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中原?原因早已寫在了《出師表》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力主北伐中原。

對於諸葛亮的這一行為,後人評價褒貶不一。

而在閱讀了諸葛亮遞交給劉禪的《出師表》後,筆者認為答案早已經被諸葛亮寫出來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為什麼這麼說的,讓我們首先將目光轉移到白帝城託孤時期。

在劉備伐吳失敗前,蜀漢集團已經失去了荊州這塊根據地,這意味著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經失去了實現的基礎。

在劉備去世後,蜀漢最大的危險不是外部敵國,而是內部的不穩定。

在劉備託孤的時候,諸葛亮並不是唯一的顧命大臣,另外一個是李嚴。

在這兩個人中,諸葛亮代表著荊州集團的利益,而李嚴則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

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就是為了平衡蜀國的內部各方勢力。

作為益州本土派的李嚴,不僅想搞內部分裂,還鼓動諸葛亮進爵稱王。

但是,諸葛亮顯然不會上了李嚴的當,在李嚴表露出像分裂蜀漢的苗頭下,諸葛亮則號召蜀國君臣應當「北伐中原,復興漢室」,其用意就是則是希望整個蜀國內部團結在一個目標下。

也即大家心往一處使,才不容易發生內部分裂。

進一步來說,在劉禪時期的蜀漢帝國內,儘管諸葛亮通過扶持荊州派來打壓強大的益州本土派,從而維繫蜀國的政治平衡。

但是,荊州集團畢竟是外來戶,俗話說的話,「強龍不壓地頭蛇」。

隨著時間的發展,尤其是趙雲等劉備嫡系的老去或逝去,被打壓的益州集團很快就會再次崛起,並掌握蜀國的大權。

而在諸葛亮死後,掌權的益州本土派面對鄧艾大軍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

所以,諸葛亮特彆強調的「益州疲弊」,表面是將益州的農業生產、人口等實力上的薄弱,在更深的層面上,則強調了益州本土派只希望過安穩的日子。

在劉備攻打劉璋的時候,投降的是這些益州本土派,在鄧艾打劉禪的時候,投降的依然是這批本土士族。

那麼,面對疲弊的益州,諸葛亮該怎麼辦呢?

答案不言而喻,如同二戰時期的德國、日本,在國內矛盾無法調和的情況下,那就通過戰爭來轉移矛盾和國民的注意力。

諸葛亮堅持北伐中原,也是希望通過外部戰爭來化解內部危機。

而且,如果北伐失敗了,大家一起同仇敵愾,更加仇恨曹魏;如果北伐成功了,那麼大家「打土豪、分田地」,何樂而不為呢?

總而言之,諸葛亮堅持北伐,就是希望抵消了益州疲弊的負面影響,藉助戰爭來培養人才和部下,從而在蜀漢國內完成政令和軍令的統一,進而實現為蜀漢續命的目的。

文/情懷歷史

(漫談三國:二十一)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死後 劉禪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欲奪荊州,出兵攻打東吳,不料起兵前夜張飛被殺,屬下更是逃往東吳,這更加堅定劉備攻打東吳的決心。劉備戰敗逃至白帝城,次年劉備由於病情惡化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是一心輔佐劉禪...

鄧艾只有2000兵馬,憑什麼逼迫劉禪投降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大勢力。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在蜀漢建立後的數十年時間,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否做了除掉諸葛亮的準備?

伯牙子期,知音難覓。在三國這個亂世之中,劉備和諸葛亮不僅是格式化的君臣關係,更是難得的一對知己。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和諸葛亮的融洽關係出現了裂痕。在吃到夷陵之戰的苦果後,劉備在白帝城這...

已經有諸葛亮了,為什麼劉備還要託孤李嚴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和諸葛亮之間不僅互相成就,也是君臣相互信任的典範。對於劉備來說,三顧茅廬,給了諸葛亮一個施展自身才華的大舞台。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也為劉備建立的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