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劉備、諸葛亮和五虎上將沒死,蜀國是否可以一統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朝末年三國鼎立,三國指的是曹丕建立的魏國,孫權建立的吳國和劉備建立的蜀國。

當時諸葛亮和姜維對曹魏進行了多次的北伐,但是都無功而返,最後在263年的時候司馬昭決定滅掉蜀國最後蜀漢正式滅亡。

劉備當初建立的蜀漢政權中,文有臥龍鳳雛,而武卻有關張趙馬黃,這五虎上將以及魏延的輔佐,但是卻沒有統一天下。

而之所以劉備沒有統一天下,原因就是其實力造成的,不管羅貫中小說中對劉備如何的褒揚對曹操如何的貶義,都不可能將其結果改變,因為三個國家的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三方的實力,從占地以及人口數量和兵員數量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魏國:地區(青,兗,豫,徐,司,雍,涼,並,幽,冀,荊北部以及西域都護府)。

人口有一千萬左右,兵士大概在七八十萬。

吳國:地區(揚,交,荊州大部分),人口二百三十萬左右,兵士達二十三萬。

蜀國:益州和漢中,人口九十四萬,兵士十萬多,最多時候也就十七八萬。

從以上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出,蜀漢其實是最弱的防禦尚且都夠嗆,何況是去進攻別人?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討論天下大事之時,曾經跟劉備規劃出的一個大略,他的想法是讓一個大將在荊州鎮守,然後向宛城和洛陽進發,劉備自己帶著兵是在益州從秦川出兵,到時候憑著皇叔的美名,還能讓百姓擁戴。

完全可以統一漢室。

但是想法是好的,可是現實卻是一個清脆的大耳光扇在了劉備的臉上。

這位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卻死了,荊州也隨之丟失,導致這個計劃全盤落空。

荊州丟失之後,曹丕也隨即稱帝了,當時的劉備已經是62歲了,他知道自己日子也不能長了,覺得自己年輕時想的那個霸業還是離他太遠了,於是他就選擇了這個比較曹魏而言稍微弱一點的東吳,他決定用人生最後一段時光來跟孫權豪賭一把,而他的想法是如果能把東吳拿下來,那麼就跟曹魏有拼的資本了,而至於說給關羽報仇的說法卻只是一些藉口而已。

然而劉備的這場豪賭,卻是輸得個底朝天。

憋死又上火的他最後還是不甘心的撒手而去,不過話說回來,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也不是沒有光拿實力來比的話,可能還是稍有些牽強。

軍力不能比,那麼就要比將力。

從皇帝到大將都要比,對於皇帝來說,新上位的劉禪跟曹丕和孫權能是一個級別的嗎?而諸葛亮在給劉禪上書的時候也說過,現在蜀國的人才正在凋零,誠然,這些五虎都相繼的離世,而且軍中的一些精英也全部的不是死便是傷,人才相當的匱乏,不然廖化也不能登場。

而蜀漢的地理位置雖然說不錯,但是卻沒有人心得扶住,曹魏已經穩定,人們差不多都快忘記漢朝了,你這邊還以漢朝皇叔自居,誰還買你的帳?所以平民百姓只是希望曹魏能快點統一然後過上太平日子,大漢時候是太平日子,曹魏這邊也是一樣過日子,誰贏都行,關鍵是要統一。

所以劉備這邊人和的優勢便已不在,就算劉備沒死,五虎健在,蜀國滅亡依然是必然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

為什麼諸葛亮不等「天下有變」時再北伐呢?

隆中對選自陳壽的《三國志》,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