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司馬懿的老對手,諸葛亮明知蜀漢疲弱,為何還執意六次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格瓦拉同志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每每令人不解的是:諸葛亮為何在「益州疲弊」的情況下,接連六次出師北伐?他明知北伐不可為卻仍一意孤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個人認為不外乎下面幾點原因:

1.法統之爭

法統又稱正統、道統,按照中國古代的觀念,就是在國家出現分裂的情況下,應該由哪個集團來代表國家來進行統治,誰才是「真命天子」。

蜀漢政權的創建者劉備一直以「正統」自居,「北伐滅曹」不僅僅是劉備的政治口號,而且也是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其在益州地區統治合法性的基礎,是蜀漢君臣畢其一生都要追求的政治抱負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哪個皇帝在位,無論哪個權臣掌權,都不能邁過「北伐滅曹」的這個門檻。

國家強大時,自然要大規模北伐;國家衰微時,也同樣需要進行小規模的騷擾。

如果不這樣,則蜀漢政權將徹底地淪為「僭偽政權」、「叛逆集團」,失去其在益州地區的統治基礎。

2.獻身理想

諸葛亮的出世始於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而他甫一出場,便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對劉備和盤托出,這便是流傳千古的《隆中對》。

占據荊、益二州,與曹魏、孫吳集團首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後結好孫吳,乘天下大變之時,由宛洛、秦川分路北伐,滅曹興漢,完成統一事業,這是諸葛亮為劉備做的戰略大規劃,也是諸葛亮畢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報復。

既然諸葛亮選擇了劉備集團,選擇了以曹魏為對手,那麼政治理想的驅動,就不能不促使他堅定不移的從事北伐事業

3.信守承諾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已經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君臣關係,同時具有親密的同志、朋友關係,是一種「魚水」關係。

共同的政治理念將他們結合到了一起,也決定了二人相似的政治命運。

作為中國古代傳統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深受知遇之恩的諸葛亮滿懷忠君愛國思想,自然責不旁貸的接過先主未竟的事業,畢其一生以實踐之

所以,即使在「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天下存亡之秋也」的時候,諸葛亮依然不敢懈怠,不敢荒廢,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從事北伐事業。

因為,他不能有負於主人的寄望,不能有負於一個親密戰友、朋友、同志的囑託,更可況這更是兩人共同的政治抱負!

4.忘戰必危

歷史上割據四川的政權,無一例外都沒能走出這塊盆地,反而最終都成為被統一的對象。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豐饒的生活銷蝕了進取的意志,美妙的溫柔富貴鄉變成了他們的埋葬場。

諸葛亮之所以執意其北伐事業,一個重要的原因,簡單來說便是想以戰養軍,使軍隊時刻保持旺盛戰鬥力,避免軍備廢弛。

走出去,跟北方強大的政權角力,雖然明知不可為但依然要為之。

這一點,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有明確的記載:「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用心良苦。

5.時不我待

諸葛亮執意北伐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希望通過主動出擊來製造曹魏的內部動亂,尋找可以實現突破的機會,在一個時不我待的形式下來尋找改變局勢的「突破口」。

但自曹魏政權建立之後,一直並未出現如諸葛亮所期望的那種變局、亂局,同時隨著老一代將領的相繼凋零,蜀漢自身的戰鬥力卻在不斷的弱化,情形之危急在《後出師表》中有清晰地闡明。

如何破解困局,將北伐事業繼續下去,保存恢復正統的一線生機?諸葛亮需要做的只能是靠先發制人,在戰爭中訓練士兵、保持戰力,不斷尋求可以實現突破的機會。

這是一種令人煎熬、痛苦的尋覓、探索,是儒家思想中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大精神在諸葛亮身上的真正體現,「既然選擇了遠方,便要風雨兼程」,此之謂也

諸葛亮終究是敗了,但是在一向以成敗論英雄的中國,他卻能升華為聖人甚至是神,成為後世士人大夫的精神導師。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那份偉大的家國天下情懷,那種為理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執著,還有那千金一諾的履約精神。

所以,雖然已故去千年,但定軍山下那座孤墳卻早已成為世人敬仰崇拜的聖地,閃耀著穿透千年的動人光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扒諸葛亮北伐真實意圖:恢復漢室只是藉口?

【導讀】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國小力弱,其整體實力遠不及曹魏,但「一生謹慎」的諸葛亮卻一反常規,執意率眾五出祁山,北伐曹魏,這與其「謹慎」的性格是相悖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難道真的是...

諸葛亮治蜀

《隆中對》,它既是偉大的戰略構想,又是一個最終失敗的戰略構想。這導致短短十二年的時間,劉備從幾乎一無所有,到自立「漢中王」。但是劉備一死,蜀漢集團又迅速陷入了困境。而面對這些困境的不是別人,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