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周建宋:趙匡胤的禁軍王者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

趙匡胤於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不過這其中有個主要問題,歷朝歷代篡位者都是發動政變清除異己的情況下成功的,為什麼趙匡胤卻兵不血刃的就建立了宋朝那?這個的原因關鍵就在於趙匡胤從一個禁軍將領成為了一個掌握禁軍的人,禁軍的王者。

首先我們要了解後周的禁軍構成,後周的禁軍分為兩大系統:殿前司、侍衛司。

殿前司又分為鐵騎軍(騎兵)和控鶴軍(步兵)。

侍衛司又分為龍捷軍(騎兵)和虎捷軍(步兵)。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殿前司的統帥,同時侍衛司的龍捷軍與虎捷軍的統帥都和我們是兄弟,那麼這支禁軍就會被我掌握在手中,同樣趙匡胤也是這麼做的。

趙匡胤後周太祖郭威開始擔任低級軍官,在後周世宗時開始嶄露頭角做到禁軍大將,公元951年後周世宗柴榮剛剛即位北漢聯合契丹舉兵南侵,柴榮為了能夠快速掌握權力,帶領禁軍親征,趙匡胤隨軍出征任皇帝宿衛。

後周禁軍與北漢契丹聯軍於澤州北高平(即今天山西晉城北)遭遇開展,兩軍開展一開始便陷入白熱化,北漢第一猛將張元徽率兵攻破周軍右翼,周軍大軍岌岌可危,為了挽回敗局,周世宗柴榮親自向前督戰,此時趙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當拚死一戰!」。

最後後周贏得了戰事的勝利,因為趙匡胤在最危難的振臂高呼在周世宗柴榮的心裡留下了忠勇之臣的印象,同時高平之戰結束後,柴榮斬殺了禁軍里一大批貪生怕死的將領,將高平之戰中表現優秀的將士升職,趙匡胤戰後被封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也就相當於今天王牌軍的副軍長,嚴州刺史是虛職。

從此趙匡胤隨著戰事一路升官,最終在陳橋兵變時已經擔任上了殿前都檢點,即禁軍最高的位置。

同時掌握整個禁軍十幾萬人,一個趙匡胤的僅僅不夠的,當趙匡胤在後周太祖郭威時期擔任低級將領的時候,便在身邊籠絡了一群軍官,成立了「義社十兄弟」,義社十兄弟中起初是李繼勛的官職最高,然後隨著趙匡胤的升遷,這些人便以趙匡胤馬首是瞻,趙匡胤在升職的過程中,將石守信等人安排在他的手下,來提高自己的對軍隊的掌控力。

同時在升遷的過程中也結交了高懷德,張令鐸等一大批侍衛司的高級將領,這些人在陳橋兵變時,出力頗多。

因此對於一個從上到下掌握著當時中國最強力軍隊的趙匡胤,禁軍的王者來說發動兵變當上皇帝是最正常不過的問題了。

在五代一個天子兵強馬壯者居之的時代,趙匡胤當上皇帝也是眾望所趨,一個成年,有戰爭經驗,雄才大略的人才能擔當起統一中國的重任,然而對宋朝最為詬病的是,趙匡胤對自己的弟弟趙匡義,太過寬容與疼愛,最終「燭影斧聲」被弟弟篡得大位,而宋朝"重文輕武"開始「送」東西也開始於趙匡義。

參考資料:《宋史·太宗本紀》、《宋史·太祖紀一》、《宋史·兵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四》、《新五代史·卷十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十大開國元帥的最後結局

一、石守信   「義社十兄弟」成員。後周末年任殿前都指揮使,成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 「陳橋兵變」時為京城裡的內應,對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確保了太祖登極起到了重要作用。建隆元年已加同...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下後周政權!

唐朝滅亡以後,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些朝代最長的撐了十七年,最短 的才持續了五年。同時,中國南方和山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吳 越...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

盤點北宋「十大開國元帥」的人品和最終結局

太祖的好哥們。後周末,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後周恭帝時建節,兼任殿前都指揮使。是太祖「義社十兄弟」中第三個建節的,成為後周的高級將領。「陳橋兵變」時在京城裡為內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

趙匡胤義社十兄弟的結局,令人意想不到

趙匡胤發動兵變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後周世宗初年,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