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
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也不選擇像劉表劉璋馬騰這些諸侯,而偏偏選擇了落魄無比的劉備。
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演義》說是為了感激劉備的「三顧之恩」。
其實,這種解釋出自諸葛亮本人。
他於《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蘆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
應該承認,諸葛亮的這個解釋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是他選擇劉備的原因之一,但是這絕不是唯一原因。
筆者認為諸葛亮選擇劉備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諸葛亮在隆中時,常自比管、樂,可見諸葛亮是渴望像管仲、樂毅一樣輔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業。
這樣一來曹操就不行,因為他帳下智囊太多了,像賈詡,荀彧,荀攸,程昱等一大批滿腹經綸和韜略的一流謀士,他們才幹都不遜於諸葛亮。
如此,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兒,難有什麼大作為。
而孫權那邊,對外有周瑜,對內有張昭,並且江東孫氏已歷三代,官職權利已被瓜分,諸葛亮去了,發展潛力確實不大。
至於劉表劉璋馬騰之輩,皆非明主,不足為慮。
而劉備身邊,缺少的正是一位軍師,一位戰略參謀。
諸葛亮到劉備陣營,定能擁有廣闊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
正可謂「寧為雞首,不為鳳尾」。
其二:劉備是人傑
曹操給他的評價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廣施仁政,深為民心。
對人才,劉備更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再加上還有一個「劉皇叔」的招牌,漢室宗親,是正統,這是一個政治優勢啊。
按儒家主流價值觀,投奔孫曹屬投機,投劉屬中興漢室繼往開來。
最重要的一點是,劉備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絕不會滿足於一個小小的新野縣。
如此看來,劉備是明主啊!「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
雖然輔助劉備勢力壯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正因為困難,才更能彰顯他諸葛力挽狂瀾之大才。
其三:知遇之恩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在後人眼中自然是馳騁萬里的良駒。
然則,方其躬耕隴畝自比管樂之時,還是受到了"時人莫之許也"的冷遇。
「懷才不遇」,人生之孤獨和抑鬱再大亦不過如此。
好在這世上伯樂雖少,卻總還是有的,他們是水鏡先生,徐元直以及劉玄德。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架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儘管當時的劉備已經潦倒半世,但三顧之禮卻足以讓諸葛亮非常感動。
太史公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有君主如此,臣夫復何求?足見,劉備的知遇之恩也是諸葛亮選擇劉備的一大原因。
諸葛出山後,輔助劉備聯孫權,戰赤壁,得荊襄,取益州,克漢中。
至建安十九年,三分天下而有其一。
算來也不過短短七年的時間。
這是後話。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 丨 雁子鴻
諸葛亮出山為什麼選擇劉備,並對其忠心不渝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上,開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在與司馬懿對峙100多天以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武侯隕落,蜀國悲痛不已。在丟失荊州之後,蜀國只...
諸葛亮為何投奔劉備,真的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嗎?
諸葛亮投奔劉備卻不投曹操和孫權,是不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呢?我們先分析下真實的三顧茅廬。大多數人對三顧茅廬的印象只有《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對這一段寫的非常精彩,文學色彩非常濃厚,但精不起仔細推敲。
諸葛亮為什麼不早出山,而是死等三顧茅廬的劉備呢?
我們知道,在整個三國時期,能夠笑傲天下的人物沒幾個,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諸葛亮有大才這是眾所周知的,諸葛亮的才華不僅僅體現在隆中茅廬中對於時局的分析和未來規劃的展望,還包括對蜀國的治理,以及南征...
諸葛亮為何選擇助劉備三分天下,而不輔佐曹操完成大一統呢?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出山時已經二十七歲了,這個年紀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看來,都是不小的年齡,縱然諸葛亮被小說給神化了,但若單論治國理政的才能,孔明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還是一流的,就憑此項特技早早...
劉備漢室宗親和皇叔身份的十次妙用:一次比一次管用
東漢末年諸侯征戰,笑到最後的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之中算劉備立國最辛苦也最坎坷:曹操兄弟多,謀臣和大將也多,關鍵又有天子在手,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主動;孫權繼承父兄基業,江東也是人才濟濟;唯獨劉備雖...
為什麼諸葛亮選擇對劉備死心塌地的出力?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
諸葛亮寧可當12年農民,為什麼不去投奔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或近在咫尺的劉表,而選寄人籬下的劉備?
古往今來,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諸葛亮當時為什麼不去投奔求賢若渴挾天子已令諸侯的曹操,反而追隨了實力弱小,沒有自己根據地的劉備。諸葛亮字孔明,諸葛亮的「亮」字 是光亮的意思,孔明的「孔」字不是百家...
三國名將之諸葛亮(一)臥龍出山
諸葛亮,字亮,號孔明,意思是非常鮮明。是官僚世家。可惜父親早死,三個兒子諸葛瑾,諸葛亮與諸葛均。叔父諸葛玄代為撫養。他是豫章太守,帶著他們去了。不久,下崗了,只好帶著他們去投奔劉表,來到荊州襄...
諸葛亮出山為什麼要選擇劉備?如果選擇曹操能一統天下嗎?
諸葛亮為什麼要選擇劉備?如果選擇曹操能一統天下嗎?如果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為厲害的一個謀士,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在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可謂是料事如神,讓劉備從無到有,一舉奠定三足鼎力的形勢,那...
畢業求職去哪裡?快來學學諸葛亮的擇業智慧!
各位頭條網友們,大家當初面臨畢業求職時,都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呢?或許有人選擇大公司,國企外企,但也有人選擇初創小公司,甚至有人選擇自己創業。今天我們來看看歷史上這位大牛人的選擇,或許可以給我們帶...
諸葛亮靠什麼打動劉備的芳心,跟他赴魚水之歡
劉備與諸葛亮這一對是歷朝歷代的模範君臣,成都武侯祠更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年輕的諸葛亮高臥隆中卻心懷天下,讓劉備不辭辛勞三顧於草廬。中年的諸葛亮隨劉備東征西討,為其爭得天下三分。晚年的諸葛亮...
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曹操、袁紹、劉表、孫權,而最終選擇了劉備
諸葛亮身逢亂世,當時豪傑並起,劉備較之於曹操、袁紹、劉表、孫權等人,真可謂是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孔明怎麼會選擇這麼一個人呢?
為什麼諸葛亮要跟隨劉備,真的因為跟其他君主沒發展前途
首先,就當時天下局勢而言,劉表劉璋守成,馬騰馬超莽夫,只能選擇曹操孫權劉備。然後,一方面對於家族的傳承,三方勢力各去其一。另一方面,諸葛亮重於行政,孫權的二張等人都是能人,曹操的荀彧等人也是不容...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孔明不出山真的是因為害怕郭嘉嗎?
郭嘉,字奉孝,出自汝南潁州士人集團。21歲曾投奔袁紹,一眼看出袁紹多謀而無斷,非成事之人,便離開袁紹閒賦在家。26歲時經同為潁州士人的荀彧推薦給曹操,郭嘉與曹操見面交談後,均相見恨晚,於是曹操封...
諸葛亮明明不願意出仕!但是卻又為何出山幫劉備!
劉備草廬三顧,諸葛亮盡心竭力,終究三分全國而有其一,諸葛亮完成了自個的志趣,也成果了一代智者、賢相。可是我在讀書時發現,諸葛亮好像有隱居之意,終究為啥出仕?又為啥挑選了劉備呢?
典故三顧茅廬,相當於一個省部級高官帶領一個中校一個少校三次去拜訪一個農村青年
劉備在建安六年事業受到重大打擊 ,受到曹操的壓迫 ,被迫到了南方來投奔劉表,因為劉表和他同姓劉, 有宗族的關係 ,一投奔以後 ,寄人籬下 ,從此開始他長達七年的蹉跎歲月.所以劉備在這個地方 ,也...
諸葛亮隱居隆中,真的是為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的嗎?
諸葛亮一直自視甚高,將自己與古代名相管仲和名將領樂毅相提並論。隱居隆中之後更是勤勉,除了觀摩世事人情,便是每日讀書、思考,從不間斷。如此過了十年之後,他的學識越發淵博,為人也越發低調,平和了。他...
諸葛亮為何當時選擇輔佐無比弱小的劉備,而不願去投靠曹操?原因其實很簡單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當初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當時劉備的勢力太弱了,算是當時最弱的勢力了,可是他為什麼不去投靠實力極強的曹操或者是孫權呢?為何他偏偏要選擇劉備?
諸葛亮高臥隆中12年,假如遇不到劉備,他又該如何
諸葛亮出山之前一直在隆中等候「伯樂」的出現,一等就是12年之久,那麼他為什麼不去投奔劉表或者曹操呢,假如劉備沒有去三顧茅廬,那麼他又該如何?這就得從諸葛亮的身世說起。
一人數次上門求見,諸葛亮這一番話卻泄露了後50年的天機
一般來說諸葛亮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是從他與劉備在隆中對話開始,這一年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隆中對話對於諸葛亮與劉備乃至整個漢末政治形勢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各路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