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三顧茅廬,相當於一個省部級高官帶領一個中校一個少校三次去拜訪一個農村青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在建安六年事業受到重大打擊 ,受到曹操的壓迫 ,被迫到了南方來投奔劉表,因為劉表和他同姓劉, 有宗族的關係 ,一投奔以後 ,寄人籬下 ,從此開始他長達七年的蹉跎歲月.
所以劉備在這個地方 ,也曾經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曾經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但是劉備畢竟是一位英雄, 他在痛灑英雄淚之後 認真的反省了自己, 為什麼自己開創自己的事業的時候,屢起屢敗 他發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是因為他身邊缺少一位非常傑出的智囊型人物,沒有人給他提供戰略設計, 武將倒是有 ,文的方面就顯得非常薄弱 。
他認準了自己的弱點以後,就開始在荊州這一帶尋訪人才 ,諸葛亮之所以出山輔佐劉備, 第一是看中了他是一個英雄人物,第二是了解到他身邊有關羽張飛趙雲這樣勇冠三軍的武將, 但是缺乏出色的謀略之臣,於是諸葛亮和劉備一起演繹了一出「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
那麼劉備打動諸葛亮的僅僅是「三顧」嗎?從人性角度最讓諸葛亮感動的究竟是什麼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邊自己寫有這麼一段:「臣本布衣 ,躬耕南陽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大體意思就是微臣只是一介草民 ,在南陽郡鄧縣的隆中耕田 ,先帝爺不認為我地位卑下低賤,多次勞動大駕前來看望我 ,一年來了三次, 向我諮詢天下的大事 ,因此我就深受感激和激勵,於是就同意出山 ,為先帝效犬馬之勞, 直到自己生命的終結為止。
諸葛亮在這個自述裡邊敘述劉備的真心真意最打動他的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因為我的地位的卑下低賤, 而多次勞動大駕來看我。
第二個原因就是不僅來一次 ,而且一連來了三次。
但是我們後世對於諸葛亮何以會出山往往注意到了第二個原因 ,就是三顧,而把第一個原因 這個「卑鄙」忽略了。
實際上這個「卑鄙」的含義很豐富 ,它說的是懸殊差距的問題 ,兩個人差距有多大?
第一是年齡, 兩個人見面的時候諸葛亮27歲 ,劉備47歲大20歲足足是他的長輩,年齡上有差距是他的老前輩,第二是地位 ,諸葛亮就是一介平民, 而且還是在隆中耕地的平民, 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農村青年,而劉備的身份地位曾經正兒八經的當過東漢朝廷的左將軍, 這個左將軍在東漢時期是高級軍職的一種,用我們現今來做比喻的話大體相當於現今的少將 ,劉備還當過州一級的行政長官,當過豫州牧, 東漢十三州
,當時州的管轄範圍比我們現在省還大 ,所以比我們現今的省長只高不低,他手下帶的兩個隨從 ,關羽當過東漢朝廷的偏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中校 ,張飛當過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少校。
一個少將省部級身份的人帶了一個中校 一個少校前到農村裡邊,去看望一個農村青年, 這個身份上的差距大不大? 天淵之別。
第三是資歷 ,諸葛亮從來沒有做過官沒有當過公務員 ,也沒有在任何公司裡面工作過,所以說他的工作經驗完全是空白 ,只有干農活的經驗 ,劉備在官場打拚了20多年 ,懸殊差別就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所以懸殊差距就是整個事件的內在質量 ,來三次是外在的數量 ,質量是主要的 ,數量是次要的,數量配合了質量 ,這樣才把諸葛亮的心弦深深的打動 ,從此決定出山為他效勞終生。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諸葛亮隱居隆中,真的是為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的嗎?
諸葛亮一直自視甚高,將自己與古代名相管仲和名將領樂毅相提並論。隱居隆中之後更是勤勉,除了觀摩世事人情,便是每日讀書、思考,從不間斷。如此過了十年之後,他的學識越發淵博,為人也越發低調,平和了。他...
諸葛亮隨劉備出山,打動孔明的是「三顧」,還是另有隱情
上回說到劉備是最符合諸葛亮條件的主公,劉備呢,更是求賢若渴,三顧草廬的佳話也傳唱至今,那麼到底是什麼打動了諸葛亮呢而且那麼死心塌地跟隨劉備,真的只是因為「三顧」嗎?諸葛亮出山以後,又是怎麼度過試...
劉備究竟為何一定要「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東漢末年人才輩出,諸葛亮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劉備偏偏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助奪取天下。這其中不免讓人疑惑,劉備為什麼一定要「三顧茅廬」選諸葛亮作為輔佐人呢?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諸葛亮明明不願意出仕!但是卻又為何出山幫劉備!
劉備草廬三顧,諸葛亮盡心竭力,終究三分全國而有其一,諸葛亮完成了自個的志趣,也成果了一代智者、賢相。可是我在讀書時發現,諸葛亮好像有隱居之意,終究為啥出仕?又為啥挑選了劉備呢?
徐庶降曹時向諸葛亮推薦劉備為何會被懟
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神一樣的人物,在三國時代甚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幾乎無人能跟他相比,因為他是封建時代的一面忠誠和智慧的旗幟。在三國同一時期,曹操手下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在諸葛亮的智慧和算計面...
三國名將之諸葛亮(一)臥龍出山
諸葛亮,字亮,號孔明,意思是非常鮮明。是官僚世家。可惜父親早死,三個兒子諸葛瑾,諸葛亮與諸葛均。叔父諸葛玄代為撫養。他是豫章太守,帶著他們去了。不久,下崗了,只好帶著他們去投奔劉表,來到荊州襄...
三國傳說之「諸葛亮三試劉備終出山」
人們都知道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其實,諸葛亮出山之前還試過劉備三次哩!徐庶走馬薦諸葛以後,怕諸葛亮不肯出山輔佐劉備,專程繞道隆中對諸葛亮說:「劉備是當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寬厚仁義,又禮賢下士,只...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
諸葛亮為何當時選擇輔佐無比弱小的劉備,而不願去投靠曹操?原因其實很簡單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當初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當時劉備的勢力太弱了,算是當時最弱的勢力了,可是他為什麼不去投靠實力極強的曹操或者是孫權呢?為何他偏偏要選擇劉備?
中華成語學習:三顧茅廬,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成語:三顧茅廬出處:《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釋義:東漢末年,劉備曾三次訪聘諸葛亮,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比喻誠心實意地一再邀請。典故:東漢末年,劉備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求賢若渴,廣納人才。當他...
看了這則故事,就明白為什麼說劉備江山是哭出來的了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跟隨僱主劉備回到新野,開始了他的試工期。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白天夜晚的膩在一起形影不離。(「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劉備這樣做,卻忽視了關羽、...
諸葛亮在南陽呆了十年到底都在幹嘛?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