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替關羽報仇,劉備不顧諸葛亮勸阻出兵,結果證明衝動是魔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關羽敗走麥城的三年之後,在漢中自立為帝的劉備,不顧諸葛亮與趙雲等大臣的勸阻,以替關羽報仇雪恨為由,對東吳發動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的發動對劉備而言可謂阻力重重,畢竟連他最信任的軍師諸葛亮也不贊同他的決定。

本來因為眾人的反對,這一次征討東吳是可以終止的。

但這一年劉備的三弟張飛竟然被部下張達、范強所殺。

接連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兩位兄弟,劉備忍無可忍,決心與孫權不死不休。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自率領大軍數萬人,對東吳發動了蜀漢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

接連失去兩元大將,蜀中將領有些青黃不接,於是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三人率領約三萬人為前軍,後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兩萬人為後軍,一路奪取峽口,攻入吳境。

為防北方曹魏乘機來犯,於是劉備派遣鎮北將軍黃權駐守在長江北岸。

剛開始征討東吳時異常順利,蜀漢大軍幾乎沒什麼損失的就接連攻下了許多城池,打了許多勝仗,這讓眾人逐漸對孫吳起了輕視之心。

特別是主公劉備,認為孫吳不過爾爾,自己定能為兩位兄弟報仇雪恨,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開始輕敵,同時拒絕了孫權求和的請求。

孫權求和不得,只得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領吳軍抵禦蜀軍。

而陸遜正是利用劉備求勝心切的心理,先是一再退讓,大軍後撤到夷道猇亭一帶。

這樣一來,吳軍就完全退出了山間崎嶇地帶,將這些山地留給了蜀漢大軍,而這樣的路況十分不便陳列軍隊,無奈之下蜀軍只能綿延數百里。

由於當時酷熱難當,劉備的大軍難以適應,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劉備就將營地連接在一起,在這幾百里的山林中避暑。

就在此時,陸遜看準了這個千載難逢這個時機,對連營發動了火攻。

當時蜀軍的營地都是由木柵築成,而營地周圍又是樹林、茅草,秋天天乾地燥,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軍營寨瞬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最終劉備從亂軍之中逃出,孫吳一戰定下整個戰役的勝負。

這一次對東吳出兵,蜀軍損失慘重,接連失去張南、馮習,傅肜,趙融和沙摩柯等五名大將,同時也失去了軍師馬良和程畿,更有杜路、劉寧兩名大將卸甲投降了東吳,黃權投降曹魏。

經此一戰,劉備徹底失去一統天下的希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劉備輸掉了國運,那麼究竟輸在哪?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奮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漢政權,橫跨荊州北部和益州,勢力達到鼎盛。然而沒有想到的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隨後劉備憤起伐吳,發動夷陵之戰,又被陸遜火燒連營,輸掉了國運。...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夷陵之戰中死而復生,改頭換面的蜀將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齊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涉及的人物很多,魏蜀吳三家均有提及,但有這麼幾個人物的命運卻被改動很大,有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