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曲線救國,明知北伐不可能成功,仍為了這個目的一直堅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在三國的謀士當中有的人喜歡郭奉孝、有的喜歡周公瑾,但更多的人是喜歡諸葛孔明的。
他在劉備三次的邀請之下,出山為蜀漢了立下不少的功勞,他的隆中對為後來的蜀漢奠定了基礎。
那麼在後期的蜀漢只有一個益州的時候,諸葛孔明為什麼還想要北伐,明明知道不可能成功,還一直堅持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件事。
諸葛亮之所以一直堅持著北伐是因為他知道,只憑藉著益州一個地方是支撐不了不久的,如果不消耗魏國的實力的話,魏國很快就能實現一統天下。
在北方的中原大地經歷了多年的戰亂之後,北方的人口、經濟大大地減弱,曹魏已經一統北方,北方的地盤比南方蜀漢和東吳兩個加起來的地盤還要大。
如果曹魏沒有發生戰爭的話,就能夠從中恢復到往日的實力。
恢復實力後的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是蜀漢和東吳兩個國家所能阻擋的。
出於這個目的諸葛孔明就想通過北伐,來減緩曹魏對國力的恢復,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曹魏是在漢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先主劉備是漢室的宗親,要維護漢朝的正統,討伐曹魏符合蜀漢的國策。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不攻打東吳,之前東吳還偷襲過荊州,使得蜀漢的實力被削弱。
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定下來的計策主要是聯合東吳打擊曹魏,現在蜀國是最弱小的一方,只能通過聯合東吳來減少魏國的實力。
如果蜀漢成為東吳的對立面的話,蜀漢只有一個益州,憑藉著益州根本不可能阻擋曹魏和東吳雙方聯合進攻的,這樣做的話蜀漢只是自取滅亡,會加快蜀國滅亡的速度。
諸葛孔明六次北伐為什麼都失敗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蜀漢在那個時候許多人才都已經去世了,人才的缺乏導致了諸葛亮只憑著自己一個人是沒辦法成功的。
還有的人認為是益州的地勢問題,益州易守難攻,對於行軍和糧草的運輸非常的困難,曹魏只要在險要的地方攔截的話,蜀漢根本就沒辦法進軍。
還有就是蜀魏兩國的經濟實力根本就沒辦法相比,那個時候魏國的人口已經五百萬人了,蜀國的人口不到魏的一半,魏國能夠招募更多的軍隊,在人數上比蜀更具有優勢。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諸葛孔明自身也有問題,在劉備死後他就掌握了蜀國的大權,蜀國很多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做主。
很少放權給別人,導致了蜀國的人才成長不起來,就象馬謖一樣只會紙上談論兵事,如果馬謖能夠從實際中鍛鍊自己,那麼那一次的北伐就有可能成功。
還有就是諸葛亮自己用兵比較喜歡穩不想冒險,魏延曾經建議他突襲長安,諸葛孔明害怕損兵折將就拒絕了他的建議,如果諸葛採用了魏延的計策興許北伐就能夠成功。
對於諸葛孔明一直想要北伐你們是怎麼看的?
本文由天蘭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諸葛亮臨死前獻出一計,直接讓蜀國早滅亡40年!
一直以來,諸葛亮都是賢相的代表,為蜀漢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他死後,在三國中蜀漢最先亡國,不得不說這和他的一些治國措施有關。諸葛亮臨終前到底留下什麼計策呢?我們還得從諸葛亮北伐說起...
蜀漢末年,諸葛亮若投孫吳,大一統能實現嗎?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亮感玄德知遇之恩助其三分天下有其二。蜀漢末年,後主無道,國力衰微,如若此時諸葛孔明棄劉投孫,大一統能實現嗎?答案是肯定的,大一統能夠實現。
蜀國兵力最少,只有10萬兵馬,諸葛亮為什麼還要一直北伐?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曹魏獨占天下三分之二,東吳次之,蜀國的實力最弱,先不說蜀國的地盤只有益州一地和漢中地區,根據史料記載,蜀漢的戶口只有20萬戶,人口也就90萬左右,其中帶甲將...
諸葛亮北伐,拒絕了魏延的計策,真是因為太謹慎?世人誤會上千年
導讀: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從一個編草蓆的普通人,在諸葛亮、龐統等人的輔佐下,建立了蜀漢政權。雖沒有完成匡扶漢室的心愿,卻已經相當不容易,劉備也因此有些迷失了自我。公元221年,登基稱帝沒多久,劉備...
此人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何在諸葛亮死後卻被滅三族
魏延,字文長,是蜀國著名大將,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
諸葛亮的一個舉動讓國家陷入深淵,殺一人延長又國運29年
三國時期要說那個國家的實力是最弱的,這一點從他們的疆域就能夠看得明白,蜀漢政權的疆域是最小的一個,而且按照當時最初漢武帝將天下封為13個監察區域的劃分,就能夠看得出來,蜀漢其實就是一個益州的地...
諸葛亮堅持北伐被誤解了一千八百多年,真實原因讓人心服口服
諸葛亮北伐歷史上又叫諸葛亮北伐中原(長安),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從228年春至234年冬,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史上,對諸葛亮北伐多有看法,有的...
「子午谷奇謀」:蜀漢唯一的翻盤點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個人認為沒有可不可行,只有成功率高不高,我認為有很高的成功率,毛主席曾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個人認為毛主席說的沒毛病,但是就關中而言,不存在民眾...
假如劉備、諸葛亮和五虎上將沒死,蜀國是否可以一統天下?
漢朝末年三國鼎立,三國指的是曹丕建立的魏國,孫權建立的吳國和劉備建立的蜀國。當時諸葛亮和姜維對曹魏進行了多次的北伐,但是都無功而返,最後在263年的時候司馬昭決定滅掉蜀國最後蜀漢正式滅亡。
不惜與劉備意見向左,諸葛亮為何堅持先打曹魏,後伐東吳?
諸葛亮,是智慧、忠臣的代名詞,在東亞文化圈內人盡皆知。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流傳至今。然而,縱然是智謀過人,諸葛亮六出祁山卻未建功勳,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對其戰略方向產生了懷疑,...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諸葛亮為什麼冒著耗損蜀漢國力的風險,而執意北伐呢?
公元221年7月,在關羽大意失荊州,殺害張飛的部將投奔東吳後,劉備決定對吳國發動一場復仇之戰。可惜的是,一輩子都沒衝動的劉備,這第一次衝動就收穫了慘痛的夷陵之敗。在完成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背負了...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
蜀國人才不足,大多是蜀國人口太過稀少,而諸葛亮也有一定的責任
漢末年,經過不斷的諸侯混戰,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訂立的局面。這段歷史,被稱為三國時期。三國之中,魏國實力最強,吳國次之,蜀漢最弱。蜀漢前期有荊州和益州兩塊地盤。到了後期,蜀漢名將凋零,地盤只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