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不死,蜀漢定能統一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吳,蜀,魏三分天下。
但論各國領袖的才能,曹操當首屈一指,孫權隨後,最後才是這個只會哭的劉備。
劉備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一直不高,但為什麼,他能夠立足於烽火戰亂的三國之中,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有足夠多的將士良才。
劉備最讓人敬佩的才能,就是他的廣施恩德,和糖衣炮彈。
劉備領軍一生,底下的將領一直死心塌地的跟隨於他,這就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但最後,蜀漢還是大敗,為什麼?原因就是他在「隆中對」戰略後,損失了一個重要人才,龐統。
造物忌多才,龍鳳其能同歸一主?先生如不逝,天下未必三分。
龐統字士元,早年以「鳳雛」為名同諸葛亮平起平坐,可見此人才華絕不一般。
後來,劉備領荊州牧時,龐統來投,但並未得到重用,直到諸葛亮和魯肅一直極力向劉備推薦,這龐統才終於有機會一鳴驚人,搏的劉備重用。
從這件事中我們能看出魯肅和諸葛亮不同常人的胸襟,但是,這也要龐統有過人的才能為前提。
龐統這人相貌一般,甚至可以說的上丑,但是論其治國領軍的才能,還真的不輸諸葛亮。
龐統自言,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至此,我們能夠看出,龐統這人志存高遠,是大才。
而真正讓劉備等人刮目相看的,是龐統對於「隆中對」戰略的推進。
按照隆中對的計劃,占領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隨後,西取巴蜀,跨有荊益,最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一統天下。
赤壁之戰中,劉備聯合孫權大敗南下曹操,劉備趁此機會,奪得荊州四郡,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隆中對」戰略的第一步。
這時,龐統的職位也變化了,被冊封為軍師中郎將了,這是個諸葛亮一樣的職位。
這般冊封意味著,隨後,這兩個人將會手握兵權,執行兩個大人物。
不久,經過精心策劃後,一切準備就緒。
益州內部有方正,孟達,張松等人策應,劉備外部帶人進攻益州,定能一舉取勝。
諸葛亮,龐統各司其職,前者負責留守荊州,後者負責雖諸葛進攻益州。
當時,留守鞏固荊州和進攻益州是同等大事,所以必須標配劉備集團中的一流人才。
縱觀劉備所有謀士,其中雖然不乏孫乾、簡雍、伊籍等,但是他們雖然有輔佐之才,但卻並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
所以當時,無論是留守荊州,還是進攻益州,諸葛亮是最佳人選。
但諸葛亮分身乏術,只能負責一事。
而龐統不僅學識淵博,且善於鑑別人物,還有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之才能,所以,進攻益州,龐統為除諸葛亮外的最佳人選,而事實證明,龐統確實是個良才,他不但旁劉備做出了很多正確的決策,還幫助劉備擺脫了「寬厚仁義」的束縛。
這為日後劉備平定西川提供了基礎,但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中箭身亡。
時三十六歲。
一時,隆中對計劃被徹底打亂,所有計劃不得不變更。
諸葛亮此時必須離開荊州,前去支援劉備,但問題來了,諸葛亮走了,誰來留守荊州?據當時來看,留守荊州最好的人選,確實只有關羽。
但關羽空有一身勇猛,卻並沒有謀略,這位最後的失敗埋下了火種。
然而當時除了留關羽外,確實還有一個人選,那就是足智多謀的法正。
但法正這人心胸狹隘,不適合擔此大任。
《法正傳》有言: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
而之後的事我們就清楚了,關羽敗走麥城,為孫權所殺。
張飛氣打將士,被手下張達,范強結果。
劉備氣血攻心,帶七十五萬大軍討伐,怎料最終卻落得一個「火燒連營」。
至此,蜀漢大敗!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龐統沒有死,那麼諸葛亮便可以繼續留守荊州,而龐統則可以繼續輔佐劉備拿下益州,最後摧毀曹吳,一統天下。
但正所謂,世事皆有因果,或許,這就是蜀漢的定數吧。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著名謀士 軍師中郎將:龐統
龐統(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官拜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擊中去世,時年三十...
諸葛亮不能一統三國,是否因為天意?毛主席兩句評語揭露謎底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對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宰相諸葛亮的評價。他讚揚了諸葛亮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功績。眾所周知,劉備死後,蜀國只剩下益州一塊地盤,國力衰弱。後主劉禪昏庸懦弱,整個...
如果龐統不死,除了關羽之外,諸葛亮魏延張飛趙雲誰會留守荊州?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屬劉備實力最弱,其實劉備一度形勢一片大好,很有機會扭轉這一局面,可是一個人的意外死亡卻打亂了他的部署,甚至可以說徹底破壞了劉備的戰略布局,劉備的敗亡和日後蜀漢的困局都和...
龐統的一句話,說出了諸葛亮一生最嚴重的失誤,可惜劉備不聽
「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天下可定」。《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三國蜀漢兩大謀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當時第一流的濟世良才,上了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上能經邦濟...
諸葛亮一生料事如神,卻犯下這一大失誤,直接埋葬了蜀國統一夢想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四十五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司馬遷記載道:「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麼一句話,大家都經常用在形容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身上,但是,客觀來說...
魯肅為何多次幫助蜀漢,是愚鈍還是深謀遠慮?
說起魯肅,可能有些人不是太了解他,主要是他在整個英雄與謀士眾多的三國中,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但實際上魯肅在三國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三國的鼎足之勢,有一半的功勞與他有關。我們看到魯肅常常奔跑...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為什麼每次出征都不帶諸葛亮?
眾所周知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感動,出山助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蜀漢開國後,被封為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
劉備取西川, 隨行的為何是龐統黃忠魏延三人? 其實這裡面大有文章
赤壁之戰時,劉備趁勢奪取了荊南四郡,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仍有隱患,孫權時不時就會跟劉備說荊州是他的,這是其一,其二,按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下一步應該是西取西川奪得益州之地。可是劉備素有仁名,...
帶你還原真實的諸葛亮
每一個喜歡三國歷史的人,大都是從羅貫中三國演義開始的,並且大多數人,最喜歡的人必定是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並且終其一生都為劉備恢復漢室鞠躬精粹,死而後已。三分天下諸葛...
擁有頂級戰略家的劉備集團為何迅速敗亡?外交實在太過拙劣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時,劉備藉口要聯合黃巾殘黨、擾亂曹操後方去了汝南,脫離了袁紹。後來,曹操進攻汝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正是在這裡,發生了「髀肉之嘆」的故事,講的是劉表宴請劉備,劉備...
三國爭霸誰最牛?如果諸葛亮保孫權,關羽保曹操,天下將會如何?
三國是繼東漢之後的一個短暫時代,前後僅持續60年。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相互征討,戰爭一直沒有停止。而在三國爭霸之戰中,每一國都有一個「鐵三角」支撐。這三個鐵三角都是由一人主策,一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