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動用九萬士兵,軍師諸葛亮未勸阻,遭遇慘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
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殺,真是國讎家恨,對於劉備這樣一個梟雄來說,以前勢力弱的時候不得不低頭,
現在自己身為漢中王,上不能為自身事業奪回天下之腹的荊州,下不能為兄弟報仇雪恨,他難以說服自己。
於公元221年稱帝,但是稱帝的喜悅沖不去劉備心頭的悲哀,他心裡除了復仇,還是復仇。
這將是一場國力之間的對決,成或敗都會改寫歷史,也會決定天下的走勢。
劉備此意一出,
立即在蜀漢陣營引起爭論,有人表示堅決支持如他的結拜兄弟張飛,但是更多人是表示反對的,
包括忠心護主幾十年的趙雲,奇怪的是諸葛亮未有任何態度,估計他太了解劉備知道他的主公決定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也更因為諸葛亮是一個遵守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德觀念,心裡無論有一萬個不願意,也不會公然違背劉備的意願,
何況他深知荊州對於蜀國來說的意義,奪回荊州等於統一中原興復漢室還有可能,為了讓自己當年的隆中對變為有可能,諸葛亮或多或少還是支持伐吳的,這大概就是他不表態的緣故吧。
劉備整合各路人馬,正式出兵伐吳。
此次伐吳大軍謀士尚書令劉巴、侍中馬良等,
偏將軍黃權以及車騎將軍張飛等一眾武將,各路大軍相會於江州。
可是出發的時候就接到緊急情況,傳來的是張飛的死訊。
眾所周知蜀漢地狹人稀,擁有獨立作戰能力的大將有限,關羽疑似,黃忠病故,馬超不受信任,趙雲本來是一個不錯人選,
可惜他反對劉備伐吳,被打入冷宮,只能去督運大軍糧草,魏延鎮守漢中防著曹魏,數的上號的只有張飛了,
張飛一死對於劉備打擊無疑是沉重的,但是劉備還是不顧一切出發了,因為他這段時間收到的壞消息實在太多了,
蜀國需要一場大勝利來振奮全國的氣氛,這也是為什麼曹魏許多人都支持劉備不會起兵伐吳,而單獨劉曄不這麼看,
他認為蜀國是一個小國,劉備卻是一個梟雄,只有打敗孫權才有利於蜀國的統治,也只有奪回荊州才有跟曹魏一決勝負的資本,再者關羽對於劉備來說,於公為君臣,於私為兄弟,不為他報仇說不過去。
大軍可以說囊括了蜀國的精銳,開始進展的還順利,劉備連破孫吳多條防線,大軍直逼荊州重鎮夷陵。
夷陵由孫吳的主將陸遜親自駐守,劉備久攻不下。
雙方相持了幾個月,陸遜突然發起反擊,用火攻大破蜀軍,劉備倉皇間逃至白帝城。
蜀將張南、吳班等人戰死,馬良被害,將軍黃權來不及撤退,投降了曹魏。
可以說消息傳到成都,蜀國從未有的危機正在悄悄降臨了。
如諸葛亮在,是否伐吳能成功呢?筆者認為不能。
其一,戰爭的正義性;劉備傾全國之力討伐孫權,出發點還是出於自身的利益,是不義的戰爭,因為劉備的荊州被奪了,破壞了劉備兩路攻擊曹魏的戰略規劃,自己的東西被偷走了,身為梟雄的劉備豈能在那裡善罷甘休?再者,孫權不僅奪走了自己的地盤,還殺害了自己幾十年的革命戰友關羽,可以說這場戰場總是因劉備感情而發生的,名為報仇雪恨實為爭奪地盤,出於私利的戰爭能有什麼好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其二,伐吳的困難太大;伐吳,就算有諸葛亮在身邊幫參謀,但是武將沒有能做先鋒的,在軍隊戰鬥力上自然不如集精銳等待的孫吳集團了;
劉備的蜀漢軍隊適合大兵團的成建制攻堅,但是荊州是一個多水的地方,蜀漢最精銳的水軍已經跟關羽一起土崩瓦解了,吳國以水為家,
可以說沒有長江天塹沒有孫吳水軍,吳國是早已被消滅了,以己之短攻其之長,這無異於自殺。
對手統帥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陸遜是孫權的親戚,
但是此人一直不聞達於諸侯卻不斷在基層歷練,他指揮能力不亞於周瑜,從整場戰爭來看,他是出其的冷靜,指揮若定的把劉備引到他預想最佳決戰的戰場上,
就算諸葛亮也拿他沒有辦法。
還有就是曹魏的態度,孫權在劉備發起戰爭之初就已經稱臣於曹魏,但是曹丕卻想坐收漁翁之利,
他不會允許劉備完全擊敗了孫權再來討伐自己的情況發生,一旦不利於孫權,我相信曹魏大軍不會坐視不管的。
只需三招,劉備就能收復荊州,打垮孫權,替關羽報仇雪恨
東吳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斬殺關羽後;劉備臥薪嘗膽準備兩年,親率數萬精兵東征,要為關羽報仇雪恨,奪回荊州,卻在夷陵之戰被吳將陸遜大敗。此戰蜀漢四萬中軍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沙摩柯部武陵蠻軍一萬同樣全滅,...
心法:經得起失敗考驗,才能笑到最後
原文再續上回。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有關屌絲劉邦是如何逆襲高富帥項羽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我有兩點感悟,我展開分說了,第一點是有關大局觀的問題。對第二點,以多次失敗博一次成功的方法論。我們今天就通過草根...
夷陵之戰的慘敗給蜀國造成的損失究竟有多大?
公元221年7月,劉備在登基稱帝之後,為給關羽報仇,發兵三萬,再加上沙摩柯的蠻夷軍隊,總計五萬餘人,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向東吳殺來,其間劉備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孫權求和向劉備求和不成,令陸遜為大都...
長坂雄風系列之七:趙雲的終生遺憾,或許是這件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劉備大軍的頑強阻擊下,曹操不得不下令全軍撤出漢中。漢中這個戰略要地也從此落入了劉備的手中。同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劉備集團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形成了與曹操、...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夷陵之戰發動的前因後果,劉備是有預謀的,夢三國陸遜力克劉備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江東可謂人傑地靈,藏龍臥虎。中原板蕩,江南的少年英雄橫空出世,天下離亂,東南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前有孫策後有周郎,又要「坐斷東南」的孫權,更有後起之秀陸遜,三分天下,孫...
劉備為何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僅為關羽復仇?夷陵戰敗的鍋誰來背?
公元221年的四月份,劉備在成都稱帝,六月份,就開始調兵遣將,七月份,劉備親自率領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雙方在荊州地區展開激戰。結果蜀軍大敗,劉備自己也憂鬱而死。
劉備攻打孫權真的是替關羽報仇嗎 答案沒有這麼簡單
221年,劉備很生氣。生氣的原因是,結拜兄弟關羽被孫權害死了!30多年的兄弟情深,讓劉備倍感痛苦。於是他決定,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孫吳。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劉備卻是「衝冠一怒為兄弟...
如果劉備聽了這個人的建議 夷陵之戰可能就不會失敗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所瓜分。荊州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使蜀漢...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討伐東吳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小貓膩,又折損了多少人才?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