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今天:2月3號,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1057年前的今天,公元960年2月3日 (農曆正月初四),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前趙匡胤是如何從低級軍官成長為禁軍統帥的?未雨綢繆加一點點運氣。


公元951年,郭威取代後漢,建立了後周。

後周初年,趙匡胤任禁軍近衛班直的東西班行首(皇帝侍衛),後拜滑州副指揮(今河南滑縣,屬於安陽)。

低級軍官。

而他父親趙弘殷此時已經是後周侍衛親軍司馬軍的高級將領。

顯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因親生兒子全被殺害,便把皇位傳給妻侄柴榮,是為周世宗。

柴榮繼位後,趙匡胤才開始嶄露頭角。

趙匡胤恰恰做過柴榮的身邊人,柴榮任開封府尹時,趙匡胤是開封府馬直軍使,老部下。


柴榮繼位這一年的三月,北漢聯合遼國進攻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激戰,開始由於先鋒將領樊愛能臨陣脫逃,後周軍隊自亂陣腳,呈潰敗之勢。

當時,柴榮身邊只剩張永德和趙匡胤所率四千親兵。

面對危機,趙匡胤鎮定自若,建議兵分兩路進攻,得到柴榮同意後,他與張永德各率一軍直撲敵陣,兩軍殺得難解難分,激戰中,趙匡胤左臂被流矢射中,中箭了,他不顧疼痛,帶傷繼續戰鬥。


不久,後周增援部隊趕到,各路直攻敵軍,一舉打敗漢、遼聯軍,取得了「高平之戰」的勝利,趙匡胤以戰功升中央禁軍的殿前司都虞候。

這一年,他才28歲。

《宋史·兵志·禁軍》:「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

後周和宋初的中央禁軍分為兩司: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

殿前司最高長官稱殿前司都點檢,下置殿前司都指揮使;侍衛親軍司的最高長官稱馬步軍都指揮使。

分置馬軍都指揮使和步軍都指揮使,與殿前司都指揮使合稱三衙,這就是禁軍「兩司三衙」。

趙匡胤出任的殿前司都虞侯是從五品軍職,殿前司統領官之一。

別看趙匡胤此時的官位不顯、實力不夠,但在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方面,他是未雨綢繆,著眼長遠,提前作了相關準備的:

1、趙匡胤所屬殿前司地位開始稍低於侍衛親軍司,趙匡胤通過參與整頓殿前司所屬禁軍,使殿前司地位得到提高,慢慢與侍衛親軍事形成並駕齊驅之勢。

2、「義社兄弟」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此時都被提拔到殿前司任職,都在趙匡胤麾下,他加強了對禁軍的實際掌控。

3、顯德三年(956),趙匡胤以戰功升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匡國軍(今陝西華縣)節度使,顯德四年任忠武軍(今河南許昌)節度使,他又將自己的心腹羅彥環、田重進、潘美、米信、張瓊、王彥升等人安排到禁軍中擔任各級將領,後來,「義社兄弟」李繼勛因戰功升為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可以說,他幾乎自上而下控制了禁軍兩司。

4、雖然他的父親趙弘殷在顯德三年七月病逝,不過,父親多年在侍衛親軍司馬軍任要職,生前官至龍捷軍右廂都指揮使,為趙匡胤積累了不少人脈。

從這四個方面來看,趙匡胤在發動兵變前,是打下堅實基礎、作了充分謀劃、擁有相當的武裝力量的。

趙匡胤出任節度使後,便有了招攬人才的藉口,隨即開始組建節度使幕府。

他花大力氣,爭取了大批謀士,組成了隸屬於自己的「智囊團」。

他聘請趙普為節度推官,沈倫為從事,呂餘慶為掌書記,後來還有李處耘、楚昭輔等人。

他們作為幕府僚屬,都成為了趙匡胤的參謀。

尤其是趙普,既是趙匡胤最信任的心腹,又是他的核心參謀,他幾乎是趙匡胤奪權建國過程中的幕後推手,策劃和參與了趙匡胤一系列改朝換代、驚天動地的具體行動。

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事,除了能力、勇氣、胸懷這些因素之外,還得有一點點運氣。

趙匡胤的運氣實在是好。

當時,周世宗柴榮手下資歷最老、兵權最大的,並不是趙匡胤和他的「義社兄弟」,而是張永德和李重進。

張永德作為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是殿前司一把手,殿前司都點檢。

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他任侍衛親軍司一把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說趙匡胤運氣好,是因為這兩位周太祖的至親而又權柄最重的人,卻因為互不買帳而產生了矛盾,又因此而引起了周世宗柴榮的懷疑,最後自取其咎,兩敗俱傷。

隨著殿前司地位的提高,原本地位最高的侍衛親軍司長官李重進,對殿前司張永德產生了妒忌。

顯德六年(959),柴榮在北伐遼國的途中,無意中得到一塊木牌,上面寫著「點檢做天子」,這可能是李重進的親軍派係為陷害張永德而為,但讓柴榮從此有了心病。

後周世宗柴榮像

北征不久,柴榮染病,不得不回師。

回來後,柴榮病情加重,開始安排後事。

首先,封剛剛七歲的長子柴宗訓為梁王,準備接班。

讓宰相范質、王溥再兼參知樞密院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加強顧命大臣的職權。

同時,解除張永德殿前司都點檢一職,加同平章事,即加宰相虛銜,任鎮寧軍(今河南濮陽)節度使,把他調離了京城,而以趙匡胤為殿前司都點檢。

六月中旬,柴榮病故,梁王柴宗訓即位,是為後周恭帝。

周恭帝即位後,在范質等人的籌划下,李重進也被調離京城,出任淮南(今江蘇揚州)節度使。

先是張永德,後是李重進,這兩位對趙匡胤構成極大壓力的大將先後被排擠出權力核心,有想法沒辦法。

此時的京城,高級將領的名位都較低,除侍衛親軍司副都指揮使韓通外,其他將領的名位和影響都在趙匡胤之下。

這可能是顧命大臣范質怕武將功高震主、為鞏固少帝地位而採取的措施,但卻為趙匡胤發動兵變創造了有利條件。

所以說,趙匡胤的運氣實在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陽光下的陰謀(一)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人們熟知的版本是這樣的,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在駕崩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統領全國軍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2

前文我們分析過,正月初一,鎮州與定州上報契丹入侵的軍情,雖不是假情報,但是卻反應過度。那麼,這是否就可以說陳橋兵變真的沒有預謀呢?不能。因為,雖然趙匡胤對鎮、定州上報軍情沒有預謀,但是趙匡胤對取...

疑案陳橋兵變

清人查慎初詩云:「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要說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的陳橋兵變,還得從他在後周末年的實力地位說起。 趙匡胤出身於將門,祖籍雖是涿州,卻出生在洛陽夾馬營,至於《宋史》本紀說他生...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

趙匡胤發動的陳橋兵變為什麼能成功

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奪取開封,建立宋朝,此後開創了300年的大宋王朝。陳橋兵變也被很多學者譽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在歷史上中華大地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因政變改朝換代的事...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下後周政權!

唐朝滅亡以後,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些朝代最長的撐了十七年,最短 的才持續了五年。同時,中國南方和山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吳 越...

宋朝十大開國元帥的最後結局

一、石守信   「義社十兄弟」成員。後周末年任殿前都指揮使,成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 「陳橋兵變」時為京城裡的內應,對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確保了太祖登極起到了重要作用。建隆元年已加同...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3

前文我分析了世宗柴榮在駕崩前進行的一系列縝密的布局,那麼,為什麼如此縝密的布局並沒有穩固後周的江山呢?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前文總結的柴榮的部署。這主要分為五個方面:一是託孤宰相,並相互牽制;二是...

篡周建宋:趙匡胤的禁軍王者之路

趙匡胤,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於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不過這其中有個主要問題,歷朝歷代篡位者都是發動政變清除異己的情況下成功的,為什麼趙匡胤卻兵不血刃的就建立了宋朝那?這個的原因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