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戰的小細節,歷史幾乎就這樣改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平之戰是北漢與後周之間的一場戰役,此役後周大勝。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柴榮繼位後不久,北漢劉崇聯合遼國乘機南下,打算乘後周內部還不穩定的情況下打擊後周的力量。

二月,契丹派楊袞率騎兵萬餘及步兵五萬餘人,到達晉陽(今太原),兩軍會師晉陽,一路攻上潞州(今長治)。

北漢主劉旻親領中軍,張元徽領左軍,楊袞為右軍,陣容嚴整。

後周昭寧節度使李筠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

穆令均中伏被殺,損失千餘人。

李筠退回潞州。

柴榮決定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

楊袞觀察了後周軍的陣勢和軍容,認為後周軍強,不可貿然進攻。

劉崇卻不以為然,命張元徽率領東軍先進攻。

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交戰不久,看到北漢軍來勢很猛,抵擋不住,就率領騎兵率先逃走。

後周右軍被擊潰,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周世宗看到戰事緊急,後周軍瀕臨潰敗的邊緣,親自率領左右的親兵冒著矢石出陣督戰。

宋太祖趙匡胤當時還是後周禁軍將領,他先招呼同伴向前衝鋒,又請張永德率軍從左翼出擊,自己率軍從右翼出擊。

張永德同意,兩人各率領兩千人馬隨周世宗出擊。

趙匡胤身先士卒,迎敵血戰,主將奮勇,士卒更是拚死力戰,無不以一當百,北漢兵抵擋不住。

內殿直馬仁禹也激勵同伴進擊,他自己躍馬猛射,連斃數十敵軍,後周軍的士氣更加高漲。

殿前右番行首馬全義也率領部下幾百騎兵向前猛攻。

張元徽的戰馬被射倒,被後周軍斬殺。

戰後後周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

三月二十三日,周世宗率軍暫屯潞州(今山西長治)。

(宋太祖趙匡胤)

戰後,周世宗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名將校斬首,以正軍法。

此役趙匡胤表現出色,升殿前都虞侯,得以迅速崛起,成為柴榮日後倚重的大將。

這一戰也是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王朝由弱轉強的開端。

但是不為人所知的是,這一戰中曾染病的趙匡胤幾乎不能出征。

如果沒有在清源縣的這則小故事,中國的歷史幾乎改寫!

相傳公元954年,趙匡胤統兵下河東,征剿北漢。

遠征途中,遇狂風,身遭風寒,故兵扎清源縣羊房口。

一日,太祖心中煩悶,遂微服出遊。

行至汾河灣,見一老叟鶴髮童顏,甚有道風。

他將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龍行者,貴人也。

然印堂赤黃,風寒入體矣。

」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陳醋蒜頭數枚,貴人須取兩枚去,和飯吃下便愈。

」太祖隨老叟入舍,取回醋蒜。

以方試之,果然病除身愈。

遂賜老叟紋銀百兩,絹扇一把。

並於扇面書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東老醋,盡善盡美。

後太祖病癒,與當時的周世宗在劣勢下一同取得了高平之戰的勝利,也正是此戰使後周的實力迅速擴張,為後來黃袍加身的宋太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再上戰場,柴榮還會救趙匡胤一條小命嗎?

01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後改名郭榮),剛接他養父郭威的班坐上龍椅成為後周皇帝,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不想讓他坐了。那人叫劉崇,北漢老大,也就是所謂的北漢世祖。

年輕人的反擊:高平之戰

後周與北漢高平之戰【軍武】作者:鐵騎的榮耀要說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有一位同樣雄才大略又愛民如子的帝王卻被無情的湮沒在史海之中,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