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沒講的歷史:劉備的最強謀士並非諸葛亮,而是這虎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赤壁之戰前,漢末以來的亂局正在朝著統一的方面穩步向前,那當孫權借南郡於劉備之後,諸葛亮「隆中對」所構想的三足鼎立從此有了實現的可能。

劉備占據荊州一郡後完全阻斷了揚州與益州的交通聯繫,這一借,事實上相當於默認了劉備對益州的出征。

在孫權、劉備兩位梟雄眼中,偌大的益州無異於一塊待宰的「肥肉」——周瑜在時斷然不會將平定益州的機會讓於劉備,若果然如此,或者孫權最終統一南方與曹操形成「天下二分」之勢,或者孫劉彼此征戰無休,最終為曹操逐一蠶食;魯肅當政後主張「聯劉抗曹」,由是基本奠定了天下三分。

遊戲里的赤壁之戰,莫名帶感

劉備取得南郡後,歷史的齒輪再一次加快,建安二十年(215年),流離半生的劉備終於平定益州,一舉成為三分天下的第二強。

在此基礎上,劉備一方面與孫權進行湘水劃界平分的荊州南部,一方面整兵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奪取漢中,實力達到鼎盛。

只是,就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同一年,「盛極必衰」的劇本便立刻上演了。

如果「隆中對」完全實現,蜀國地圖應當如此,但現實出了一個湘水劃界

將視線轉回到「隆中對」。

不難發現,「隆中對」中「漢室可興」的基礎,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已經全部實現。

從表面上看,劉備此時「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下一步便是等「天下有變」,兵分兩路伐魏。

為什麼要加上一句「從表面上看」呢?因為劉備並沒有真正實現「外結好孫權」——孫權與劉備對於荊州歸屬的爭議看似已經通過湘水劃界得到消弭,但劉備與諸葛亮既看輕了孫權的雄心,又看重了關羽的帥才。

於是「隆中對」未曾預料到的情況出現了:就在關羽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對曹魏發動襄樊之戰時,孫權果斷派呂蒙偷襲荊州,最終擒殺關羽。

《三國殺》中白衣渡江的呂蒙

半年之前,劉備還坐擁天下第二強的勢力;半年之後,「跨有荊益」的戰略態勢便已一去不復返。

當此時也,與孫權是戰是和?這一幕未嘗不讓人聯想到赤壁之戰剛剛結束時孫權陣營中的爭議:是聯劉,還是滅劉?那一次爭議,在魯肅的努力下實現了孫劉聯盟,那這一次呢?

以戰略眼光來年,魯肅遠勝於諸葛亮

劉備帳下沒有魯肅,令人訝異的是諸葛亮在如此非常之時居然沒有留下勸阻之言。

或許是諸葛亮亦希望劉備能夠收復荊州以鞏固「隆中對」戰略的基礎,又或許是因為當時劉備已經聽不進去諸葛亮的諫言。

事後,諸葛亮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若法正在必能勸諫陛下伐吳」,話中的更一層意思是他說的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難以想像,劉備信任法正遠甚於諸葛亮

反而是老將趙雲,在此時上了一道《諫東征策》。

此策不見於《三國志》而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趙雲傳》時引用的《雲別傳》,從中能夠看出趙雲在局勢紛紜中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趙雲跟隨劉備,也不知是不是明珠暗投

當然,劉備沒有聽取——也不可能聽取趙雲的諫言,於章武元年(221年)對孫權發動了旨在收復荊州的夷陵之戰。

是役,劉備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謀士馬良、上將張飛、馮習等戰死,蜀國一時陷入「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境地。

由此,三國時期北強南弱、蜀弱吳孤的大勢再無可能逆轉,夷陵之戰雖然爆發在孫權與劉備之間,但卻成為了吳蜀聯盟的基石,因為從此以後兩者合尚能存,分則必亡。

劉備的江山,得來得太難,失去得太易

從戰略角度來看,趙雲的《諫東征策》幾乎可以視為「隆中對」的第二個版本,而其「題眼」即是「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一句。

諸葛亮的「隆中對」以「跨有荊、益」為基礎,現在荊州不可復得,只能盡力北伐以「跨有益、涼」,再居河、渭上游徐徐西進,與孫權形成犄角之勢。

如果真能如此,諸葛亮兵出關中,孫權則經營合淝、壽春一線,兩路並進也可能蠶食魏境。

劉備死後,諸葛亮很快與孫權盡棄前嫌,締結《中分天下盟》約定并力北伐,成功之後「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關為界」。

《中分天下盟》瓜分的天下

劉備死後的天下局勢,鄧芝出使孫權時所述的一番話中說得盡為清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

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

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如果諸葛亮「跨有益、涼」的修正戰略得以實現,那吳、蜀二國則是五州之地,三足鼎立的局勢會有極大改變。

只可惜,諸葛亮北伐五次無功而返,孫權北伐兵力雖盛但戰績更為慘澹,「命世之英」與「一時之傑」的聯手,最終還是沒有改變三國戰局。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

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

三足鼎立從此成夢,無論是「隆中對」還是「榻上策」,終於在三國時代落幕的步履中化為泡影。

強大的三國居然孕育出了弱晉

與魯肅的「榻上策」一樣,諸葛亮的「隆中對」也從未實現過。

即使以諸葛亮改變戰略開始北伐為起點,蜀國也從來沒有跨有兩州,相比之下夷陵之戰後的吳國國勢要更強、地理位置要更優、兵力物資要更盛,但終究未能將國界推進至淮泗一帶。

三國後半個世紀的疆界圖在戰事頻繁的背景下居然能保持超強的穩定,或許也正是《三國演義》在諸葛亮死後一筆帶過的原因之一吧。

三國時代名為「三國」,但真正步入「三國」之時,時代線條反而變成粗放了許多,這不得不說是亂世特有的幽默。


改版之後的「隆中對」

換一個角度講,「榻上策」與「隆中對」雖然沒有實現,卻也孕育出了《中分天下盟》這樣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締盟。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中分天下盟》能夠實現,三足鼎立變成東西二分,三國歷史又將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答案,依然早已被鄧芝挑明:「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只可惜,這一天永遠不會來臨了。

唯獨能讓孫權、劉備欣慰的或許是,贏家居然也不姓曹,而姓司馬;一統天下的不是魏,而是晉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藤枝投稿 三國群雄的步步驚心《下篇》

「黃偉斌」投稿:這是一篇關於三國荊州故事的趣味小傳,既有赤壁大戰,也有三家暗戰,連貫可讀,並不枯燥,希望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如能引起人們深究,幸之又幸。作為袁sir的忠實讀者,能給您投稿,幸甚...

夢三國歷史上究竟該派誰來守荊州?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時形勢後,又為劉備謀劃了「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