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失誤,曾被龐統一語道破,可惜最後劉備不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諸葛孔明的戰略思想是隆中對,主要內容就是聯合東吳對抗曹魏,然後拿起荊州,益州,最後兩邊同時派兵攻打大魏;然而同時期和他幾乎齊名的龐統的戰略思想卻有一個很的不同:,核心內容是先取東吳,後取益州,但是關鍵在這裡,是以荊州為大本營,到時北方有變,再先取東吳再取曹魏。
兩大謀臣的戰略思想一個向西一個向東,那麼誰的謀略更有可行性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諸葛孔明的謀略原文是:假如將軍您同時占有荊州。
益州這兩個大州,據險守住重要的地方,和南方的民族和好,又安撫西方的少數民族,與孫吳結成聯盟,對自身做好內政,經濟等等工作;一旦天下發生了變化,那麼您便可以率領益州的軍隊從漢中出發,又派一員猛將從荊州出發指向中原,那麼,老百姓們他們誰都會拿著糧食和酒菜夾道歡迎你們的軍隊的呀!如果的確照做了,那麼霸業就可圖,漢室便可以復興呀!
而龐軍師的戰略思想主要是,占領荊州後再拿下益州,然後派一員穩重的將軍守著益州天險,依靠天險萬人莫開。
其次以襄陽作為首都,大軍把守,等到北方有變化時候,先東取孫吳。
最後,再從荊州這邊出兵北上拿下曹魏。
他們兩位大謀士的共同點都是先尋找到根據地:即把荊州,益州這兩大州都拿下。
然而不同點呢就在於以哪個地方作為首都、以及到底是先聯吳還是先伐吳上面。
那麼我們從後世歷史發展來看,龐統軍師的計策更有可行性,因為益州也就是陝西四川重慶那個地方是非常的易守難攻,派一員穩重的大將鎮守就可保平安了,可是在荊州這個地方則是像徐州一樣屬於很容易打仗的地方,所以必須將它作為最主要根據地才可以保無憂(穩穩的守住)。
最後在聯合東吳和攻伐孫吳的問題上,龐士元看的比諸葛孔明看的更為透徹,襄陽這個位置地處長江上游,然而諸葛亮卻是一邊想占荊州掐住孫吳的脖子,一方面還幻想聯合東吳,那還真把江東的謀士們和孫仲謀沒放在眼裡?那麼龐統的戰略意圖則非常清晰,就是一旦荊州被我方占據,就不用想和東吳作朋友,後來的歷史也是很明顯,孫吳後來與蜀國交好的前提就是首先拿回荊州,這樣子才有合作的基礎。
劉皇叔假如聽取龐士元的戰略思想,把都城定在荊州,那麼集益州的民富和荊州的地理優勢於一體,好好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到變化來臨時候,沿江而下便可以直接把東吳拿下,在奪得南邊的江山後,這才有獲取天下的可能嘛。
然而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似乎十分浩浩蕩蕩,實則經不住現實的考驗,我國某偉人在對隆中對的評寫中寫道:「一開始這個「對」就有誤事的可能,兩地相距千里,如此分兵。
最後必定是劉皇叔,諸葛軍師還有關二爺三分大軍,怎麼會成功呢?」
這樣的歷史事件自然是見仁見智,那你又是傾向於哪種或者是又有自己的想法呢?
蜀漢亡於諸葛亮?別鬧了!《隆中對》沒問題,只因後來突變太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有一種說法是蜀漢是亡於諸葛亮之手,說孔明窮兵黷武勞而無功,致使蜀漢國力枯竭,終於被曹魏所滅。筆者一直對這種說法是嗤之以鼻的,我的觀點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蜀漢應該滅亡...
探究:《隆中對》雖為戰略思想典範,但其中那無法解決的歷史難題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成功藍圖——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分兩路北伐中原。在古代戰略思想中,《隆中對》算得上是典範之作,神來之筆。然而,劇本的發展我們都很清楚,《隆中對》里...
三國時期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真是魚與水的關係嗎?
公元207年,劉備經過「三顧茅廬」,請出隱居在隆中諸葛亮為其效力。當時劉備很是感慨:「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憑此認為備與亮二人是「魚水」關係,但事實上二人的確並非如此,我們從當時的背景...
龐統為什麼會死為什麼會英年早逝?
大家看過老版三國的都知道有個叫龐士元的謀士,本名是龐統,外號鳳雛。現在來說一下,龐統為什麼死。赤壁之戰,曹操為了打敗東吳水軍,請了龐統,讓他做他的軍師,但是龐統知道曹操得天下,畢竟會殘暴於天下,...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
摘要: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東征孫吳,但是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動了三國最後一場大戰役——夷陵之戰,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
魏失郭嘉,蜀失龐統,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英年早逝的豪傑,往往讓後人嘆息不已。就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大小戰爭不斷,促使各大諸侯非常重視武將和謀士。不過,不管是曹操一方,還是孫權、劉備一方,都有不少英年早逝的人物。其中,具...
蜀國的滅亡是不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錯誤
諸葛亮可以說在蜀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諸葛亮本人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劉備當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說出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大計。就是現在...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蜀漢的衰敗與覆滅,諸葛亮和關羽得被這個鍋!
公元219年(建安24年),劉備在四川稱漢中王,蜀漢政權正式崛起。蜀漢政權持續了42年,在這42年里,究竟有那些戰略上的失誤而導致蜀漢政權最終的覆滅呢? 諸葛亮在給劉備做的《隆中對》戰略中明確指...
揭秘:諸葛亮和龐統的戰略哪個更強?龐統的計策奪天下可能性很大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就是隆中對,主要內容就是聯吳抗曹,而龐統的戰略思想就是襄陽對,核心內容是先取東吳。臥龍和鳳雛的戰略思想迥然不同,那麼誰的戰略更有可行性呢?分析一下
可惜,龐統戰死,直接讓劉備無緣天下,如果活著東吳將首個被滅
三國迷都知道,臥龍鳳雛分別指蜀漢的諸葛亮和龐統,水鏡先生曾打出「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以安定天下。」的口號,足見龐統之才與諸葛亮不分伯仲。然而眾觀三國,龐統卻毫無建樹,能讓人撐到的只不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