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的偉大不是他多想偉大,而是不偉大他連命都保不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柴榮我們大家都有所了解,他是五代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的第二個皇帝,在位期間內正朝綱,外御契丹是位了不起的皇帝。

可是大家知道柴榮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有多慘嗎,由於柴榮既不是太祖郭威的親子,之前的資歷又平平,登基之初幾乎被大臣們當成沙礫一樣忽視了,但是後來的柴榮卻用行動證明了,大丈夫寧有種乎?

公元954年,北漢皇帝劉崇趁著後周皇帝郭威駕崩,想要一舉蕩平後周奪回屬於自己家的皇位,北漢、劉崇……柴榮註定了馬上就要見到這個人。

但這還不是柴榮最大的危機。

他現在最急需的是威望,是能讓手下文武百官為之聽令賣命,令行禁止的威望!沒有這個,他就什麼都做不到。

沒見過被員工奚落的老闆,被夥計欺負的東家嗎?柴榮現在就是這樣。

是的,他是至高無尚的皇帝了,可是卻沒有人服他!而這該死的威望卻是個最奇妙的東西,你用錢買不到,你用美女也騙不來,你用刀子更嚇唬不出來,威望的確立,唯有眾所不及的功績和日積月累的心理壓迫才能產生。

這些,歷史和時間都沒有給他。

卻馬上就派給了他傾巢而出,不死不休的敵人!郭威在公元954年元月去世,北漢劉崇在當年2月就帶兵殺到了過來!三萬北漢兵,一萬契丹人,柴榮怎麼辦?

馮道

後周一片慌亂。

在大殿上,滿朝文武像一隻,不,是一群蒼蠅,聚集在柴榮面前嘰嘰歪歪,各說各話,沒一個去看他的臉色。

最後柴榮不得已主動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朕御駕親征,親自去攻破北漢!請留意,柴榮說的不是抵擋,而是攻破。

歷史證明,他是一把人們還沒有清醒認識到的空前鋒利,有進無退的利劍,在他的字典里從來都沒有過防守二字,事實證明,永遠都是他去主動攻擊別人!但是這時豪言壯語只引來了一片訕笑。

威望,致命的威望讓柴榮絕望,因為他發現其中笑的聲音最大,笑容最惡劣的居然是世上五千年來最滑頭,最不得罪人的老油條馮道!而且不止如此,馮道還主動地走了出來,笑嘻嘻地說了更多的話。

——陛下,劉崇不算是什麼,他並不強大,在先帝面前他總吃敗仗。

可是現在先帝不在了,您剛剛即位,這樣吧,您派員大將出兵,抵擋一下也就是了。

何必興師動眾呢?下面一片附和之聲。

的確,馮道說的是「正道」啊,他說得沒錯,非常理智。

但是柴榮的臉色變了,他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終於決定說出了自己心裡的話。

——昔日唐太宗創建大業,哪一次不是親自出征,我又何敢偷安不出馬呢?話一出口,石破天驚,初出茅廬,白丁一樣的柴榮竟然自比千古一帝唐太宗!唉,每一個人都在替柴榮臉紅啊,就看見馮道笑了,他實在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遺憾,只好說出了下面一句更加理智的話。

——陛下,您未必能學得唐太宗。

尷尬,現在是致命的尷尬了。

柴榮的臉色變幻,他心有不甘,一字一頓地說出了自己的勝算。

——劉崇不過是烏合之眾,我要像泰山壓卵一樣壓死他卻不料馮道更絕,他不過是輕輕一笑,就像沒看見柴榮的難堪和憤怒一樣,回答得更加風雅絕倫。

——不知陛下做得泰山否。

面對這樣的局面更堅定了柴榮打平北漢的決心,也不再和大臣們廢話了。

柴榮下令,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領兵襲斷北漢軍後路;河中節度使王彥超自晉州(今山西臨汾)東下,夾擊劉崇;禁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宣徽使向訓等率軍向澤州(今山西晉城)移動,那裡是劉崇進軍開封的必經之路,必須從正面迎擊。

他自己,則在當年的3月11日,帶著為數不多的班底人馬,親自領兵出發,去迎擊他的死敵劉崇。

柴榮直撲潞州,但是這時候劉崇已經不在那兒了。

劉崇吸取了上次圍困晉州,被王峻鑽了空子的教訓,這時絕不與李筠多作糾纏,他引兵繞道南下,目標直指後周的心臟——開封。

他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那是柴榮的性命。

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他以最快的速度行軍,結果仍然比他預期的要早上N倍就遇到了柴榮。

那是在3月18日,他行進在澤州境內高平縣時。

高平,柴榮駐馬山崗。

眼前就是敵人了,就是敢於蔑視他,趁著他父親新死,馬上就來侵襲的敵人了。

他們完全沒有把他放在眼裡!想著這些,柴榮的胸中燃燒的不再是萬丈的豪情,而是熊熊的怒火!是時候了,要讓全世界的人,包括他的敵人,還有他自己的臣子和人民都對他重新認識!

他命令——前哨出擊!但是身邊馬上有人小聲地提醒,陛下,我們的人還沒有到齊,合圍沒有形成,後援更加沒有到位,是不是再等一下?柴榮高傲地看看了身邊的部下,不解釋,不回答,我的命令已經下了!在柴榮憤怒的時候,劉崇的心情好極了。

自從發兵以來,他在後周的國境內狂飆突進,縱橫馳騁,無所阻擋!看來他這次真的是來對了,果然郭威一死,後周無人,他為兒子劉贇報仇,甚至就此恢復兄長劉知遠的江山,重新振作沙佗人天下無敵的舊夢都指日可待了!就這樣,他心情激越地盼來了公元954年3月19日這一天。

這一天他得到了消息,後周的新任小皇帝柴榮居然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到了他的對面,而且前哨部隊已經搶先發動了攻擊!太好了,真是盼什麼就來什麼。

沙場老將劉崇微微一笑,面對這樣輕佻聒噪的小輩,他的經驗和身份還有優越感,都讓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決定不和初生之犢賭最初之勝負,他要讓柴榮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孩子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於是戰場上發生了讓後周軍隊意想不到的一幕,他們憋足了勁衝上來,以為必將爆發一場惡戰,但是卻沒有料到北漢軍隊居然不堪一擊。

開戰以來一直積極進攻,所向披靡的北漢軍隊,居然和他們稍一接觸就開始了後退,並且開始了逃跑。

怎麼回事?後周的軍隊不免有些捉摸不透,但是戰機稍縱即逝,後面馬上就傳來了皇帝陛下的新命令。

全速追擊!

劉崇

於是後周軍隊全線壓上,跟著北漢人一頓狂跑,就看見大地在飛速地後退,轉眼間他們就追到了巴公原(今山西晉城東北)。

到了巴公原上,後周的軍人們一下子都愣住了。

只見對面漫山遍野的都是敵人,北漢軍隊分成了三個方陣,東邊的北漢先鋒張無徽(無敵猛將),西邊的是楊袞率領的契丹人(呀,是契丹人!),中間坐著的是北漢皇帝劉崇。

北漢皇帝陛下自將中軍,坐鎮中央,近四萬的人馬就那麼靜悄悄地站在那裡,目光冰冷地看著後周人送上門來。

——不好,中計了!這句中國最經典的評書台詞像一陣寒風掠過後周軍人的心頭,讓他們一下子有了不祥的預感。

天哪,慘了,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在玩北漢人,可是現在明顯地要還債了……郭威在哪兒?王峻在哪兒?現在他們無比地懷念這些已經死了的人……但是他們這時能看到的,只有剛剛上任不到兩個月的新皇帝柴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柴榮的身上,該怎麼辦?這時候我們已經掉進北漢人的陷阱里,刻不容緩了,無論是進攻還是後退,都要快作打算了。

但是這些人驚異地發現,他們年輕的皇帝此時毫無懼色,好像根本就沒有看到對面漫山遍野的敵人。

他聲音清晰,絕無顫抖地再次發布命令。

令——白重贇和侍衛馬軍都虞侯李重進率軍居西,對陣契丹楊袞部;樊愛能、何徽率軍在東,對抗北漢張元徽部;史彥超和宣徽史向訓、殿前都指揮史張永德領精騎在中央列陣,隨朕伺機突擊劉崇!劉崇,我要讓你知道,在真正的勇氣和絕對必勝的信心面前,你這些可笑的小把戲什麼都不是!你的埋伏算是什麼?不還是你原來的那些人嗎?很好,看來你真的不知道,我本來就是要找到全須全尾的你,和你來一次徹徹底底的較量!

公元954年3月19日,高平縣巴公原。

這一天之後,天下所有人都會因為一個嶄新的名字發抖,那就是——柴榮!平生有進無退、堅忍不拔、遇強愈強、戰無不勝,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柴榮!高平縣、巴公原,戰場上寂靜無聲,數萬名士兵隔著一片開闊地冷冷相對。

西北大地上三月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他們每個人,讓他們變得僵硬。

命運或許已經到了終點——面前的這片冰冷堅硬的開闊地,很可能就是他們的葬身之所!但註定了沒有人能夠退縮,這就是作為一個人的悲哀,有時你沒有選擇不得不去做!但是現在洪水還在堤岸里,戰鬥仍然沒有爆發。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風。

劇烈的北風颳過戰場,向南邊的後周軍隊迎面直刮過去。

這極不利於搶先攻擊,人馬的衝鋒還有箭矢的射程都會大打折扣。

所以柴榮縱然有滿腔的憤怒和激情,也要適時地忍耐。

何況時間的優勢站在他這一邊,劉詞和他的所有的後備隊還在趕往巴公原的路上,這時每一分每一秒的過去,都在增加著後周的力量。

所以,現在要穩住,不是逞一時之勇快一時之怒的時候,相反,一定要加倍提防北漢人發動攻擊。

但是讓他們奇怪的是,對面龐大的北漢契丹聯軍卻始終紋絲不動,任由著戰場上的良機無謂地消耗,不知道在打著什麼主意。

時間沒有過去多久,突然間戰場上的風向變了,多變的春風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後周軍隊的背後颳了起來,帶著漫天的灰塵暴土卷向了對面的北漢軍隊。

太好了,天助我也!後周的人馬一陣騷動,這是天意要我們發動攻勢嗎?這突然來臨的機遇也讓柴榮猶豫,打還是再等等?但是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從不給任何人妥善思考的時間,就在天時開始對後周軍隊有利的時刻,突然間北漢人已經搶先發起了衝鋒!

歷史證明北漢皇帝劉崇並不是無能之輩,相反他久歷沙場,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百戰名將。

他不守常規,該出擊時按兵不動,讓後周人白白緊張。

可是這時轉成南風了,後周的軍隊剛剛放鬆些警惕,他卻突然間發動了攻擊。

後周人一片大亂,尤其是東邊的樊愛能和何徽,他們首當其衝,被北漢頭號猛將張元徽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時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一來是張元徽太過勇猛;二來也是樊愛能和何徽根本就沒有給柴榮賣命的心。

這兩人立即後退,手下一千多名後周士兵被張元徽切割進了包圍圈。

戰局突變,柴榮措不及防,他剛剛要做出反應,戰場上突然又發生了一件讓他死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只聽見被張元徽擊破的後周軍陣地上,突然間爆發出了一陣響亮而整齊的「萬歲!」呼喊聲。

這是怎麼回事?!這不是正常的拼殺聲,難道是在向柴榮呼喊求援嗎?但是轉瞬間柴榮的臉就蒼白了,這不是在求援,而是那些士兵投降了!連這麼一會兒都沒能堅持,幾乎馬上就投降了!不僅如此,連投降的口號都像早有預謀一樣,是直接向劉崇致敬!其他所有的後周軍人都驚呆了,「萬歲!」之聲響徹了整個戰場,後周軍團全線動搖,這時候柴榮的致命傷口完全地暴露了出來,他的威望,他的軍心,他所要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他的,他的軍隊在本國的皇帝面前,在只稍微接戰不利的情況下就馬上叛變了!怎麼辦?初上戰場,馬上就挨了迎頭一棒的柴榮要怎麼辦?整個戰場上他的右翼已經完全崩潰了,本就不穩定的軍心更加極度動搖,而最致命的是他孤立無援,手上沒有任何能讓他翻身的本錢!失敗,就是死亡,還有比死亡更加難以忍受的屈辱!後周、柴榮……難道在郭威才剛剛死了不到兩個月之後,就要這樣恥辱地被終結了嗎?

此時在北漢的陣地上,劉崇笑了,他明白自己贏了,真的贏了,就這麼簡單。

柴榮,你這個乳臭未乾的小東西,你懂得什麼叫戰爭嗎?你了解自己手下的士兵嗎?很顯然你什麼都不懂,五代十一國里的士兵都像是打勝不打敗的土匪,你贏了,他們都會跟著你,可是只要你稍微失利,他們馬上就會掉頭倒向你的敵人。

一戰定江山,皇兄、孩兒、沙佗人的列祖列宗們,你們都看到了吧,我劉崇就要,不,我劉崇已經勝利了,天下還是我們的!但是他連做夢都想像不到的是,幾乎就在下一瞬間,他就直接面對面地見到了柴榮!身陷絕境中的柴榮根本就沒有選擇劉崇想像中那些失敗者通常會走的路。

投降?想都不要想,不勝利毋寧死!逃跑?那還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去。

至於猛拼一死倒很容易,但他同樣不願那樣做,那與失敗又有什麼區別……可是他又能怎麼辦呢?穿過亂成一鍋粥的戰場,柴榮的目光遙望遠處北漢軍團的正中央,那裡——就是劉崇的所在,很好,非常好……突然間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舉動,他竟然就此直接策馬向劉崇沖了過去!偉大的皇帝在他最開始的戰役中,竟然如此地孤注一擲,破釜沉舟。

當他策馬衝出時,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場是什麼,誰有事事必勝的把握?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須得這樣做——因為他不想做個俘虜,或者屈辱地作為失敗者活下去。

哪怕是死,他也要倒在衝鋒的道路上!就這樣,衝過層層的人浪,劈開所有的阻擋,柴榮絕無反顧地沖向了開始歡慶勝利的劉崇。

這時的柴榮心裡極為悲涼,因為他清楚地聽到,他的身後並沒有追隨太多的馬蹄和喊殺聲,也就是說,並沒有多少人跟在他後面。

他難免有些悲哀地想到,我的部下,我的軍隊都在哪裡?難道他們真的就此都背叛我了嗎?!全力衝刺劇烈拼殺中的柴榮對此無可奈何,但是他絕對想不到的是,此時真正對他具有決定性的變化已經在他身後發生了,有另外一個極其英雄偉大的人,也在此時挺身而出,瞬間爆發了。

歷史從這一刻起,將會為除了柴榮之外的另一個名字而歡呼——那就是趙匡胤。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英雄,英勇的陛下,你並不孤單!

張永德

劉崇居然逃了,面對近乎孤身闖陣的柴榮,他在千軍萬馬眾目睽睽之下居然選擇了躲避!沒有比這更讓人泄氣的了,本來占據上風的北漢人一下子變得士氣低落,但是這還不算完,更加沉重的打擊馬上又接踵而至,他們的軍中之膽,第一猛將張元徽突然陣亡。

這個打擊是致命的,自從開戰以來,張元徽幾乎成了北漢人的箭頭和盾牌,無論攻守他都在第一線。

此前擊敗李筠,剛才又一個照面就打垮了樊愛能和何徽,他怎麼會突然間就被人殺了?殺他的人到底是誰?!可惜戰場上容不得任何人停下來觀察,一陣突如其來的箭雨把北漢軍隊徹底打蒙。

這時候輪到劉崇絕望了,風水輪流轉,只是轉得太快了,他的軍隊也一下子就變成了土匪,扔下他轉身就跑,就算他本人站出來,親自揮動旗幟召集都沒有用。

沒辦法,深通遊戲規則的劉崇也只有跟著一起逃跑了。

只是他怎麼也想不通,柴榮怎麼能突破他的整條防線,單槍匹馬地殺到他的面前?而在主戰場那邊更發生什麼事?就像是中了邪,本來已經贏定了,怎麼會突然一下子就全都崩了盤?這仗打得真是糊裡糊塗,連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劉崇敗了,敗兵夾裹著他一路向北逃竄,柴榮想都沒想,就選擇了追擊。

這時候他的部下們都追了上來,提醒他見好就收,劉崇雖然敗了,但是人數還是他們多,而且歸師勿掩,窮寇莫追,把兔子逼到牆角還得小心它咬人呢。

趙匡胤

可惜他們的皇帝叫柴榮,我在前面所說的平生有進無退、堅忍不拔、遇強愈強、戰無不勝,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等等性格特點,沒有一個字是為了烘托氣氛才羅列出來的排比句式,歷史可以作證,句句都是真的。

於是雙方再不廢話,一個沒命地逃,一個不要命地追,就這樣一直跑到了當天晚上天黑了以後。

然後無論是劉崇還是柴榮都無能為力了,他們誰再怎麼急著逃命或者如何急著殺人都沒用了,他們的兵都累得癱倒在地,再也寸步難行。

就這樣,他們只好在後周境內,一條山澗邊上暫時安營扎塞。

這時的局面變得非常的讓人撮火,這一對死冤家你能看我,我也能看見你,但是都無能為力。

有一首歌是怎麼唱來著——你在山澗頭,我在山澗尾,日日思君要殺君,共飲一澗水。

但是就在這樣難得的片刻安寧之中,一樣隱伏著極大的殺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誰是真正的追擊者和逃跑者還不一定。

首先劉崇被打散的人馬逐漸地再次匯集,歷史記載,這天晚上柴榮的命運其實仍然站在懸崖的邊上,因為劉崇很快就又有了近一萬多人的兵力。

而且大家千萬不要忘了,在開戰之初,劉崇的部隊里還有一萬多的契丹人。

這些力量如果能有效地集結起來,柴榮還是要面臨失敗。

怎麼辦?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集中在了柴榮的身上柴榮卻沉默著,他望著不遠處人影晃動的北漢營地,心中在默默地念著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才會真正地決定這次戰鬥的勝負乃至整個後周的存亡。

那就是劉詞……劉詞,你怎麼還不來?劉詞在當天的半夜時分終於趕到了,那條橫在身邊的澗水成了絕大多數北漢人的葬身之地,在初春冰冷的澗水裡,躺滿了北漢人的屍體和他們的輜重。

他們的皇帝卻幸運地逃脫了,要說沙場老將劉崇還真是有過人之能,在烏漆麻黑敵我莫辨的戰場上,他以六十歲的高齡矯健地飛身上馬,騎著他契丹叔叔贈給他的黃騮馬,一路登山越嶺,由小路兼程北逃,一直跑回了老家晉陽。

就這樣,劉崇活了,事後他為了紀念這次難忘的北伐之旅以及這些天裡發生的種種刻骨銘心的遭遇,他為這匹無比忠貞的救了他命的黃騮馬專門修造了特製的馬廄,按三品官的傣祿餵料,並賜號「自在將軍」。

這就是劉崇為了這次戰爭所做的最後一件事。

然後他以為這就算完了,難道不是嗎?他敗也敗了,兵也都死光光了,在後周搶的東西也都留在那兒了,還搭進去了不少的北漢製造的軍需,他柴榮還要怎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輩打了這樣的大勝仗也應該滿意了吧?但是他萬萬也沒料到的是,他剛剛修好了「自在將軍」的馬廄,就得到了一個嚇得他必須馬上哭著喊著叫叔叔救命的消息。

因為柴榮根本就不想就此拉倒,他已經帶著人馬向晉陽開拔,來找劉崇算總帳了!太原城由於城池堅固沒能被快速攻下,加上後周軍隊補給不足這次征伐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劉崇也因為這次征伐,退位給自己的兒子,不久自己就死了。

柴榮這次真正證明了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3)

親征劉崇:柴榮即皇帝位,縱觀天下,軍閥割據,四分五裂,大周只是控制著中原地區,同時期,並存的還有十國,基本在南方,如唐朝的李景(因地處南方,史稱南唐)、錢 俶的吳越、李晟的漢(史稱南漢)、孟昶的...

年輕人的反擊:高平之戰

後周與北漢高平之戰【軍武】作者:鐵騎的榮耀要說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有一位同樣雄才大略又愛民如子的帝王卻被無情的湮沒在史海之中,他的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元月,後周太祖郭威去世,養子柴榮(郭榮)繼位稱帝,史稱後周世宗。北漢主劉崇聞訊,認為滅周的時機已到,他摒棄 「禮不伐喪」的古訓,聯合契丹,大舉南下。二月,後漢主劉崇親...

北宋王朝盛世夢15:趙匡胤一戰成名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5篇。後周柴榮繼位時33歲,剛過而立之...

再上戰場,柴榮還會救趙匡胤一條小命嗎?

01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後改名郭榮),剛接他養父郭威的班坐上龍椅成為後周皇帝,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不想讓他坐了。那人叫劉崇,北漢老大,也就是所謂的北漢世祖。

激活柴榮「削平天下」雄心的高平之戰

柴榮是史家公認的「五代第一明君」,這位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和養子,在位短短六年間,通過整軍練卒、減賦安民、鼓勵商貿、裁汰僧尼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後周政治清明、國家富庶、士卒精銳,使得經歷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