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反擊:高平之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與北漢高平之戰

【軍武】作者:鐵騎的榮耀

要說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有一位同樣雄才大略又愛民如子的帝王卻被無情的湮沒在史海之中,他的功業雖不如其他帝王那樣耀眼,但是他卻是唯一一位在史學界少有負面評價的帝王,他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公元954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病逝,郭威養子晉王柴榮靈前繼位,史稱周世宗。

北漢主劉崇聽說郭威駕崩,認為是攻打後周的好時機,於是派人去契丹人那裡尋求支持,二月份,契丹派出武定節度使楊袞率萬餘騎兵到達北漢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匯合劉崇率領的三萬北漢軍,以武寧節度使張元徽為前鋒,與契丹軍隊自團柏向南殺向潞州。

昭義節度使李筠命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步騎兵迎戰,隨後與北漢張元徽部遭遇,張元徽假裝不敵誘伏周軍,結果穆令均戰死,士卒損失千餘人,李筠逃回潞州堅守不出。

而此時的後周的確處於內外交困之際,在五代那種亂世,整日征伐不斷,人命就如草芥一般,哪怕是皇帝也是說不了哪天腦袋就搬了家,而柴榮又是新近即位,人心正是不穩,軍隊中更是驕兵悍將難以制約,此時北漢來攻更是雪上加霜,但對柴榮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一次穩固地位的機遇,而這一機遇的關鍵就是打贏這場仗。

面對大軍壓境之勢,周世宗決定御駕親征,御駕親征在五代時期雖已屢見不鮮,但柴榮這一決定還是在朝堂引發巨大爭議,群臣以「陛下新即位,人心易搖,不宜輕動」為由堅決反對,面對柴榮「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的理由,五代有名的官場不倒翁(能從朱溫手下開始一直當官到柴榮,其人之圓滑可見一斑)馮道竟說「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柴榮又說「以吾兵力之強,破劉崇如山壓卵耳!」,馮道竟又說道「未審陛下能為山否?」,由此可見阻力之大,但是最終柴榮還是力排眾議,執意御駕親征。

三月十一日,周世宗領軍從大梁(開封)出征,周軍一路疾進,十八日到達澤州,劉崇不知周世宗到達,經過潞州時沒有攻城,而是直接領兵向南,當晚,北漢軍駐紮在高平城南。

十九日,後周前鋒部隊與北漢軍隊遭遇,北漢軍隊敗退,柴榮為防備劉崇逃跑,令各部加速前進。

但是劉崇並沒有跑,而且還率中軍在巴公原擺開陣勢,張元徽率北漢軍在東,楊袞率一萬契丹騎兵在西,部眾嚴整士氣高昂,此時劉詞率領的周軍後軍尚未到達,而且周軍處於下風位置,所以士氣有些低落,但柴榮卻很堅定,命白重進與李重進率領左翼在西,樊愛能、何徽率領右翼在東邊,向訓、史彥超率精銳騎兵居中,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率領禁兵護衛著世宗親臨陣前督戰。

劉崇看到周軍人少,有些後悔讓契丹人助戰,「謂諸將曰:吾自用漢軍可破也,何必契丹!今日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

」楊袞策馬觀後周軍陣後認為周軍人數雖少但是勁敵,劉崇不服「時不可失,請公勿言,試觀我戰」,楊袞頓時無語。

在開戰之前,風向突然大變成南風,但是北漢樞密副使王延嗣卻派司天監李義稟報劉崇說「時可戰矣」,樞密直學士王得中牽住劉崇的馬苦苦勸其先行退兵未果。

劉崇命東線部隊先行出擊,張元徽領千餘騎兵打擊周軍右翼,交戰沒多久,周軍右翼將領樊愛能、何徽帶著騎兵逃離戰場,導致周軍右翼崩潰,千餘周軍步卒投降,周軍全線動搖。

危急關頭,柴榮直接率領親軍冒著流矢飛石上前衝殺,宿衛將趙匡胤大呼「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隨後張永德率弓弩手為左翼占據制高點,趙匡胤部為右翼,兩人各領兩千人前出打擊北漢軍,周軍將士士氣大振,開始拚死衝殺,內殿直夏津人馬仁對部眾說:「讓皇上受敵還要我們幹什麼!」躍馬引弓,連斃數十人,殿前右番行首馬全對世宗說:「北漢軍氣數已盡,您就瞧好吧」,說完率領數百騎兵深入敵陣,周軍士氣愈發振奮。

劉崇得知柴榮就在陣中,便重獎張元徽,讓他乘勝壓了上去,結果張元徽隨後墜馬陣亡,北漢軍見自家驍將被殺,南風又越吹越緊,在周軍的猛攻下士氣一落千丈最終崩潰,劉崇急的親自搖紅旗也阻止不了大軍潰敗。

而北漢軍的盟軍契丹人,此時也被周軍的銳氣震懾住,加上楊袞想起此前劉崇裝逼,於是乎直接帶著一萬契丹騎兵撤離了戰場。

傍晚時分,劉詞率領周軍後續部隊到達,此時劉崇帶著剩下的一萬多北漢軍「阻澗而陳」,劉詞到達後周軍發動全線進攻,北漢樞密副使王延嗣戰死,北漢軍再次大敗,周軍一直追擊到高平,殺的北漢軍屍橫遍野,丟棄的軍械、輜重、牲畜和皇帝儀仗不計其數。

劉崇從高平起就穿著粗布衣服戴著斗笠,騎著契丹贈送的黃騮馬,率一百多騎兵從雕窠嶺往晉陽跑,夜晚迷路找了個村民做嚮導,結果還走錯路往晉州跑了一百多里,發覺後殺掉嚮導又日夜兼程的往北跑,一路上連頓飯都顧不上吃,小老頭勉勉強強才跑回晉陽。

高平大勝之後,周世宗地位穩固,隨後將逃兵樊愛能、何徽及其所部軍使以上七十餘名將校斬首,另外投降北漢的千餘步卒也被斬殺,針對軍隊中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進行大力整治,同時銳意改革、勵精圖治使後周國力日益強盛。

公元959年四月,周世宗率軍親征攻伐契丹,連克三關三州,共十七縣,但在正準備攻取幽州之時柴榮不幸病倒,六月十九日,柴榮駕崩於開封,終年三十九歲,次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北宋藉助周世宗的遺澤餘威實現了統一。

如果柴榮不是英年早逝,或許中國的歷史又將是另外一個走向,然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後人應當記住的是柴榮「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夙願。

《軍武次位面》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網絡軍事節目之一,每周五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鳳凰網、網易、樂視、秒拍、小米、A站、B站、風行等二十多家網站同步更新,在年輕一代軍迷中有著很高的人氣,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節目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激活柴榮「削平天下」雄心的高平之戰

柴榮是史家公認的「五代第一明君」,這位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和養子,在位短短六年間,通過整軍練卒、減賦安民、鼓勵商貿、裁汰僧尼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後周政治清明、國家富庶、士卒精銳,使得經歷了唐...

北宋王朝盛世夢15:趙匡胤一戰成名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5篇。後周柴榮繼位時33歲,剛過而立之...

再上戰場,柴榮還會救趙匡胤一條小命嗎?

01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後改名郭榮),剛接他養父郭威的班坐上龍椅成為後周皇帝,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不想讓他坐了。那人叫劉崇,北漢老大,也就是所謂的北漢世祖。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元月,後周太祖郭威去世,養子柴榮(郭榮)繼位稱帝,史稱後周世宗。北漢主劉崇聞訊,認為滅周的時機已到,他摒棄 「禮不伐喪」的古訓,聯合契丹,大舉南下。二月,後漢主劉崇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