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有兩處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隆中對」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勢力發展路線圖。

劉備勢力集團的發展與路線圖的規劃相差無幾。

除了諸葛亮沒有算出孫權的背叛以外(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其他堪稱完美。

只是,很多人在評價「隆中對」時都受到了「先入為主」的影響。

也就是說,在已經知道事情結果的前提下,我們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順理成章的。

假如我們回到「隆中對」當時,試圖去理解當時的情形,就會發現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兩處錯誤的。

第一處錯誤,同時也是最終出現錯誤的地方,那就是孫權的背叛。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分析了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諸葛亮認為孫權是劉備的朋友,可是,當時劉備所在的劉表集團與孫權集團是對立的。

劉備並沒有與孫權結盟的機會和可能。

同時,孫權集團從孫堅時代開始就一直對上游耿耿於懷,孫權也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

想要在占據荊州的情況下與孫權結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這一問題完全沒有闡述,仿佛孫權就是一個提線木偶,能夠乖乖地成為自己的朋友。

這一錯誤讓劉備集團不得不吞下非常慘痛的後果。

第二處錯誤,是對益州地域的評價。

縱觀整個歷史時期,很少有以益州為根據地最終統一全國的案例。

尤其是五代時期的前蜀和後蜀,更是快速被外來勢力滅掉的典型。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這是劉邦的根據地,同時也可以作為劉備爭奪天下的根據地。

可諸葛亮並沒有考慮到劉邦與劉備面對的外部環境是完全不同的。

劉邦面對的是鬆散的諸侯聯盟,而劉備面對的則是曹操。

從益州統一天下,在當時的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蜀漢後期的北伐失利也正是這一錯誤的體現。

諸葛亮錯誤地估計了益州地域的價值,這一錯誤導致了蜀漢偏安局面的形成。

拋開「隆中對」,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孫劉結盟是偶然,而孫權爭奪荊州是必然;劉備依靠益州爭奪天下是偶然,被困在益州是必然。

「隆中對」的成功依靠了太多的巧合,不太像是深思熟慮的規劃戰略。

當然,除非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隱藏了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比如,孫權當時已有意拉攏劉備。

本文已入駐快版權「原創作品轉載平台」。

如需轉載,請登錄快版權獲取正版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隆中對」其實是千古失策

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躊躇滿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戰略,劉備遂開創了蜀漢一方霸業。千百年來,這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人們被諸葛亮的曠世奇才所折服。殊不知...

諸葛亮和龐統誰的能力更強?

諸葛亮和龐統人稱臥龍鳳雛,同為荊州青年才俊,諸葛亮一出山就給劉備集團設計了聯吳抗曹的戰略規劃,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端的厲害。劉備高興的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龐統剛開始沒被劉備重用,在魯肅和...

讀《通鑑》隨筆之二

《資治通鑑》諸葛亮的亮相是從隆中對開始的。劉備三顧茅廬,孔明乃見之。《通鑑》載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以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名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