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弱小,為何仍要不停的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蜀國力量最弱,魏國力量最強,在分裂時期,按理說只有勢力強大的一方才會堅持統一,勢力弱小的一方更願意保持獨立,這叫國強主統,國弱就主分。

道理很簡單,國弱了還主統,那不是找死嗎。

但是三國時候的蜀國是個例外,國力弱小卻力主統一,還不依不饒,又是六出岐山,又是九伐中原。

本該魏國大舉進攻蜀國,為何是蜀國一直處於進攻,魏國一直處於防守?

一、主要和蜀漢政權的性質有關係

我們知道,劉備起兵就是憑藉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漢室的旗號。

後來奪取西川成立蜀漢政權,支持統一更成了其政權合法性的根據,因為只有承認蜀地是大漢王朝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漢皇室自居的劉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順的進行統治。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蜀國必須主張統一,必須打出已經名存實亡的漢王朝的旗幟。

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並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種無奈選擇,也是其國家政權合法性的必要保證。

二、穩定政治格局,轉移內部矛盾

三國時候的蜀國,主要有三股力量組成,即蜀地原有的本土力量,劉璋帶入蜀地的東州集團和劉備最後入蜀的荊州集團。

這三大力量從人數上來說,當然是本土大於東州再大於荊州了,但從統治的角度講,這個關係卻完全折返過來。

即最上層是最後來自中原的荊州集團,而次之則是東州集團,最底層才是廣大的本土勢力。

劉備死後,朝中比較混亂,出現官員派別分的比較清楚,互相攻擊奪權的現象。

諸葛亮為了穩定政治局面只能將矛盾轉移,不停伐魏是用來限制內亂的。

這都是蜀國內部本土勢力的強大壓力下蜀漢統治階級的被迫選擇,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顯其統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謂的「蜀獨」。

三、進攻曹魏政權,是為了影響曹魏發展

曹魏在國土面積上具有優越性,長期穩定的發展,必然在經濟上大大的超越吳蜀兩國。

諸葛亮看出了問題所在,如果不進攻魏國,任由其休養生息。

那蜀漢雖然可以享受幾年的太平歲月,可是一旦曹魏發展到一定高度,蜀漢拿什麼對抗強大的曹魏。

所以,諸葛亮必須不斷的進攻曹魏,以此打破曹丕的休養計劃。

四、蜀國獨居天險,不怕四面受敵

魏國雖然地域遼闊,但沒有什麼天險可守,基本是四面受敵。

北面有遊牧民族的不停騷擾,西南和東南方向有蜀吳兩國壓制。

從單方面來看魏國兵力占最大優勢,但綜合來看,魏國由於要分兵防禦三方面敵人,與任何一國兵力相比實際上是處於弱勢,只能被動的防守。

而蜀國自古有蜀道難之稱,四面無敵,可以像烏龜一樣咬一口就縮回去。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眾多分分合合中,三國和現在的形勢又實在有太多相通之處。

原創/奇點論史,未經許可,緊張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諸葛亮北伐了幾次 諸葛亮北伐戰爭原因

在三國鼎立時期,諸葛亮曾經進行了歷時八年之久的北伐戰爭。對於諸葛亮北伐戰爭的一些疑問,趣歷史網為你解答。1.諸葛亮北伐時間: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發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乃是蜀漢丞...

諸葛亮為何屢次北伐?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