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關鍵的一座城池,諸葛亮為此放棄隆中對,魯肅放棄榻上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江隱龍

魯肅身為孫權的謀主,在「曹操不可卒除」、「北方誠多務也」的情勢之下,希望孫權「竟長江所極」與曹操實現南北分治是自然之理;而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謀主,在面對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的前提下,希望劉備「跨有荊、益」,也是自然之理。

魯肅,自古知兵非好戰!

然而誠如王夫之所言,這兩位不世出的謀士卻分別各退一步選擇了第二方案:赤壁之戰後魯肅勸孫權將南郡借予劉備以達到「合孫氏於昭烈以共圖中原」的目的,但此舉便等於放棄了荊州;夷陵之戰後諸葛亮立刻向孫權示好以達到「合昭烈於孫氏以共拒曹操(曹丕)」的目的,此舉也等於承認了孫權對荊州的占領。

當然魯肅與諸葛亮各自的退讓背後飽含著孫權與劉備各自的不甘心——因為荊州對於三國戰局來說,實在是至關重要。

諸葛亮促成了孫劉聯盟,其功便大於關羽

荊州位於長江中流,北臨中原,南接交趾,西通巴蜀,東控江東,四通八達,戰略地位在三國時代稱最。

荊州之於曹操,是直取江東進而吞併天下的關鍵;荊州之於孫權,是立國門戶,一旦不能有則與敵平分長江之險;荊州之於劉備更是北伐的關鍵,「得則保其疆域,失則只成坐困」。

所以無論是魯肅的《榻上策》還是諸葛亮的《隆中對》,甚至是曹操的南下方略,都緊緊以取荊州為第一步。

用陰謀,陽謀,明爭,暗奪地摸……

最先動手的是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劉琮舉荊州降曹。

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志得意滿之時,也是漢末亂世距離統一最為接近之時。

曹操盛氣之下寫了一封《與孫權書》,言辭之中盡顯張揚:「孤近承帝命,奉辭伐罪。

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

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

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來啊,會獵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七年前做出的《榻上策》與剛剛出爐的《隆中對》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曹操軍勢之盛,在幾百年後蘇軾的《赤壁賦》里依然能感受得淋漓盡致,那可是「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一世之雄」。

然而在周瑜、魯肅與諸葛亮的合力下,孫劉聯盟達成,居然能以人謀地利戰勝天時,荊州從此三分。

天下三分,從荊州三分開始

赤壁之戰後,曹操占長南陽郡與江夏郡北部,孫權占南郡與江夏郡南部,劉備占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與桂陽郡。

從勢力範圍來看,孫權所戰地域最小,但得以全據長江之險並將劉備、曹操分隔開來,其地理位置卻最為緊要。

就在此時,孫權內部出現了滅劉與聯劉之爭: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周瑜意圖滅劉——至少是防劉,同時西征益州,「得蜀而並張魯」並「與馬超結援」。

孰料周瑜西征未成身先死,於是支持孫劉聯盟的魯肅說服孫權將南郡借予劉備,這也意味著孫權及魯肅已經放棄了《榻上策》。

這才是孫權最好的劇本

然而荊州至關重要,孫劉聯盟很快在劉備平定益州之後出現了裂痕,於是出現了建安二十年的湘水劃界:劉備與孫權中分荊州,分別得到了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和湘以西的江夏郡南部、長沙郡、桂陽郡。

對於劉備來說,此舉相當於劉備用長沙、桂陽二郡換了孫權的南郡,彼此從此互不相欠,但事態的發展再一次起了變化。

湘水劃界,劉備有其失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戰爆發。

「剛而自矜」的關羽在大軍北伐之際對外連續辱罵孫權使者、擅取孫權的湘關米,對內又輕慢部將,孫權遂乘機派呂蒙偷襲湘水西部三郡,實現了對荊州南部全境的占領,孫劉聯盟瓦解。

然而,荊州之爭依然沒有結束——孫權放棄了《榻上策》,劉備卻沒有放棄《隆中對》,於是「志報關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的夷陵之戰不可避免地打響了。

劉備不敗,三國之勢亦不能形成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大軍東征,於次年鎩羽而歸。

此役後,孫權以大勝之勢主動求和,劉備也不得不應允。

旋即,劉備病逝,受託孤重任的諸葛亮掌權,與孫權重結盟好,並在孫權稱帝後與之訂立《中分天下盟》。

諸葛亮由此完全放棄了《隆中對》,孫劉聯盟也過渡至吳蜀聯盟,三足鼎立之勢最終形成。

中分天下,換了人間

可以看出,劉備、孫權兩大梟雄,周瑜、魯肅、諸葛亮幾大謀士的戰略重點,都因荊州而起;荊州之事不能最終解決,孫劉兩家便必然會刀兵相見。

魯肅放棄了《榻上策》,遂有三分天下的雛形;諸葛亮放棄了《隆中對》,遂有三足鼎立之勢的最終成形。

雖然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彼此的隱忍與無奈,但《榻上策》與《隆中對》在幾次荊州爭奪戰之後終於化為了《中分天下盟》,也正是三國人謀之大成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為何要殺關羽?

說到孫權為何要殺關羽?就不得不說孫權為何借荊州的南郡給劉備。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周瑜領兵攻擊曹仁占據的南郡,歷經一年之久,曹仁棄城而逃,周瑜便占領南郡,而此時的劉備乘周瑜征戰南郡時,乘機南下...

讓諸葛亮頭疼的荊州外交風波,在215年差點崩盤

正當劉備、諸葛亮攻占益州,轟轟烈烈的進行「西部大開發」時,東邊卻來了麻煩。這麻煩還是來自於之前的盟友孫權。根據《隆中對》,江東孫吳是興復漢室的當然盟友,要長期合作。劉備孫權共同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吳蜀湘水劃界

湘水劃界,又稱湘水之盟,是三國時期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孫權雙方為解決荊州土地歸屬問題而達成的劃分邊界的協議。協議中重要內容為: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即以湘水為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