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蜀漢步向衰亡關鍵 也是歷史中最精彩的一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亦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這場戰爭的成敗都給予吳蜀兩國不同的命運。
劉備入蜀後。
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意見,利用孫權不想見到鎮守荊州的關羽得志的心態,可以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孫權背後出兵關羽。
公元219年七月,東吳孫權背盟偷襲荊州,擒殺關羽。
到了公元221年7月,即是在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
漢軍初期因極其想幫關羽報仇,因此士氣極高,屢戰屢勝,氣勢強勁。
陸遜以漢軍勢盛、求勝心切,決定先讓一步,再相機決戰,令吳軍退至夷陵死守。
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漢軍愈趨疲憊、鬥志愈趨鬆懈。
結果在東吳大將陸遜反撲之下大敗漢軍。
夷陵之戰中,東吳的陸遜善於正確分析軍情,大膽後退誘敵,集中兵力擊其疲憊,另外亦了解蜀漢的木製營寨巧用火攻火燒連營,終於以五萬吳軍一舉擊敗來勢洶洶的蜀軍。
陸遜雖是文弱書生,但體現高超的指揮藝和軍事才能。
至於劉備的失敗,也不是偶然的。
他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犯兵家大忌。
在具體作戰指揮上,他又不察地利,將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中;吳軍頑強抵禦時並沒有及時改變作戰部署,到處結營並無重點,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慘敗。
當魏文帝曹丕得知劉備連營七百里,就對群臣說:(劉)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
孫權上事今至矣。
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是重要轉折,這既是劉備最大的軍事失誤,也是陸遜軍事謀略的重要體現,晉代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中的評語寫到:「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
」
歷代不少君王都以夷陵之戰作為借鏡,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西秦高祖乞伏乾歸,曾對麾下武將說:昔曹孟德取袁本初於官渡,陸伯言摧劉玄德於白帝,皆以權略取之。
毛澤東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指: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
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按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夷陵之戰被視為蜀漢走向衰亡的關鍵,劉備因長期征戰兵敗心力交瘁,最終同意停戰,在223年四月逝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託付於丞相諸葛亮,後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抗魏。
據統計,蜀國在未失荊州時最強盛時期,擁約16萬至20萬軍隊,當關羽敗走麥城、損失荊州三郡、孟達在上庸降魏、夷陵之戰,一連串軍事失利後,蜀國全國僅剩三萬多至五萬的軍隊。
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致命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
諸葛亮要花約五年彌平國內叛亂及重建軍隊,才能對外用兵。
劉備出兵伐吳,為何諸葛亮不隨軍出征?主要有這3個原因
導讀:軍師龐統去世後,劉備為了將川蜀之地拿下,將諸葛亮、張飛及趙雲等人調到前線,僅留二弟關羽鎮守荊州。對於荊州的重要性,劉備內心非常清楚,他之所以做此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不是臨時起意。然...
他的才華功績比肩諸葛亮,為吳國立下汗馬功勞卻被孫權逼死
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只給「江東四英」中的周瑜魯肅呂蒙三人做了個合傳,卻給陸遜單獨做了個傳,而三國中另外有此待遇的只有諸葛亮一人,陳壽對歷史向來是十分嚴謹和客觀的,可見歷史上陸遜的確有著突出的...
陸遜: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能哭······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此人在三國里出將入相,並有再造三國之功
大家可能猜到了,他就是陸遜。有人會說,三國里出將入相的還有曹操、諸葛亮啊!沒錯,他們都是。 但是,有再造三國之功的也就只有陸遜了。換現在的角度來說,當年的陸遜再造了三國,就是延續了三國,是分裂。...
才稱帝三個月,劉備就遭遇生平大最慘敗,惱羞後一病不起
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
桃園三結義兩兄弟劉備,關羽三兄弟居然死在一介書生手裡
在大多數的眼裡,書生的形象是啥?「迂腐懦弱」「百無一用是書生」這些詞都是形容書生的。然而在三國時代,有個書生顛覆了人們對書生的古板印象,他就是「書生大獎」陸遜。談笑風生中,他計襲荊州,火燒連營,...
夷陵之戰劉備攻打東吳孫權最後敗得到底有多慘
夷陵之戰是以蜀漢劉備攻打東吳孫權,最終蜀漢劉備大敗的經典戰例,為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之後,是一場以積極防禦,以逸待勞,最後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劉備打不過陸遜,狼狽逃到白帝城,陸遜為何不追,原因很無奈
三國中劉備的陣營,從關羽失荊州開始,形勢急轉而下,蜀漢接連出現敗仗,損兵折將,同時又丟了大片先前打下來的領土,關羽死後,劉備發兵東吳,想要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結果卻打不過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兵敗逃...
陸遜火燒連營的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電視劇《新三國》是根據原著《三國演義》改編而成。講述了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到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然後被司馬懿攛掇政權之後天下歸晉的故事。精彩的劇集,獲得了首爾國際電視劇亞洲電視劇大獎等等知名獎項。...
三國中東吳的第一功臣,不是周瑜魯肅,而是此人
熟悉《三國志》的朋友都知道,陳壽在給人物寫傳的時候,會把相似的人並傳,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物則獨立列傳。而《三國志》所有人臣中只有兩位得享單獨成傳的殊榮,其中一人是被後世譽為智慧之神的諸葛亮,另...
劉備為何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僅為關羽復仇?夷陵戰敗的鍋誰來背?
公元221年的四月份,劉備在成都稱帝,六月份,就開始調兵遣將,七月份,劉備親自率領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雙方在荊州地區展開激戰。結果蜀軍大敗,劉備自己也憂鬱而死。
三國爭霸中,東吳最強的三大名將,一個比一個厲害!
翻開三國史,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即:曹操和劉備手下的統帥,和東吳孫權差不多是兩個樣!在軍制行,曹操和劉備沿襲了東漢,分前後左右四個將軍(最高大將軍,但漢獻帝還在,不好自立這一職位),但東吳通常有...
三國志里除了諸葛亮外另一個單獨列傳的人物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之一,在封建時代被稱為正史。《三國志》里,除了帝王,只有兩個人單獨列傳,一個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另一個人則是名滿天下的大將軍,後來還擔任丞相,輔佐國政,他就是東吳大都督陸遜。
陸遜有一鳴驚人,一飛沖天之說,捉關羽敗劉備,四次伐曹無敗績
陸遜,字伯言,今蘇州人,父親陸駿是東吳九江都尉。陸遜是一介墨客,在三國時期,他本可以作為孫權的入幕之賓,為其出謀獻策,排難解紛,渡過餘生。但陸遜歷來就不想做文官,他以墨客身份投效東吳,臨時成為了...
看看劉備打仗有多渣,讓東吳火燒連營大敗而歸,劉備僅以身免
大家都知道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劉備的死因和夷陵之戰有者很大的關係,劉備剛剛稱帝關羽就被東吳給弄死了,荊州也丟了。劉備也就東征東吳,結果還被東吳打敗了,我們看看這一戰的經過。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
陸遜到底有多牛,捉關羽,敗劉備,四次伐曹無敗績!
陸遜,字伯言,今蘇州人,父親陸駿是東吳九江都尉。陸遜是一介書生,在這動亂的年底,他本可以踏實的作為孫權的入幕之賓,為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度過餘生。但陸遜從來就不想做文官,他以書生身份投效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