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略思想之比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的戰略思想之比較:蜀漢「龍飛」—— 三步走戰略規劃的完美與悲劇的製造者;曹魏「虎步」—— 一統代漢的政治「大略」折戟沉沙於何處;孫吳「鼠偷」——「政治鼠竊」與地方自保永久防禦戰略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所謂戰略不過是一種「遠慮」而已。

但勝算之道,只有「遠慮」還不夠,還得「慮」得正確,還要有正確履踐實行的能力。

東漢末年失政,群雄逐鹿,各路軍閥之所以一一被消滅,要因正在於以上幾點。

如呂布是天下第一戰將,但既無根據地,又不善用人,更沒有長遠戰略規劃,幾如一流寇;袁紹是最大的軍閥,但志大才疏,有戰略並不能實施,有人才又不能聽計;劉表、劉璋、公孫瓚、劉基、劉虞、張魯、張繡等都是很有實力又有地盤的軍閥和地方勢力,但都胸無大志或志大才疏,根本談不上戰略規劃,能保住一塊地盤就不錯了。

那個皇族牧守劉虞,一幫人想擁戴他當皇帝都不敢做。

因而都一個個被擊敗。

曹操、劉備、孫權當初都是沒什麼名分與實力更無地盤的弱小群體,但他們在這場「逐鹿」天下的大角逐中得以捷足勝出,首先應該歸因於他們的戰略的正確與正確的戰略實施。

首先他們都重視建立和穩定、鞏固自己的根據地大本營。

曹操把自己的大本營建在河北的鄴城,該城是魏郡太守的治所首府,因而曹操以漢帝名義自封為魏公,後又開國稱魏王,其子曹丕滅漢後也稱魏帝。

劉備則選中了漢中,漢中是西漢王朝的發祥地,他的政治旗幟就是匡扶漢室,又有漢皇叔的身份,所以先在漢中稱王,後來跑到成都稱帝,仍國號蜀漢。

孫權則繼承父兄,守定江東三吳之地,雖定首府於石頭城,但仍稱吳王,開國亦號吳稱吳帝,因為吳政權的腹地在三吳。

這也是三國分立的各自基礎。

他們正是據守這個根據地才有了後來的發展。

曹操據鄴城統一了整個中原與東北西北,再以此為基礎向東南、西南發展;劉備據漢中進軍益州開拓了西南雲貴,再據此不斷北伐;孫權則據南京經略江東,開發南方、東南,遂成三國鼎立之勢。

但這都是宏觀大略,在操作實施層面又有所不同。

戰略最明晰的首推劉備集團,著名的「隆中對」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這個戰略既審時度勢,又制定了操作計劃,完美得不能再完美。

劉備當初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不過是一個政治上貧無立錐之地的小角色,只能於夾縫中求生存,類於流寇,到處東依西附,南逃北竄。

先投官軍討黃巾,謀了一個小縣令;被農民軍打跑後先投河北軍閥也是他的同學公孫瓚;後又充任豫州、徐州刺史,被呂布打敗後投奔了曹操,借出兵機會又投奔了袁紹;袁紹敗給了曹操又投奔到荊州劉表,無所事事一呆就是七年。

但這七年沒白呆,遇到了諸葛亮。

三顧茅廬見到諸葛亮,才有了自己的發展規劃。

諸葛亮首先向他提出以荊益二州為根據地的第一步戰略思想。

因為第一,曹操破袁紹後,雄兵百萬,且挾天子以令諸侯,且很有智謀,這是不能與他爭鋒的,我們沒有這個實力;第二,孫權據守江東,坐承父兄之業,從孫堅、孫策到孫權已經營了三世,根基牢靠,長江天險,賢才為用,對他只能引為盟友,而不要希望把他消滅,這也是不可能的;第三,現在只剩下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州的牧守劉表、劉璋都無能,我們可以把他拿下,這是老天對您的賞賜。

接著又指出了第二步的發展措施:您如果能奪得荊益二州便以此為大本營,依靠西南的物華天寶與長江交通便利,憑藉著高山險關的屏障可外拒於敵,然後向西、南兩個方向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東面與孫權和好,抓緊時機治理內政安定後方。

接著又向他提出了第三步發展的目標:在略定西南與孫吳結盟後,如果中原一旦有事變發生,可分兩路出擊:第一路派一員大將率荊州之兵直接北上進攻宛城、洛陽;第二路由您親自率領益州兵眾於秦川東進中原,如果能這樣,那麼便可以成就霸業,興復漢室。

這就是「隆中對」的全部內容。

這是一份既審時度勢又鼓舞人心且極具操作性的一流的戰略規劃:首先它明確了根據天下混戰的實際情況與劉備集團的實力狀況提出了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三分天下:抓緊時機在曹操與孫權還沒有餘力,而荊益二州又沒有防守能力的情況下,一舉奪取西南,與各占據北方、東南的曹操與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第二步練好內功、治理內政、鞏固根據地、安定大後方;第三步兩路出兵,進軍中原,興復漢室。

這篇戰略規劃除了擬定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外,同時制定了相關的發展政策,即:以曹操為主要對手,與東吳採取*政策;對西部、南部的少數民族地區採取和撫政策。

這是一個配套成龍的發展戰略規劃。

對於國內混戰形勢如此了如指掌,思路如此清晰,這正是諸葛亮臥隆中十餘年冷眼旁觀風雲研究的成果。

但問題在於這個規劃太完美了,而越是完美的東西幾乎註定是悲劇的結局。

因為一旦有一個環節出問題,那麼這種完美便變成了殘局。

這個規劃不僅被劉備接受了,而且能夠一步步地得以實施,這是劉備的過人之處。

但荊州一失,全盤鏈條亂套,這是諸葛亮後來治蜀北伐單腿走路而無法全部實現這一戰略構想的悲劇所在。

這就是蜀漢政權的戰略規劃。

而且其中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東和孫吳北拒曹操的大政方針的確定,這一戰略直接關係到蜀漢的安危存亡。

可惜的是這一重大戰略首先被關羽發動的襄樊戰役破壞了。

正由於荊州——這個蜀漢戰略鏈條中的第一個環節被打掉了,就影響到整個戰略規劃的實施。

然後又是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使這個傷口越挖越深、越撕越大,以至於劉備身後,諸葛亮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來修補這道樊籬圍牆,以免蜀漢兩面受敵。

諸葛亮自己制訂的戰略規劃只能自己去執行了。

終其一生除了不斷鞏固這種聯盟外從未和東吳再起風波,因而得以使他能夠集中精力治理內政,雖然不斷地北伐,卻仍沒有把國家帶入過危險的境地。

曹魏政權的戰略規劃也比較明晰。

但是,曹操集團並沒有十分明晰的如「隆中對」那樣的發展戰略規劃。

曹操的一統天下卻是在早年就形成的志向。

治軍伊始不過是隨幫唱柳的擊黃巾、討董卓,也同樣不過是不怎麼起眼的小角色。

儘管史書上總是說他那時就卓武不凡,但他沒有實力,又沒有清流身價,因而他只不過是一個起鬨的角色,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決策。

但他有自己的長處:第一,肯讀書,學孫子兵法寫過十幾萬字,行軍作戰也手不離書;第二,善於採納眾智,聚攏人才。

這兩點就足以讓曹魏形成自己的戰略思想。

曹魏政權也是曹操的基本戰略思想是:第一,「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主意是他的首席顧問參謀荀彧提出的。

他認為漢帝處於患難之中,正是天下「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之時,如能於此時迎獻帝都於許昌,那麼就是「奉讓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

這是荀彧幫他策劃的第一個「大略」。

第二,「以令諸侯」的目的乃是取代劉漢一統天下,這個戰略也是一個「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一統天下先統一中原;第二步,統一中原後向東北、西北發展以統一北方;第三步,統一北方後再向西南、東南兩個方向發展。

曹魏的這一發展戰略中統一中原,征服東北、西北都先後實現了。

但由於赤壁之戰的敗衄,卻令曹操的第三步戰略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

連荊州漢中也先後失守。

在曹魏政權所有戰略中最正確的戰略是先剪除後患,避免兩面作戰,最後與袁紹決戰;最錯誤的戰略便是與孫劉的赤壁大戰。

正是選擇了正確的時機與袁紹的一戰定乾坤以少勝多,奠定了他統一北方的基礎;也正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錯誤的方式與孫劉聯軍的赤壁大戰,徹底破壞了他征服江南與西南的宏大戰略,並由此終止了他一生的事業發展。

至於東吳的發展戰略則無足輕重了。

因為東吳基本是地方地主政權,唯以自保為唯一戰略,對於天下大勢,除了隔江觀虎鬥,乘機撈一把,擴大點地盤外,並沒有什麼宏圖大略。

今天和劉漢和親,明天又反目成仇,然後再聯盟;今天向曹魏投降,明天開戰,後天再屈服。

基本是一切立足於保住地盤、保住位子而已。

就像一個政治盜賊,處處的機會主義。

很有一點鼠竊狗偷的味道。

周瑜、魯肅在時,尚有橫行天下志在一統的雄心,周瑜、魯肅曾經有過規劃,但二人去世後,東吳便採取了一種永久性的防禦戰略了。

就是有發展的機會都要放棄。

比如陸遜火燒連營打敗劉備後,本可以乘勝追擊,但卻草草收兵。

但這從長遠的戰略夥伴關係上來看是正確的,不應受到非議。

但有許多這樣的機會都放棄了。

甚至東吳的許多重大軍事行動並不在於擴張與獲勝,只是做做樣子,耀武炫兵,威懾曹操而已。

這也與東吳軍事力量的特點有關。

孫吳的軍事主力部隊都是水軍,離開了水便無大能為。

而曹、劉政權的軍隊多以步騎為主,因而與東吳作戰取勝也很困難,赤壁之戰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因而,我們不能不說東吳政權固守長江天險、鞏固內部、自我發展,對曹劉採取積極防禦戰略是一種正確選擇。

一直到三國歸晉,東吳是最富庶的,乃至到最後仍成為苟延殘喘的東晉政權的可靠大本營。

在東吳的戰略中最正確的抉擇是蜀漢聯盟,是赤壁大戰,使東吳擴大鞏固了江東政權的西部和北部防線,為江東建立了可靠的外圍陣地。

最致命的錯誤是並不認真貫徹也不忠於這個聯盟戰略,總是與蜀漢鬧磨擦,搞小動作,甚至與曹操聯手來破壞這一聯盟。

在後期也從不認真執行這一戰略,甚至在魏蜀最後大決戰中,東吳非但不援之以手,反而趁火打劫派兵去爭取巴東,圍困白帝城。

所以蜀漢一亡國,東吳就沒好日子過。

司馬氏的一隊樓船就把它滅掉了。

戰略事關興亡,三國所以興亡似乎都與戰略有關,所以戰略問題乃是事業成敗的關鍵,不可忽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得臥龍收鳳雛,天下為什麼還是不能一統

三國演義中寫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先劉備舉薦人才時說,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定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相助,為其規劃了統一天下的大策。赤壁之站,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在孫吳不受重要的鳳雛龐統投靠劉備門下...

三國謀士如雲,但稱得上戰略家的僅此八人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謀士如雲,為已方出謀劃策從而贏取某次戰役勝利的能人,多不勝數。但真正能夠從已方的實際出發,著眼於天下大勢,以極強的宏觀意識和長遠的戰略目光,制定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