時,劉備卻再三推辭。

不管是真是假,他都體現了善於隱忍的氣質。

建安元年(196),原本前來投靠的呂布偷襲下邳,不僅奪了城池,還俘虜了劉備妻子。

好漢不吃眼前虧,劉備立即低下原本就不那麼高貴的頭顱,以換取重回下邳的機會。

但他不久又歸降曹操,並在剿滅呂布後任左將軍。

在這期間,劉備刻意藏鋒,甚至用閉門種菜作偽裝,可曹操照樣虎視眈眈。

建安四年(199),劉備借討伐袁術之機脫曹,乘勢襲取徐州,但轉年兵敗,不得不歸附袁紹。

他後來又往投劉表,雖然都是漢室宗親,畢竟寄人籬下,自然不免被防範、抑制。

終於到了聯孫抗曹的時刻,劉備算是以平等的姿態與孫權結盟。

但面對盛氣凌人的周瑜,他仍然降低姿態,乃至屈尊單舟往見,挨了不少冷麵孔。

總之,劉備三番五次寄人籬下,勢必韜光養晦、以求自保,其忍功非常人可比,唯大英雄能為。

不過,要論三國最能屈能伸的君王,卻不是劉備,還數吳大帝孫權。

孫權年方十五就任陽羨縣長,此後被舉為孝廉、茂才,代理奉義校尉。

這一切都來得平順,又顯得按部就班。

不料建安五年(200)孫策遇刺身亡,歷史突然將孫權推上了群雄逐鹿的風口浪尖。

執掌江東軍政大權,對年輕的孫仲謀是一柄雙刃劍。

由於腳下江山來自父兄的傳承,孫權就好比一個「富二代」,已無須像曹操那樣先赤手空拳打拚,更不必像劉備那樣受顛沛流離的煎熬,如此則很容易當家不知柴米貴,養成唯我獨尊、睥睨天下的個性。

但孫權恰恰相反。

「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正是陳壽對他的評價。

若論運氣,孫權可謂抽了上上籤。

江東人傑地靈,既有一班才俊鼎力輔佐,又有一江天險可作依憑,但再好的運氣也需人來匹配,更需人來進一步轉化。

漢末是徹底大洗牌的時代。

如荊州劉琮,剛接手先父劉表傳給的城池,哪知「福兮禍所伏」,立馬被曹操吞併。

而曹操劍鋒所指的下一站,恰恰是孫權所經營的江東。

畢竟實力懸殊,東吳諸臣望風畏懼,可看似文弱的孫權卻牢牢把握了抗戰的主心骨。

火燒赤壁的首要關鍵人物,不是周瑜,也不是魯肅、諸葛亮,而是咬牙堅持的孫權。

但五年後的濡須之戰,孫權與曹操相持一個多月難分輸贏。

在戰局天平尚未傾斜之時,孫權反給曹操寫信,內有十六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前後兩戰姿態迥異,是對孫權能屈能伸的絕佳註腳,從中體現了吳主綿里藏針的智慧。

分析當時局勢,前者是半步不能退,否則必成第二個劉琮;後者在場面上退半步,給曹操一個休兵的台階。

果然,曹操對諸將說了一句「孫權不欺孤」,懷著「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喟嘆,引軍回撤了。

綜觀三國人物,孫權是最具有中庸精神的政治家。

他懂得過猶未及,善於「執兩用中」。

借南郡給劉備,是孫權基於戰略層面考量的一種利益讓渡。

多年來,關羽在荊州頻頻製造摩擦,孫權雖心裡不爽,總體上仍然包容求和。

建安二十年(215),因劉備已奪得益州,孫權派諸葛瑾前去討還荊州。

對方找藉口推辭,孫權見軟的一套不行,乾脆用兵奪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就在蜀、吳劍拔弩張之際,曹操率軍進攻漢中,劉備一時間腹背受敵,便向江東伸出橄欖枝。

孫權此時沒有趁火打劫,而是與劉備重新交好,並和平分割荊州,甚至交還了已到手的零陵。

可見,孫權在對待利益問題上能見好好就收,尤其在戰與和的抉擇方面保持著彈性,不會得寸進尺將盟友逼到死角,最終損害了大局。

但劉備得志之後,似乎在戰略層面顯得張揚,一邊北上與曹魏交戰,另一邊又冷漠處理與東吳的關係。

其直接後果是,孫權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向曹操請降,雙方盟誓且結為姻親。

當然,孫權是典型的騎牆主義者,他又主動示好蜀方,派使節為兒子求娶關羽女兒。

誰知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竟遭到一頓辱罵,被關羽傲慢拒絕了婚事。

這使孫權進一步投向曹魏,以至給曹操寫信,請求討伐關羽來為對方效力。

據《典略》所載,他同時也派出使者,表示要幫助關羽圍攻樊城。

這一幕的真實性存疑,但孫權一度對曹操、關羽左右討好,乃至顯出幾分搖尾巴的奉承,卻半點不假。

雖說這一切純屬偽裝,然以一方諸侯之尊,真的是將「謙卑」做到了極致。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稱帝,孫權請求成為藩臣。

其實他早些時候就已勸曹操登基,完全一副溫順順、虔誠的樣子。

曹操心知肚明,稱孫權要將其往火上烤。

而老子當年沒有參演的「雙簧」,終於讓兒子接手了。

在給孫權的冊封中,曹丕說:我想您天生忠誠聰明,以濟世之才輔佐帝王,透徹地看到天命的歸宿,認清王朝的興廢,遠遠地派使者渡漢水而來,可謂望風歸附。

對孫權奏章稱藩、獻納貢物、遣回俘虜,曹丕深表讚賞,即封對方為吳王,加九錫。

如果說孫權向曹操稱臣,鑒於群雄並起時代的江湖地位、資歷、輩分等諸多因素,人們在心理上還容易接受;但居然向比自己年輕,且無英雄業績可言的曹丕俯首稱藩,以當時泱泱東吳鼎足之勢,孫權的能屈能伸,實在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境界。

所以,即使劉備再能忍、能屈,與孫權相比都大為遜色。

因為一個人是否能屈能伸,不僅看他困厄、失勢之時,還得考量其平順、得意之日,後者甚至更加關鍵。

劉備的隱忍與憋屈是在早年,隨著荊州、益州被納入自己的版圖,他漸漸有了任性的本錢,也就越來越少顧忌。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率舉國之師伐吳,孫權派人送信求和,「先主盛怒不許」———孫權又一次放下身段,希望化干戈為玉帛。

但此時的劉備,已不是當年那個善於忍讓的劉備。

夷陵之戰不可避免打響,結果蜀漢全軍覆滅。

孫權贏了,可他沒有因此安心,當聽到劉備一直在白帝城時,便非常害怕,馬上派使臣前往請和。

如此看來,孫權在骨子裡是一個以屈促和、以退圖存的君王,但這不意味著他退縮、怯懦,犯了「骨質疏鬆症」。

單說臣服曹丕一事,孫權心底里何嘗樂意,自己又何嘗沒有稱帝之意!他只因時機未到,想先致以謙卑而後自傲,藉此獲得尊崇,以積蓄能量,逐步做大做強。

當群臣反對他接受曹魏封賞時,孫權不以為然,認為劉邦也曾被項羽拜為漢王,不過因時而宜,並無損傷。

從很大程度上講,孫權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向曹丕稱臣,不過虛與委蛇、巧為周旋,避免東吳受魏、蜀兩線夾擊,至於一時的面子又何足掛齒!

吳黃武元年(222)九月,曹丕感覺孫權並沒有真心歸附,就分三路伐吳。

孫權考慮不少地區的夷族尚未平定,內患沒有消除,便用極其謙恭的言辭上書,表示若罪惡難除,不能被赦免,將奉還土地和民眾,乞求寄命交州,以了卻餘生。

這樣的文字連曹丕都倍加感動,隨即詔令停止討伐。

而憑東吳的實力,並非毫無本錢與魏國一戰。

但孫權是特別能忍、能屈的英雄,所以尚未開戰,便條件反射式地卑躬屈膝———這絕非劉玄德能為!

劉備曾經的頻繁投靠,都是經歷慘敗後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不像孫權手裡握著一副好牌,卻偏偏裝出可憐的樣子,以不戰而休人之兵。

孫策臨終前曾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士眾,在兩軍對陣之際做出決斷,與天下英雄爭勝,你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自盡心盡力保衛江東,我不如你。

」這番話一語中的。

試想若孫策為江東之主,所體現的必是「轉鬥千里」的霸氣,絕不甘於「限江自保」。

而換作孫權,則謹慎用兵,「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孫權採取的策略和姿態,自然與與性格、氣質相聯,但也與其經歷和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密不可分。

由於承父兄之業,孫權省去了許多創業的艱辛歷程,卻也少掉了在起步階段揚鞭立威的原始積累。

而接手的攤子又充斥著隱患,正如東晉史家孫盛所言:「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

這使孫權的血液里有較強的不安全感。

孫氏雖是吳人,卻非士族階層,加上早年離開家鄉,所率部屬多為外來勢力,故一開始在江東並未站穩腳跟。

何況孫權也缺乏雄厚的政治資本,直至魏黃初二年(221),劉曄還稱之「故漢驃騎將軍南昌侯耳,官輕勢卑」,所以既不像曹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如袁紹有「四世三公」的血緣和名望,甚至不比劉備有帝室之胄的正統旗號。

這些看似虛幻,卻往往支撐著政權的合法性與向外拓展的底氣。

孫權手中的最大籌碼是「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因而「足以觀成敗」。

他的能屈能伸,首先是依託這一份基礎。

但東吳雖有長江之險,地處低下而仰攻魏、蜀是其一短。

且曹魏實力明顯占優,吳蜀聯盟又摩擦不斷。

儘管「江東子弟多才俊」,卻不無士族與寒族、吳人與外人、將領與文臣之間的矛盾。

此外,山越人也是孫權的心腹大患。

所謂山越,即居於深山的越人,是秦漢時期內遷的半漢化越人後裔,帶有比較濃厚的氏族制遺俗,故以宗族為基本組織形成宗部,部曲稱宗伍,首領稱宗帥。

陳壽認為:山越人喜歡叛亂,所以孫權無暇抵禦外敵,只好用卑下的言辭對付魏國。

但在內憂外困面前,孫權保持著難得的清醒,因時而異地展開「影帝」般的角色變換,無疑是政治與外交手腕老辣的充分體現。

任何行為都是由思想支撐的。

孫權有他的一套處世哲學,由此形成了頗具特色、極為收斂的稱王圖霸策略。

魏黃初二年(221)八月,孫權在接受曹丕封號前曾下過一道命令,強調「存不忘亡,安必慮危」,認為在邊界與豺狼一般的強敵交接,必須考慮變故災難,確保警惕戒備,從大處著眼。

正因貫穿了強烈的危機意識,孫權既特別敏感於形勢的變化,又在進取過程中城府極深。

魯肅一開始就直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大膽提出「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設想。

孫權當時只淡淡地回應:今天我在一方盡力,只希望輔助朝廷,您所說的非我能夠達到。

但這番話其實早被他入腦入心。

孫權後來對陸遜說,魯肅初次見面便大體上提出了建國謀略,是第一樁使人快意的事。

甚至在稱帝登壇之際,他還不忘誇獎已去世多年的魯肅。

可見,孫權是多麼沉得住氣,其萬丈雄心時常被自我深埋。

但時間見證著他的隱忍,絲毫磨不掉一個人骨子裡的韌勁。

當然,孫權的「屈」是有底線的,由於本來就做表面文章,所以富有彈性。

對他來說,言辭上再怎麼卑下都行,奉獻再多的珍稀財寶也不吝嗇,但像送兒子孫登入朝任職這類受制於人的事,就絕對不予接受。

即使面對曹操南下赤壁、劉備揮師夷陵那樣的巨大壓力,也照樣堅如磐石、毫不退卻。

孫權的能屈能伸,目的是讓東吳利益最大化。

凡可以得到更多實惠的,需要屈則屈,不惜丟下暫時的顏面

面;但假如退縮影響到了核心利益,孫權也不惜一戰、不懼一戰。

而在不得不戰的時候,孫權無比幸運,因為總有一位將軍橫空出世,讓原本劣勢的東吳笑到最後。

終於到了孫權該稱帝的時候!那是在曹丕登基九年之後,也是曹丕的兒子曹叡繼位三年之後。

長袖善舞的孫權似乎不用再偽裝了。

同年的吳蜀盟書痛罵曹丕凶暴忤逆、醜類殘餘,做盡奸惡邪辟之事。

不知孫權是否還記得當年俯首稱臣時的恭維話?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

對一位真正的雄傑,「屈」只是策略和手段,他終究在等待「伸」的時機。

吳黃武八年(229)夏天,夏口、武昌相繼報告黃龍、鳳凰出現,孫權還能繼續在吳王的位置上「低調」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孫權重用呂范的原因呂范是三國時期位居江東的政權東吳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一生雄才大略,在父親和大哥開拓的偉業的基礎上,開疆拓土,廣納賢才,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和所領導的曹魏以及所統領的蜀漢並存的國...

歷史上的帝王 吳太祖孫權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生於下邳(治今江蘇睢寧西北)。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傳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二十二代後裔,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他任...

溫酒讀帝王:多謀善斷吳大帝

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他承襲兄長之職上位,禮賢下士,從諫如流,處事果斷,精明能幹,最終開創了吳國的霸業,成為三國時期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梟雄,促使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

三國時期的歷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三國歷史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

孫權其實比曹操和劉備更厲害

喜歡三國的朋友,很多都喜歡曹魏的曹操和蜀漢的劉備,而很多忽略了東吳的孫權。其實我覺得孫權的智慧和謀略絕不亞於曹孟德和劉玄德。作為三分天下有其一,誰也吃不掉誰的東吳,孫權的聰明才智和過人品質起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孫權為何最後一個稱帝,活的最久?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漢統衰落,諸侯都覬覦帝位,最後三分天下,那麼,為何在曹魏和蜀漢稱帝了之後,孫權第一時間不僅沒有也稱皇帝,反而俯首向曹魏稱臣,這又是為何呢?其實孫權的心理有小算盤。曹丕在和眾大...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