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擅長用兵嗎?《三國志》持否定態度,《三國演義》堅持這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假三國縱橫談36:諸葛亮善於用兵嗎

《三國演義》中被稱為「智絕」的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被稱為「智絕」,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

他用兵如神、奇謀百出,真可謂是神鬼莫測。

在讀者心目中的已諸葛亮,首先就是一個令人崇拜的軍事天才,其實才算是位出色的政治家。

但歷史上的諸葛亮是否軍事天才,歷來爭議不小。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陳壽是這樣說的: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在傳後總評中,陳壽又說:

(亮)可謂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這兩段話都是一個意思,是說諸葛亮善於治國,具有傑出的政治才能,可以和管仲和蕭何相提並論,但應付軍事、出奇制勝,卻並非他所長,在軍事上,諸葛亮並無過人之處。

陳壽對諸葛亮的這番評價,對後人影響很大,尤其是「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一語,更是深入人心。

不過有人認為陳壽成心詆毀諸葛亮。

《晉書·陳壽傳》中說,陳壽與諸葛亮可以說兩世為仇,當年陳壽父親是馬謖參軍,失街亭後,馬謖被殺,他父親也受到了牽連。

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向來對陳壽也是十分的輕視。

因此,父仇和己仇加到一起,陳壽對諸葛亮懷恨在心,在為他作傳之時,大書一筆「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成心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晉書》說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人不信。

而在《魏書·毛脩之傳》中還有一則傳聞是說陳壽做過諸葛亮門下書佐,因過被撻百下,所以才在寫《諸葛亮》時說諸葛亮不會用兵。

但更多的人相信陳壽並沒有詆毀諸葛亮,他所說的即是事實。

清代學者朱彝尊、王鳴盛、錢大昕和趙翼都持這一看法。

他們認為《晉書》所說的根本靠不住。

陳壽的父親被諸葛亮治罪是不假,但陳壽並沒有因此而懷恨在心。

街亭之敗,陳壽直書「謖韋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諸葛亮傳》),把責任推給馬謖,而為諸葛亮開脫。

在傳後總評中,又反覆稱諸葛亮刑罰得當,說「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這些公論說明陳壽並沒有因父親被治罪而懷恨在心。

不僅如此,從《三國志》的字裡行間,陳壽實際上是對諸葛亮是推崇備致的。

這裡的證據有很多,比如陳壽不惜耗費心血搜集、整理、校定《諸葛亮集》。

比如《表上諸葛氏目錄》和《諸葛亮傳》後總評中都有一大段話,熱情洋溢地歌頌了諸葛亮這個深得民眾愛戴、具有傑出政治才能的大政治家,即使說到諸葛亮「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也隨後又說「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可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來為諸葛亮開脫。

此外,其他人物的傳中,也可以找到不少讚揚諸葛亮的地方。

陳壽雕像

這樣說來,並不存在陳壽詆毀諸葛亮的問題。

這樣,就得承認,陳壽說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其實就是事實。

而這也不是陳壽一個人這樣說,《諸葛亮傳》注引《袁子》中,袁淮也評價說「亮,持本者也,其於應變,則非所長也。

」可見,這是當時人的共識。

其實這也不足為怪。

道理很簡單,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劉邦也要用蕭何、張良和韓信「三傑」,管仲要舉薦王子城父為將,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攬,只不過諸葛亮北伐時已無韓信這樣的一流名將可用。

《諸葛亮傳》和《袁子》已把這個道理說得很透徹了。

不過,諸葛亮用兵也還是有自己所擅長的一面的。

他的長處就在於治軍嚴整,頗有法度。

《袁子》說「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又說「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不僅行軍,而且駐紮時營壘、井灶、藩籬都是井井有條。

《諸葛亮傳》中也記載,諸葛亮死後,蜀軍退去,司馬懿巡視蜀軍留下的營壘處所,讚嘆說「諸葛亮乃天下奇才也!」也許行軍、駐營這些方面,特別能發揮諸葛亮謹慎、持重的長處。

但用兵之道畢竟是要講究奇正結合。

而且在當時,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魏國都要遠遠超出蜀國,可以抽出的現役兵力和預備役兵力都不是蜀國能比的。

諸葛亮想要獲得大的戰果,必須出奇制勝。

而諸葛亮北伐,卻一味的老成持重,不肯採取奇襲,如魏延的奇襲子午谷直取長安的戰略。

所以,魏明帝一聽到諸葛亮兵出祁山,就斷言要諸葛亮必然失敗。

因為關右、漢中之間,山道險阻,進軍難,退軍也難,運糧更是大問題,魏軍只要堅守,等蜀軍糧盡而退,乘進追擊必能大獲全勝。

而在《三國演義》中,作者也多次寫了這樣的情形,許多次蜀軍都是因為糧盡而退兵。

事實也正是如此,諸葛亮多次北伐,結果卻是收效甚微,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因此現代的軍事研究者,對諸葛亮北伐戰略也持批評態度,說他戰略平凡,只見其正、不見其奇;甚至有人諷刺說,諸葛亮於隆中時,常自比管仲和樂毅,未免過於誇大了。

諸葛亮在民間早就成神

但是《三國演義》一出,誇大也好,不誇大也罷,當諸葛亮由歷史走向藝術,這個歷史中戰略平凡的政治家變成了用兵如神的人物,奇謀為短變成了奇謀為長。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謀方略,層出不窮,指揮如意,不拘一格,或火攻,或水淹,或伏擊,或偷襲,或因勢利導,或將計就計,或佯退誘敵,或聲東擊西,時常以少勝多,化險為夷,再加上裝神弄鬼、呼風喚雨,諸葛亮用兵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神奇莫測的地步,在民眾中也成了智慧的化身,此時再有人懷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有些煞風景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羊論古:三國之諸葛亮沒有那麼神

三國的故事,恐怕是亞洲人民心中最熟悉的故事之一吧,已經不是單單的中國,就算是韓國朝鮮,還是日本菲利賓,印度尼西亞還是新加坡,只要說三國的故事,恐怕哪個國家的人都能跟你說出個123來,有的時候甚...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差?你只是沒認真讀書而已

最近貌似很多網友對諸葛亮嗤之以鼻,還有人說諸葛是三國中最不喜歡的人... 原因嘛,從原先的「諸葛近妖」,翻案成現在的軍事才能差,不善奇謀,不會打仗,甚至還有不會用人,不會培養人乃至架空後主云云....

諸葛亮真有軍事才能嗎

在《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公瑾、空城計等故事使諸葛亮成為一個神人,自此,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名詞。其實,這些故事於史無據,是《三國演義》作者有意突出諸葛亮的智慧。

陳壽說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是什麼意思?

說到諸葛亮有的網友就說了這個人也真的是有點厲害的,不管是演義還是民間都是對他吹噓的,所以還是比較狠有實力的,但是其實正史中的《三國志》陳壽對他的評價好像很一般啊,好像說的就是:「應變將略非其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