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如何閱讀一本書?讓的我們的閱讀更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讓我們的閱讀更有效

眾所周知,讀書花費的不僅僅是購買圖書的經濟成本,更重要的是時間成本,經常聽到這樣讀書「痛點」——讀完了卻記不住書的內容,這種「痛點」甚至會產生對讀書用途的懷疑。

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也不必過於提倡讀書的功利性,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每本書都有作者賦予的精神體驗,從閱讀中豐富自己,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感知和理解這個世界以及尊重他人,才是閱讀給我們的重要指引。

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這句話:「讀過的那些已記不清細節的書,已在無形中融入血肉,成就了如今的你。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高閱讀技巧,讓閱讀這件事更有效率,使自己與作者的交流更深入,對作品產生更深的印象和領悟,當然更好。

01

閱讀的目的和方式

閱讀的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以及增進理解

這三種目的沒有優劣,但是有層次上的遞進,背後是閱讀主動性和努力程度的不同。

結合如今各種信息傳播的「泛濫」以及場景的不同,實現閱讀目的都有可替代的「速成」方式。

比如,原來通過看報紙獲取資訊,後來變成了廣播、電視,到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碎片化內容閱讀占據了人們大量的時間,深度閱讀被擠壓。

現代信息泛濫導致的過多的資訊與之前過少的信息一樣,阻礙著人們鍛鍊理解能力。

比如各種「聽書」,通過加工和過濾內容,嘗試著精鍊化、「高效化」,是一種為了迎合效率「節省」時間適用快節奏生活場景的傳播模式。

傳統場景的閱讀,即為了增進理解而深入閱讀以書寫文字為代表的圖書。

這種閱讀,需要耗費更多的腦力,需要堅守對閱讀的興趣乃至,信仰。

2

閱讀的四種層次

用不同的方法去讀一本書,最後對圖書的理解程度是有區別的。

我們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如果讀者還沒有一套已形成習慣並且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的話,那麼我們建議就按照這四個層次嘗試開始讀一本書,當然我們不必教條地按照每個步驟來完成(當理解每個層次的要求後,也會發現完全沒必要),但大致上最好遵循這些框架。

需要說明的是,這四種層次也是遞進的關係,從低到高,高層次包含著低層次的要求,主題閱讀是閱讀的終極目標。

基礎閱讀,要求很低,大致就是識字、懂得書中的某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即可。

對於受過一定教育的成年讀者來說,這個層次的閱讀都能完成,所以說它是「基礎」閱讀。

檢視閱讀關鍵在於時間的把握,要求在短時間內了解圖書的大致內容。

分兩個步驟,一個步驟是系統的略讀或粗讀,要了解圖書的架構,我們可以看書名頁、看序言、看目錄、看作者介紹等等,這也是讀者檢驗自己的閱讀興趣方向與圖書契合度的重要步驟, 這些步驟決定了讀不讀這本書,以及怎麼讀。

另一步驟,是粗淺的閱讀,意思就是從頭到尾過一遍,不要停留,不必思索書中的問題。

分析閱讀,大多數的閱讀都應屬於這個層次。

從檢視閱讀到分析閱讀,是從找骨架到看血肉的過程。

在這個閱讀層次中,需要時刻帶著問題閱讀,同時注意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包括並且不限於做筆記(全書框架的結構筆記、闡釋觀點和內容的概念筆記以及關於多本書觀點梳理的辯證筆記),做導圖,標註重要的段落和語句等等。

分析閱讀需要對一本書提出四個基本問題,那就是,這本書談的是什麼?作者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作者說的有道理嗎?這本書對讀者(我)有什麼用處?這四個問題也是遞進的,不知道書里談的是什麼,當然也就不知道對讀者有什麼用處。

主題閱讀,與以上閱讀層次區別最大的地方在於主題閱讀是讀一些書而不是一本書,針對要研究的主題,選擇確定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建立自己的主旨,包括主要議題與次要議題,解釋分析這些議題,並建立、界定議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這是一種從閱讀到「創造」的過程。

這個過程像什麼?畢業論文,或者是主題寫作、命題作文都可以。

只不過這種閱讀和「創造」更具有主動性,這種閱讀無疑需要運用到其他三個閱讀層次的能力,因此說主題閱讀是閱讀的終極目標。

3

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找出這本書在談什麼,首先要把握好圖書的分類,分類知道得越早越好。

不同類別的圖書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以及組成邏輯,這樣你就可以更早地沉浸其中,而不至於因為一些不必要的細節產生聯想甚至懷疑,分散專注度。

比如,針對歷史類的圖書,我們需要計較它的史實準確,但對於有一定歷史背景的虛構小說則沒那麼嚴格,你可以考究《清史》裡面的乾隆皇帝的妃子生平,卻不必較真《還珠格格》裡面的皇帝是不是真的遇到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把握圖書的分類可以讓讀者明白這本書主旨方向,最終還是為理解圖書服務的。

其次要用最簡單的句子說出這本書在講什麼,第三步用自己的話列出圖書的組成部分,以及組成部分的綱要,最後一步是判斷作者需要告訴讀者什麼,是說一個觀點?教一種行為方法?還是傳授一段生活經驗?

第二個階段是詮釋圖書的內容,這裡面的邏輯單位是字詞、句子和論述,通過字詞找出作者將它們放在書中的意思,達成共識;通過重要的句子挖掘作者透露的主旨;通過各段論述串聯起作者的觀點以及彼此的聯繫,承接上一個階段,通過詮釋圖書的內容,確定作者傳遞給讀者的問題答案。

第三個階段是評價一本書,不同的圖書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但首要的原則是已經讀懂了這本書,其次還要注意評價的禮節、態度和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讀者不能對書中的觀點說「不」,「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當然有理由對書做出「批評」,比如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不夠完整等等,但這種批評是建立在自身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完整的邏輯體系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也就是自身的知識撐不起來反對的主張時,我們甚至可以「暫緩評論」。

除此之外,身為一名讀者,你必須要對作者「臣服」,要同意作者的全部或者部分觀點,並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不難看出,以上這些步驟和規則更適用於論說性,即闡述某種觀點的議論性圖書,尤其適合實用性、方法論圖書。

而對於其他類別的圖書,如歷史、文學、詩歌、哲學、科學等等,這些規則在略微調整後同樣適用。

書中有七個章節專門解釋這種「變通」,針對不同類別圖書的不同特點,對規則做了相應調整,但根本性的東西沒有變化。

我們可以把這種根本性的東西概括為:閱讀,需要理清書的架構,理解書的論述或者描寫,最後針對書中的觀點、思想、經驗等等做出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導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初版1940年完成,1972年做了比較大的修訂。郝明義和朱衣大約在2004年出版中文的翻譯版本。這本書歷經幾十年,今天讀來,仍然對我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只需15張PPT,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來源:LinkedIn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不以為然,覺的如何讀一本書還要你教?大家不妨想一想最近看過的幾本書,他們主要講了什麼?你還記的多少?你學到了多少東西?當然肯定也會有人說:「讀書是一件...

如何閱讀,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70餘年曆久彌新的閱讀經典,是一本關於閱讀的全球暢銷書。這本書教你閱讀的方法、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市面上談閱讀的書頗多,盡信則不如不信,關於閱讀的種種,看透這一本書...

讀書方法的整理

一、概述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那就是:越主動、技巧越熟練的閱讀,效率就越高。我把這本書為四部分:1、閱讀的目的與層次;2、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3、分析閱讀;4、主題閱讀。書中還寫道了閱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