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能稱為「大都督」!誰才是正史中的東吳「都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歷史上,荊州之戰為東吳蜀漢的關鍵一役。

大多數人對《三國演義》里的故事耳熟能詳,不過,對三國歷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演義」終歸是「演義」,這些精彩絕倫的故事並非三國歷史的真實原貌。

近日,張藝謀新片《影》正在熱映,這部以東吳蜀漢爭荊州為背景的古裝巨製,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三國歷史的熱烈討論。

說到東吳的「都督」,人們總會想到周瑜周公瑾,《三國演義》中,周瑜被稱為「大都督」。

那麼,「都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職位?東吳諸位「都督」中,誰的才略膽識最高呢?略膽識最高呢?

三國時「都督」有兩種

周瑜其實不能被稱為「大都督」

說起「都督」,深諳三國故事的讀者,不難聯想到周瑜周公瑾。

可是,少有人想到,「都督」究竟是何官職,又到底有多重要?

漢代武將的職位以「將軍」為主,分為六品,?其中一品「大將軍」地位最高,掌握實際軍權,此外有近百種不同品級的「將軍」職位。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原有武官制度業已疲敝,出現了大量「將軍」濫置現象。

為明確職權,各勢力便設立「都督」之職。

任命「都督」方式並不固定,一般因事因地有所變化。

這段時期的「都督」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君主指定統帥,全權指揮作戰或完成軍事目標;第二種是管轄前線戰區。

而《三國演義》中常稱呼周瑜的「大都督」,在歷史上實際是另一職位,一般負責統帥全國軍隊,因此,小說中這麼稱呼周瑜其實並不準確。

第一種「都督」在《三國志》中又有「部督」、「左督」、「右督」等說法,周瑜早年征江夏時,就曾被任命為「前部大督」;第二種「都督」如《三國志·吳書》記載,「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意即劉備想成為荊州的管理者。

兩種「都督」最大差異是:前者著眼於戰事,而後者是管轄地盤。

實際上,《三國演義》中呼之為「都督」的股肱之臣——周瑜、魯肅、呂蒙,準確地說,是東吳西線戰區指揮官,其職責類似於第一種「都督」。

他們在荊州所任正職皆是「太守」,並同時冠以「將軍」職,其主要任務是與劉備、曹操集團作戰。

西線荊州戰事,確為東吳,尤其是主公孫權心頭所重之事。

所以,自然由心腹之臣謀劃。

據南宋洪邁《容齋隨筆》記載:「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四人相繼,據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

」以此看來,四人雖於「都督」名號上有所差別,但對東吳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提及周瑜,不難想到他「羽扇綸巾」的赤壁英姿。

三國歷史上,赤壁戰功當歸周瑜。

《三國志》明確記載「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劉備集團當為東吳的輔助與外援。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周瑜同於手掌書「火」字不謀而合的橋段,雖然精彩,但實屬小說手筆。

此外,《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實際上,《三國志》說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意為寬宏大量、深得人心),《江表傳》亦記載「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歷史上,周瑜與諸葛亮確有矛盾,但不是因為周瑜氣量狹隘,而是因為他對劉備集團的忌憚。

周瑜曾上書孫權,認為「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周瑜本想以聲色犬馬「軟」禁劉備,但孫權認為劉備難以制服,且欲以其制衡曹操,於是「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周瑜去世時僅有三十六歲,但他並不是被氣死的,更不會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三國歷史上,周瑜「道於巴丘病卒」,與劉備集團關係不大,周瑜曾在與曹魏南郡之戰中,右肋受箭傷,這可能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憨直」魯肅實有雄韜偉略

陳壽在《三國志》中贊其為「奇才」

周瑜死後,魯肅是其繼任者,也是東吳第二位重要的「都督」。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慣常的個性是老實、憨直、忠厚,這一性格塑造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

史書曾記載魯肅三件英雄事跡,小說均未提及。

第一件是《三國志》記載的「指囷借糧」,說魯肅將自家三千斛糧食,慷慨資助周瑜作戰;第二件是裴松之注中記載,魯肅曾帶領鄉民轉移;第三件事亦載於《三國志》中,說的是赤壁勝利後,孫權下馬相迎,魯肅未覺顯耀,舉鞭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征肅,始當顯耳。

歷史上,魯肅為孫權所制定的戰略規劃中,已初具「三分天下」的構想。

與諸葛亮不同,他將三股勢力預設為曹操、劉表與孫權。

此外,魯肅最早主張聯盟抗曹,並於劉表死後,立刻前往江夏說服劉備,其想法與諸葛亮暗合,最終促成聯盟。

魯肅還勸說孫權道:「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三國志·吳書》)他站在孫權立場上,說明投降的悲慘下場,由此堅定了孫權抵抗的決心,可謂英明果斷。

《三國演義》中的魯肅,習慣站在蜀漢一邊。

三國正史中,魯肅也力保與劉備的友好關係,以致孫權曾說:「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此乃孫權對陸遜所說,足見其對「借荊州」之事耿耿於懷,頗有埋怨魯肅之意。

不過,魯肅「借荊州」有他的考慮,他欲以劉備抗衡曹操,從「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來看,這個決策也並非「昏招」。

《三國演義》中,另一個與魯肅相關的故事是「單刀赴會」。

自元雜劇以來,關羽在單刀會的神勇威嚴被確立,而據《三國志》記載,「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

」可見當時並非關羽一人持刀,且雙方距離甚遠,恐難劫持。

再參見所載對話,「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

」可知魯肅據理力爭,不卑不亢,絲毫不落下風。

《三國演義》中,魯肅憨厚仁義、甚至有些愚笨的形象,實在與歷史上雄韜偉略的他相差甚遠。

陳壽在《三國志》中「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的判語也是明證。

白衣呂蒙巧用「替身」奪荊州

裝病弄假成真?不幸英年早逝

魯肅之後,負責荊州戰事的「都督」是呂蒙。

呂蒙改變了魯肅的聯盟戰略,一心想收復荊州,且對劉備集團敵意甚熾。

《三國志》曾載其言曰:「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關羽鎮守荊州北部,實力強勁,所以呂蒙一直要設計巧攻,於是便有了「替身」之計。

呂蒙為刺激關羽大舉北上,與曹軍對抗,便故意稱病,並指派陸遜為繼任者,「以治疾為名,乞分士眾還建業。

」陸遜當時年紀輕輕,尚無聲名,上任之初又言辭懇切地書寫信件,表達對關羽的敬仰。

關羽性格高傲,自然不把陸遜放在眼中,也便不再擔憂防務。

於是,呂蒙的「替身」成功麻痹了對方,關羽盡遣主力北上前往樊城。

關羽出征後,呂蒙與士卒「盡伏其精兵舳艫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

」(《三國志·吳書》)整個過程瞞天過海,正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白衣渡江」。

不過,小說對「白衣」一詞的闡釋有所偏頗,「白衣」更可能指民間便裝,而非身著白衣。

歷史上,呂蒙的後續策略也在小說中有所體現。

他在占領城池後,約法三章,力主善待關羽及其士卒的家眷,其中有人違規,呂蒙還「垂涕斬之」。

待到關羽軍隊士兵聞聽消息,知道家人無恙,便也喪失戰意。

最後,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在《三國演義》中,呂蒙之死的描述過於誇張,與歷史無涉。

小說寫道,東吳的慶功宴上,關羽「還魂」借呂蒙軀體大罵孫權,最終「呂蒙七竅鮮血迸流,死於座下。

眾將見之,旦夕悚懼。

」這一情節實為神化關羽而設置。

自三國故事流傳,「揚蜀」和「關公崇拜」的立場可謂由來已久。

據《三國志》記載,「裝病」的呂蒙在成功奪得荊州後,確實患了病,而孫權為之憂心不已,懸賞千金尋找名醫,並且「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可惜的是,像雄才大略的周瑜、魯肅一樣,呂蒙終究沒有康復,也不幸英年早逝。

《三國志》作者陳壽認為,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圖武將而已乎!」作為「都督」,衝鋒陷陣固然可嘉,但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戰略、統籌全局,這一點堪稱東吳歷任「都督」的共通之處。

可以說,東吳之主孫權,與歷任西線「都督」的關係可謂相互信任、君臣和睦,並不存在勾心鬥角的算計。

而他們三人的接任者陸遜,也是東吳倚仗的謀臣,後擔任吳國「大都督」之位。

作者: 趙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

「看昨日」35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在史書《三國志》里,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

東吳四英將之呂蒙——江湖脾氣的大都督

三國是個創造英雄的時代,就因此一句便深深吸引了我,然而越是研究三國史,對三國裡面的人物卻越是忌憚,從開始的先入為主、了解之後的喜好惡憎、到最後的雲裡霧裡慎言慎思。再不寫幾個以後怕是不敢放肆點評了...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一位三國中隱藏的大才!

說起三國中的才人,大家肯定會想起劉備的軍師諸葛亮,龐統。曹操的謀士荀彧,程煜。孫權的都督周瑜,魯肅等等,他們都是三國中的名士,都在三國時期為自己的主公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今天我要說的卻是另外一個人...

三國東吳的大都督,為什麼那麼短命呢?

我所知道的,東吳先後7位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諸葛恪、丁奉、陸抗,並非都短命。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名將和謀臣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對武將的排名以及知名度,總是能引來無數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