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皇帝有兩個姓,歷史上唯一的例外,兩個都皇帝都很能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代中最後一個王朝叫後周,是漢族人郭威建立的。
郭威死後,妻侄柴榮繼位。
這樣,後周皇帝就出現了郭、柴二姓,這在「家天下」的帝王世系中,怕是唯一的例外。
郭威和柴榮算是五代皇帝中最有作為的兩個人,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願,推進改革,發展經濟,從而吹響了前奏曲,為宋王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郭威(公元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西)人。
少時孤貧,長大後從軍,任馬步軍使,性格粗獷豪勇。
他在頸上刺了飛雀紋飾,故得了個諢名:郭雀兒。
有人取笑說,他可能成為天子。
他說:「自古豈有雕青天子!」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娶了後唐莊宗李存勖遣散的宮妃柴氏為妻,生活和事業有了新的起色。
他追隨過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劉知遠諸位皇帝,具有豐富的閱歷。
後漢時,任樞密副使。
後漢隱帝劉承祜即位,郭威是受詔輔政的大臣之一,升任樞密使,掌握了軍權。
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發生叛亂,劉承祜加拜郭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率兵前往鎮壓。
而這時,劉承祜加卻在京城肆意殺戮功臣,並殺了郭威的兒子,還派人前去殺郭威。
乾格三年(公元950年),郭威遂在魏州起兵反漢,攻進汴京。
劉承裱死於亂軍之中。
郭威出任「監國」,奏請皇太后,迎立劉知遠的侄兒劉資為帝。
忽然傳來邊報,說是契丹南侵。
郭威引兵北上,前去抵抗。
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陽南),將士們鼓譟起來,撕開一面黃旗,披在郭威身上,擁護他做皇帝。
郭威於是回師,奪得了後漢天下。
那個劉資本來在徐州,尚未到達汴京,被人殺害於途中。
劉貫的父親劉崇(劉曼)隨即割據晉陽稱帝,建立了北漢。
郭威改國號為周,是為後周。
郭威出身社會底層,了解民間疾苦,登基後注意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興修水利,發展生產。
他個人生活比較節儉,反對奢靡之風,他對大臣們說:「我是在窮苦中長大的.因為機運好才當了皇帝,所以不敢重斂百姓,追求奢華。
」還說:「我長期生活在軍隊中,沒有什麼學問,不大懂得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你們應當多提建議,只要利國利民的.都可以提出,但文字要簡潔實在,不要虛浮和冗長。
」他下令:乘輿服飾,不得過於華麗;宮中器物,力求簡單樸素;各地禁止貢獻珍玩和奇禽異獸之類。
而且還命把宮中原有的金銀珠玉裝飾的華貴器皿,集於朝堂,當眾砸碎,告誡群臣說:「聽說後漢隱帝,整天佩金飾玉,和嬖寵遊戲。
此事不遠,應當引以為鑑!」
廣順四年(公元954年),郭威生了重病。
他沒有兒子,只能傳位於妻侄柴榮。
他吩咐柴榮為他準備後事,陵墓從簡,陵前不要用石人石獸,紙衣瓦棺裝殮,悄悄下葬,不要驚擾百姓,只在碑上刻一行字:「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
」作為皇帝,臨死時還不忘儉樸,這是很難得的。
郭威死後葬於嵩陵(今河南新鄭西),廟號高祖,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柴榮繼位,郭氏天下便姓了柴。
柴榮(公元921~959年),邢州龍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
他的姑母柴氏嫁給郭威,他被郭威認為養子,替郭威管家,不僅管理田莊,而且遠涉江湖,販賣茶葉等,使郭威家境逐漸富裕起來。
隨著郭威地位的提高,柴榮開始擔任軍職。
郭威反漢進攻汴京,柴榮留守鄴城。
後周建立,柴榮歷任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王。
柴榮精於騎射,涉獵史書,在當時的統治階級中間,算得上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
郭威的為人,給予柴榮深刻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他登基後決心繼承郭威的事業,全力治理好國家。
柴榮剛剛臨位,國喪未舉,朝政待理,北漢劉崇便聯合北方的遼軍,殺向汴京。
劉崇仿效石敬瑭,臣服於遼穆宗耶律躁,自稱侄皇帝,取得支持,企圖與後周抗衡。
柴榮面對來敵,意欲親征。
許多大臣反對,柴榮不聽,率兵北渡黃河,與漢軍相拒於高平(今山西高平)。
漢軍數量遠遠多於周軍,劉崇麾兵大進。
周將樊愛能、何徽畏敵怯戰,未戰先潰,千餘步兵棄甲投降。
周軍為之動搖,情勢危急。
這時,柴榮身先士卒,親率大將趙匡胤、張永德等,奮勇衝殺,很快扭轉了形勢。
漢軍稍卻,周軍兵威大振,吶喊著殺向前去,無不以一當十。
劉崇和遼軍潰敗,狼狽逃去。
這場戰爭稱高平之戰。
它大挫了北漢的銳氣,也阻止了遼軍的南侵,為柴榮推行改革和隨後的南征北戰,創造了條件。
戰後,柴榮執行軍法,把樊愛能、何徽及軍使以上部將七十餘人,斬首示眾。
柴榮在郭威改革積弊的基礎上,進一步整頓吏治,均定田賦興修水利,獎勵農耕,限制佛教。
為了獎勵農耕,他命人雕刻一對農夫農婦,置於朝堂上,提醒群臣,國以民為本,民以農為本,這個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他著意整頓軍隊,特別注重提高禁軍的戰鬥力,裁汰老弱病殘.招募青年壯士,補充到禁軍隊伍中來。
同時擴建京城汴京,使之成為一個規模宏大、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的繁華都市。
柴榮的改革迅速取得成效。
中原大地恢復生機,後周國力大大增強。
這激發了柴榮統一天下的雄心。
他希望做三十年皇帝,以十年開拓天下,以十年休養百姓,以十年致太平。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柴榮向朝臣徵求統一天下的方略。
王朴進獻《平邊策》,提出「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原則,柴榮完全贊同這一原則,並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
他先發兵,攻取了後蜀的秦(今甘肅天水)、鳳(今陝西鳳翔)、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四州;接著三次親征南唐,壽州(今安徽壽縣)一戰,殲滅和俘虜唐軍四萬多人,盡得江淮地區十四個州六十個縣。
南唐中宗李璩害怕周軍打過長江,慌忙遣使求和,答應稱臣,劃江為界。
這樣,後周的版圖大大擴展了,中原的統一初步顯露出端倪。
統一是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願望。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柴榮趁遼國勢力日減、無所作為之際,毅然率兵北伐,意在收復燕雲十六州。
周軍所指,遼國披靡。
廣大百姓,歡迎王師。
因此,北伐異常順利,在很短時間內,便收復寧(今河北青縣)、莫(今河北任丘)、瀛(今河北河間)三州和瓦橋、益津、游口三關,共十七個縣。
遼穆宗大為驚恐,急急派遣使者,馳赴晉陽,命北漢出兵,以牽制周軍的後方。
人謀不如天算。
就在周軍節節勝利的時候,柴榮忽然生病,不得不班師回朝。
六月,病情加重.猝然死去,年僅三十九歲。
葬於慶陵(今河南新鄭北),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英年早逝,未能完成統一的任務,但已發出了統一的先聲。
半年後,禁軍首領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宋朝,逐漸實現了統一的歷史使命。
柴榮御駕親征,一戰奠定兩個皇帝的前途,卻只能尷尬地笑笑
後周柴榮在高平大敗北漢,一舉奠定了後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此役同時也是趙匡胤的福緣之戰,從此跨入後周高級將領之列。柴榮登時本不想過早的於北漢和契丹直接抗衡,而是想先將南唐膏腴之地納入版圖,這樣既...
史上堪稱聖主的他,在山西晉城指揮的一次經典戰役,以弱勝強
----三晉戰事之高平之戰 中國古代史上,亂世中總有稱之「周」的朝代,還總要幾個很有作為的皇帝。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出了太祖宇文泰和武帝宇文邕,一個建立府兵制,一個統一了北方,為隋文帝楊堅...
五代十國最牛政權,三代雄主都未能消滅他!
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又是由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轉向統一的過渡時期.從表面上看,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盪和黑暗的歷史時期,改朝換代如同走馬觀花,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小國,在四...
如果採用他的策略,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回,兩宋不再受三百年欺凌了
五代時期,石敬瑭為了和李從珂爭奪皇位,兵力不夠,向契丹主耶律德光借兵5萬。耶律德光同意借兵,但獅子大開口,要求事成之後,石敬瑭得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後石敬瑭如願取代李從珂,建立後晉。從此,...
「五代第一明君」一個足以改寫中國歷史的九五之尊
看標題大多數有可能知道是誰了吧?不知道的聽勇哥慢慢來揭曉: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954—959僅在位6年,實在可惜,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父親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名門望族,柴...
此戰明明柴榮打贏了,為何得益最多的卻是趙匡胤
後周顯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因其無子,所以遺命妻侄柴榮即位。郭威在位多年的勵精圖治, 柴榮即位時後周國力大增, 隱隱然具備了統一中原的基礎。 年富力強的柴榮豪情干雲,決心「十年開拓天下...
高平之戰,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率軍逆襲!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城(今晉城高平市)一帶會戰,史稱高平之戰。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趙匡胤等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大獲全勝。
五代十國18—周世宗壯志未酬幼子繼位 宋太祖黃袍加身盛世來臨
郭威把後漢老劉家的幾個子嗣軟禁的軟禁,殺的殺,搞得後漢都沒有直系繼承的人了,或者說沒有人敢站出來去爭這個皇位了。於是郭威顧盼四周,馬上就有一大票狐朋狗友一擁而上,請他登上大位做了皇帝,國號大周。
揭秘:大宋王朝後周世宗英年早逝的原因是為何?
在南北朝的末期,大宋王朝建立的前夜,中國出現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然而卻英年早逝,未能完成他遠大的政治抱負,他就是後周第二代皇帝周世宗柴榮。柴榮是邢州(令河北邢台)龍岡人。龍德元年(921)出生...
此戰成功叫周世宗,此戰若敗叫周末帝,揭秘柴榮的人生第一戰
柴榮,又名郭榮,郭威皇后柴氏的侄子,生父是柴守禮,柴榮後來被郭威收為養子,所以也叫郭榮。 柴榮出生於邢州(今河北邢台),當時郭威還沒有兒子,家裡不寬裕,生活非常拮据,小小年紀的柴榮生性寬厚謹慎,...
如果這個皇帝不是死得太早,北宋南宋可能都不會出現
五代十國中的後周是由周太祖郭威建立的,然而他做了4年皇帝就病逝了。因為郭威身後無子,皇位便由其養子柴榮繼承。柴榮是邢州龍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他的家世非常卑微,少年時便去投靠嫁給郭威的姑媽生活...
閒敘歷史之—「周世宗斥馮道」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進了汴京,自稱大遼皇帝(這一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京城百姓聽到遼兵進城,紛紛逃難。遼主耶律德光登上城樓,派人用漢語宣布說:「大家別怕,我也是人嘛。我本來並不想來,是漢人引我們...
宋太祖最不願聽的一段往事,徹底暴露了趙匡胤本性,誰說誰被砍頭
公元947年,石晉被契丹攻滅。契丹人撤出開封北還後,駐守太原的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中原無主,立刻領兵南下,兵不血刃地進入開封建立新朝,國號為漢,是為後漢高祖。劉知遠病死後,其子劉承祐繼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