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上,放走曹操的是關公?實事證明,真不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當中,蜀國文有諸葛亮,武有五虎上將,但令人惋惜的是蜀國偏安一方,不但沒有恢復漢室,而且最終還滅於晉。

究其原因,還是曹魏政權實力太過強大,從而造成諸葛亮七次北伐無功。

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是曹操,根據《三國演義》,蜀漢本來是有機會殺死曹操的,可惜華容道上,關公沒有抓住機會,放走了曹操,為後來蜀漢政權北伐失敗埋下了伏筆。

關公忠義千秋,最令人稱頌的莫過於兩件事,一是不在曹操的收買,千里單騎奔故主,二是華容道上義釋曹操。

但是,放走曹操的真是關公嗎?

諸葛亮智慧通神,在關公沒有出發前,就說關公下不了手,為了避免關公放走曹操,還要關公立下軍令狀——說明諸葛亮事先是想到這種可能的。

那麼,諸葛亮有沒有低成本的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有的,只要將埋伏的三路人馬換個順序就要以了,關公為第一路,由於這個時候曹軍還有實力衝破埋伏,所以關公衝殺一陣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放曹操。

諸葛亮為什麼不這樣安排?

諸葛亮安排關公伏兵華容道時,有過解釋:「玄德曰:『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

』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

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因為一個夜觀天象的原因,劉備願意放掉曹操嗎?而且看劉備的口氣,對關公會不會放曹操,並不是很在意。

從而可見,表面上是關公義釋曹操,實質上是劉備和諸葛亮的意思。

那麼,為什麼劉備、諸葛亮亮要放了曹操呢?有以下四個原因:

原因一:劉備集團實力太弱。

伏兵是三路,第一路趙雲帶兵三千,第二路張飛帶兵三千,第三路關公只有五百兵。

可見劉備實在是拿不出再多的軍隊了。

原因二:活著的曹操比死掉的曹操更有利。

戰前,曹操一統北方,有席捲天下的氣勢。

這時候,還有虎踞江東的孫權,劉備客居荊州劉表手下,寄人籬下算不上一方獨立勢力。

劉備集團的勢力雖然弱小,但是一方面首當其衝面對曹操的追殺,和孫權有共同的敵人,另一方面劉備是大漢皇叔,這面旗子很重要。

曹操的強勢南征,給了江東孫權極大的壓力,所以孫權需要盟友,而劉備很符合孫權的要求,所以二者一拍即合。

戰後,曹操雖然敗了,但家底還在,所以劉備、孫權還不能反目。

但是如果曹操死了,北方成了一團散沙,那麼孫權第一個要消滅的不會是曹操的遺留勢力,必然是潛在威脅最大的劉備集團,弱小的劉備集團必滅無疑。

劉備和曹操在這個時候是鬥爭中要有合作。

無力南下卻又活著的曹操最符合劉備的利益。

所以,放走曹操是劉備和諸葛亮意志,關公不過是讓兩人當刀使了。

原因三:事實上,華容道上關羽沒有埋伏成功,歷史上曹操也沒有死在華容道上,所以關公不能成功。

《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曹操戰船被燒,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

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颳大風,行走更加艱難。

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

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

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

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

」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面開始順風點火。

但曹操大軍已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可見,史實上,劉備、諸葛亮也沒有搞死曹操實力與打算。

考慮到諸葛亮不管多牛,還是要聽老闆的話的,所以,最終決定放不放劉備的拍板權還是在劉備手中。


本文由特邀作者「曉還非」出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堅持北伐曹魏,屢敗屢戰的真正目的

東漢末年,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政權發動了五次戰爭。公元234年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諸葛亮準備屯田,與曹魏進行持久戰,但...

諸葛亮明知弱小,為何仍要不停的北伐?

三國中蜀國力量最弱,魏國力量最強,在分裂時期,按理說只有勢力強大的一方才會堅持統一,勢力弱小的一方更願意保持獨立,這叫國強主統,國弱就主分。道理很簡單,國弱了還主統,那不是找死嗎。但是三國時候的...

曹操多次死裡逃生的法寶究竟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有一著名篇章"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諸葛亮夜觀天象,算定曹操不當身亡,一定會敗走華容道。考慮到曹操對關羽曾有不殺之恩,於是諸葛亮派關羽把守華容道,留...

華容道,諸葛亮算計了所有的人!

第一:曹操一定不能死諸葛亮為了確保自己在集團內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保障曹操的人身安全。因為一旦曹操死了,諸葛亮就沒那麼重要了。在當時情勢和力量對比下,劉備自己顯然不是曹操對手,整個劉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