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向——基於《三國志》《江表傳》,周瑜之死背後的陰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的全部資料皆參考自《三國志》(陳壽),《江表傳》(虞溥)和裴松之給《三國志》的注。
說到《三國志》我想大家都不覺得陌生,是由西晉的陳壽所著,但是陳壽作為一個西晉人,要做三國時期的史書,那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參考當時的一些現有史料。
而當時有的官方史料有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由於蜀國無史,故陳壽自行採集)。
在取材上,陳壽確實是經過自身認真考據之後才寫入《三國志》的,但是我們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春秋筆法」一說,因此一些三國志的細節就值得後世的人去推敲。
再來說說《江表傳》,也是由西晉的人寫的,不過《江表傳》著重講述的是孫吳的歷史。
雖然說《江表傳》的散佚對於三國時期歷史的考據來說是一大損失,但是從現在可以看到的內容來看(根據裴松之注所引),它與《三國志》之間還是有一些細小的差別的,然而就是這些差別,誕生了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
對於周瑜之死是否與孫權有關最大的論點就在於動機兩個字,即使在現在的刑偵學當中,動機也是一起案件十分重要的部分。
那麼孫權有沒有殺周瑜的動機呢?這一點在於很多人眼中覺得十分匪夷所思,孫吳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周瑜的幫助,甚至孫權也說過「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江表傳》),對於一個功勞至偉的將領又有什麼理由去殺他呢?然而事實上,正是因為居功至偉,才導致了周瑜之死有可能是孫權陰謀。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周瑜在擊退曹軍之後,名聲大噪,這從曹操之後的言語之後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江表傳》)。
而另一個在東吳頗有聲望的張昭,卻在赤壁之戰上,因為主和的立場錯誤,導致了其事實上威望已經大不如前。
因此,在赤壁之戰後的政治天平已經明顯的偏向了周瑜這一邊,即使孫權的政治威望有所上升,但也被周瑜所掩蓋。
畢竟功高震主,帝王心術。
(2)周瑜對於孫策來說,確實宛如兄弟(「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三國志》),但是這對孫權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孫權是兄終弟及才成為了吳主,如若自己百年之後,以周瑜的聲望倘若還活著,勢必立孫策之子為吳主。
孫權後嗣的位子始終有一個人在威脅著他,那就是孫策之子——孫紹(「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
紹卒,子奉嗣。
」《三國志》),這裡要注意一下,在孫皓(孫權之孫)殺了孫奉(孫紹之子)之後,國除為縣可以看出,這個上虞候,其實只是一個縣侯,這對於宗室來說,未免太過無情。
從此可以看出,孫權對孫策一系一直是有忌憚的。
以此類推,周瑜也勢必不可能走進孫權的心裡,從孫權對周瑜的後代也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權答曰:腹心舊勛,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
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
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
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
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
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周瑜次子(長子早卒)周胤犯錯被罷免為民,在經由諸葛瑾,步騭請求之後,朱然,全綜再次請求,孫權才同意了他們的請求,這時恰巧周胤就死了。
這點諸位體會一下,我覺得大機率下是周胤病重之後朱然全綜知聞之後才再次上表請求赦免周胤,孫權才順水推舟。
這時諸位讀者可能就要問了,以上這兩點也只是說明孫權薄情或者說有可能殺周瑜,即使就算這些動機成立,那麼證據在哪裡呢?很遺憾的是,千年之後的我們已經難以復原當時的事件原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去根據現有的文獻去推測當時發生的事。
我們將視線放到《三國志》和《江表傳》對於周瑜之死的描述上。
《三國志》:周瑜病困,上疏曰:「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原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
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
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江表傳》:初瑜疾困,與權箋曰:「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
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
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
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我們來比較以上兩段,首先來看一下兩段對周瑜病情的描述。
《三國志》的描述為「周瑜病困」《江表傳》的描述為「瑜疾困」。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是要知道,那是以現在的眼光看來的,在古漢語中病是指大病,往往指難以治癒的病,疾是指小病,也就是說程度上病要比疾嚴重很多。
這個細節很容易被人忽視,一個得了重病的人才有可能寫信囑咐什麼,但是《江表傳》里只是說小疾加劇,就寫信叮囑孫權,甚至用上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這樣的話,這就很值得深思了。
一個只是小病加劇的人做的事為什麼會像自己要死了一樣呢?
理由只有一個:周瑜他知道自己要死,而且非死不可。
當然,除了病和疾的區別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兩封信的語氣。
我們仔細的閱讀一下就可以發現第二篇的語氣明顯更加的低下,甚至有些趨近於哀求的意味,西晉的裴松之也對此段如此評價:「案此箋與本傳所載,意旨雖同,其辭乖異耳。
」
至此我們大致可以勾勒出事情的原委。
一開始周瑜跟隨孫策東征西討,為孫吳的建立付出了汗馬之勞。
可惜的是孫策遇刺,英年早逝,策弟孫權即位。
周瑜也確實遵守了和孫策的約定,盡心輔佐孫權。
好景不長,赤壁之戰之後,周瑜的威望陡然升高,政治威望甚至可能高於孫權本人。
這導致了孫權內心的一絲忌憚。
雖然孫權對周瑜現今的聲望和將來周瑜提議立孫策之子有些忌憚,但是不管怎麼說周瑜都是自己的長城。
一直到南郡之戰之後,兩人之間的裂縫開始急劇增大。
對於荊州的處理意見分成兩派:一個是周瑜主張的守荊州伺西蜀;一個是孫權和魯肅的借荊州給劉備。
很多人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是魯肅的懦弱和老實導致了借荊州這一「昏招」,當時就應該聽取周瑜的意見,力爭西進,和曹操二分天下。
但是事實上,如果按照周瑜的計劃,長江以北的荊州之地勢必是由周瑜鎮守,且不論與曹操漫長的國境線東吳的陸軍是否有能力鎮守(大家可以用孫權的幾次合肥之戰對比一下魏吳的陸軍對比),光是周瑜獨守荊北之地孫權就真的可以放心的下嗎?
於是,孫權開始痛下殺手。
孫權是依靠什麼手段讓周瑜病逝我們已經難以得知,但是根據《江表傳》我認為可能是汞中毒較為可能一些,當然這只是我瞎猜測而已。
而當周瑜知道自己病重的時候,政治敏感的他知道這可能是孫權下的手(周瑜的父親,爺爺並沒有被史載英年早逝),於是就有了《江表傳》里的那份信箋(之所以《江表傳》的相對可信是因為韋昭的《吳書》在這一細節上,應該是用了春秋筆法,而《三國志》是採用了《吳書》的說法)。
在信箋中,周瑜推薦了和自己同是江北派系的魯肅代替自己的位置,變相的與孫權達成妥協。
其實在周瑜舉薦魯肅的同時,他就用放棄自己二分天下的計劃,來換取自己死後家人的安全。
一個承諾,一個夢想,讓周瑜幾乎喪失了全部,是孫權的薄情和猜疑導致了這一悲劇,不過天道有輪迴,孫權最終也吃下了自己薄情和猜疑種下的苦果。
探尋周瑜「前世今生」
近些年來,有關《三國演義》內容的影視劇不少,人們除了對三國期間亂世英雄們的廝殺、爭鬥感興趣之外,還對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津津樂道。年前,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給舒城周瑜文化研究會頒發《「周瑜故里」商...
兩年夫妻,最後落得永不相見,劉備跟孫尚香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劉備戎馬一生,跟他有關係的女人眾多,其中要數孫權的妹妹孫尚香最為出名。孫尚香跟劉備是屬於政治婚姻,在一起生活了兩年多,之後劉備進蜀孫尚香返吳,從此夫妻二人就再也沒見過。那麼孫尚香跟劉備在一起後,...
周瑜之死大揭秘:諸葛亮「三氣」所致,還是另有隱情?
說到三國,很多人都是從《三國演義》開始了解這段歷史的;而《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絕倫的人是誰呢?無疑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了。在諸葛丞相流傳下來的各種畫像,和近些年的螢屏形象中,「羽扇綸巾」似乎是他的標配:
陸遜一個讓劉備害怕的上大將軍,一個三國志中與諸葛齊名的大都督
這段時間在讀三國志,感覺那個累啊,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的時候為啥就不多讀點文言文呢。 三國志中,陳壽幾乎為三國時期所有的王侯將相都立了傳,但除了帝王以外,能單獨立傳的就二人,一是蜀漢的諸葛...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是因為諸葛亮離世,歷史上真實記載是怎樣的?
三國是一個典型的戰爭時代,雙方出動兵力占五萬人以上的戰役,在九十年間有一百多次,每年都有戰爭,在三國是培養名將的肥沃的土壤,所以名將就成為三國時期一個大的群體。三國鼎立取決於三場重大戰役(官渡、...
三國中:諸葛亮氣死周瑜是假,那麼周瑜是怎麼死的?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
是「虎父無犬子」,還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上一期我們說到覆蓋如今南方三四個省面積的的荊州刺史王睿被殺。殺王睿這個人很有來頭,歷史上的名聲也很大,特別是他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曹操說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說的就是這個人的兒子,而且...
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名將甩諸葛亮幾條街
看三國,說三國,最具傳奇性的人物應該是諸葛亮了,這個名字已成了中國智慧的代名詞。而歷史上真實的三國人物卻與書中所描述的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大相逕庭。這本也無可厚非,因為這畢竟是小說,當然會有個人...
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公認的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三國志》將前三人並作一傳,將陸遜單立一傳,其餘如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徐盛、丁奉等十多位名將合作一傳,充分表明周魯呂陸的特殊地位。而四大都督...
如果周瑜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的兩分天下之謀能否實現?
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