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虛構,還是史實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司馬徽又再次推薦,並說,諳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良。

劉備求貿心情更加急切,於是安排禮物,同關、張等來隆中,欲見諸葛亮。

不料第一次,諸葛亮外出,三人只在回來的路上遇見諾葛亮的好友崔州平。

第二次冒風雪而來,又未如願,只遇見諸葛亮的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弟堵葛均、岳父黃承彥。

第三次,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又在草廬外拱手而立,等候半響,直到高臥春睡的諳葛亮醒來,才得以相見。

諸葛亮於是論天下,話三分,最後被劉備一片誠心所打動,答應出山。

《三國演義》這段故事,干百年來勝炙人口,傳為佳話。

「三顧茅廬」已成為成語,進入祖國的語言寶庫,被人們廣泛使用。

那麼,「三顧茅廬」是實有其事,還是純屬虛構?歷史上劉備怎樣見諸葛亮?《三國演義》的描寫哪些是藝術加工,哪些是如實而寫呢?

歷史上,劉備見請葛克台記載。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徐庶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劉備要徐庶把諸葛亮帶來見他,除庶說,這個人不會屈駕來見你的,你應該親自去拜訪。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按這個記載,「三顧茅廬」當實有其事。

但是,《魏略》卻這樣記載:劉備屯兵樊城.這時曹操剛剛平定河北,諸葛亮知道下一次荊州就會受到攻擊,而劉表性懦緩,不懂軍事。

於是,諸葛亮去見劉備。

劉備和諸葛亮非親非故,又見他年輕,就把他當普通門客看待。

聚會完了,賓客們陸陸續續走了,只有請葛亮坐著不動,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

劉備喜編東西,正好令人拿髦牛尾來,便只顧自己在一旁編結飾物。

諳葛亮說:「大將軍應當有宏圖遠志,怎麼只會編玩物呢?」劉備這才知道他不是普通人物,把編物丟在一邊說:「哪能這樣說,我不過聊以消遣罷了。

」諸葛亮問他,你覺得劉表跟曹操相比怎麼樣?劉備說,比不上。

亮又問,你自己估量怎麼樣?劉備說,也比不上。

亮說:「既然都比不上.而你現在兵馬不過數千人,靠這點力量迎敵,可能不是個辦法吧!」劉備忙說,我也正發愁,應當怎麼辦呢?亮說:「現在荊州不是人少,只是著錄戶籍的人不多,這樣徵發兵員,調集費用,人們當然不樂意,你可告訴劉表,所有的游戶,都讓他著錄戶籍.這樣人就很多了。

」劉備聽從他的主意。

兵力因此大增。

他知道堵葛亮有英才大略,這才以上客之禮對待。

同樣的記載,《九州春秋》也有。

按這個記載.是諸葛亮求見劉備.失受別冷遇,後來才被看重。

並不是劉備慕名去見他、更不會有什麼三顧茅廬。

那麼.哪—種記載可靠呢?應該說,《三國志·諸葛亮傳》要可靠些。

《魏略》是偏向曹魏的.對蜀漢、東吳人物事跡往往帶有偏見。

陳壽《三國志》雖然也以曹魏為正統,但

記事要客觀得多。

更重要的根據,是諸葛亮二十一年後受託孤之重,將率軍北定中原時寫的《出師表》,其中有這樣的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諮臣以當世之爭,由是感激,遂許無帝以驅馳。

」諸葛亮自己說的話應該是最可靠的。

不過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連堵葛亮的《出師表》也不可靠,不過現在還沒有誰能拿出證據來。

當然,陳壽《三國志》和諸葛亮《出師表》記三顧茅廬都只一句話,《三國演義》寫這段故事具體情節的描寫發揮,則是靠藝術想像。

不過,想像發揮的部分,也並非完全憑空虛造,有些還是有史實根據。

不管史實與否,傳承下來的都是正能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自己找到劉備來施展才華的,說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事實,可是我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自己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若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三顧茅廬:諸葛亮自編自導自演的政治秀?

據三國時期魏人魚豢所撰《魏略》記載: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以後,荊州成為眾矢之的,直接面臨曹操、孫權這兩方面的軍事威脅,荊州牧劉表又缺乏應對之策。被曹操趕出中原地區的劉備此時駐紮在樊城,引起了諸葛亮...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為諸葛亮析疑辯誣

〔摘要〕本文針對近年來批評和責難諸葛亮的三個問題,予以辨析:(1)「三顧茅廬」事實確鑿,本無可疑。(2)「借刀殺關羽」毫無根據,完全站不住腳。(3)綜觀戰略戰術、統率能力、改革創新、軍事實績,諸...

你絕對不知道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背後的故事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出師表》揭劉備三顧草廬背後真相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來描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精彩片段(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實性直讓600多年來的老少婦孺們讀的如痴如醉,並信以為真。但老羅畢竟是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