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曲線救國,明知北伐不可能成功,仍為了這個目的一直堅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在三國的謀士當中有的人喜歡郭奉孝、有的喜歡周公瑾,但更多的人是喜歡諸葛孔明的。

他在劉備三次的邀請之下,出山為蜀漢了立下不少的功勞,他的隆中對為後來的蜀漢奠定了基礎。

那麼在後期的蜀漢只有一個益州的時候,諸葛孔明為什麼還想要北伐,明明知道不可能成功,還一直堅持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件事。

諸葛亮之所以一直堅持著北伐是因為他知道,只憑藉著益州一個地方是支撐不了不久的,如果不消耗魏國的實力的話,魏國很快就能實現一統天下。

在北方的中原大地經歷了多年的戰亂之後,北方的人口、經濟大大地減弱,曹魏已經一統北方,北方的地盤比南方蜀漢和東吳兩個加起來的地盤還要大。

如果曹魏沒有發生戰爭的話,就能夠從中恢復到往日的實力。

恢復實力後的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是蜀漢和東吳兩個國家所能阻擋的。

出於這個目的諸葛孔明就想通過北伐,來減緩曹魏對國力的恢復,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曹魏是在漢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先主劉備是漢室的宗親,要維護漢朝的正統,討伐曹魏符合蜀漢的國策。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不攻打東吳,之前東吳還偷襲過荊州,使得蜀漢的實力被削弱。

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定下來的計策主要是聯合東吳打擊曹魏,現在蜀國是最弱小的一方,只能通過聯合東吳來減少魏國的實力。

如果蜀漢成為東吳的對立面的話,蜀漢只有一個益州,憑藉著益州根本不可能阻擋曹魏和東吳雙方聯合進攻的,這樣做的話蜀漢只是自取滅亡,會加快蜀國滅亡的速度。

諸葛孔明六次北伐為什麼都失敗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蜀漢在那個時候許多人才都已經去世了,人才的缺乏導致了諸葛亮只憑著自己一個人是沒辦法成功的。

還有的人認為是益州的地勢問題,益州易守難攻,對於行軍和糧草的運輸非常的困難,曹魏只要在險要的地方攔截的話,蜀漢根本就沒辦法進軍。

還有就是蜀魏兩國的經濟實力根本就沒辦法相比,那個時候魏國的人口已經五百萬人了,蜀國的人口不到魏的一半,魏國能夠招募更多的軍隊,在人數上比蜀更具有優勢。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諸葛孔明自身也有問題,在劉備死後他就掌握了蜀國的大權,蜀國很多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做主。

很少放權給別人,導致了蜀國的人才成長不起來,就象馬謖一樣只會紙上談論兵事,如果馬謖能夠從實際中鍛鍊自己,那麼那一次的北伐就有可能成功。

還有就是諸葛亮自己用兵比較喜歡穩不想冒險,魏延曾經建議他突襲長安,諸葛孔明害怕損兵折將就拒絕了他的建議,如果諸葛採用了魏延的計策興許北伐就能夠成功。

對於諸葛孔明一直想要北伐你們是怎麼看的?

本文由天蘭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子午谷奇謀」:蜀漢唯一的翻盤點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個人認為沒有可不可行,只有成功率高不高,我認為有很高的成功率,毛主席曾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個人認為毛主席說的沒毛病,但是就關中而言,不存在民眾...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