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能夠篡位成功,真的是曹爽太弱嗎,其實曹丕時已埋下禍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得國最正的皇朝,非大明莫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那得國最不正的皇朝呢,非司馬氏的晉朝莫屬,司馬懿以忠臣形象收攏人心、未費一兵一卒就奪取了曹操征戰一生打下的江山,史稱司馬氏嬗變。
自曹操去世曹丕建立魏國之後,皇帝都比較短命。
曹丕在位七年,魏明帝曹叡在位九年,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遺詔由八歲的曹芳繼位,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
曹爽志大才疏,年輕得志不免有些飄飄揚,不久就開始打破二元輔政的格局,重用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司馬懿;不久即將司馬懿明升暗降為太傅,奪了司馬懿的事權。
司馬懿此時已是四朝元老,多年的官場經歷讓他開始隱忍並等待時機反擊。
不久,司馬懿就稱病不出,曹爽親信李勝在到荊州上任時去司馬懿府名為探望實測刺探,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騙騙年輕的李勝還是手到擒來,李勝的刺探讓曹爽更加放鬆警惕。
公元249年,曹爽兄弟隨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謁魏明帝之墓,司馬懿隨即發動政變,以太后名義關閉城門,以蓄養的死士奪取首都城防。
隨後司馬懿奏請太后歷數曹爽兄弟專權誤國的罪行,免去曹爽兄弟的官職兵權,以侯爵的身分退職歸家。
此時曹爽兄弟因為一時大意已丟失首都,面臨的出路有兩個:
1、 向司馬懿投降,回到首都以侯爵身份退職歸家,但風險是司馬懿食言殺他怎麼辦
2、 挾持皇帝,明令各地忠於皇帝的地方軍隊反擊司馬懿,但風險是有多少地方軍人站在他們一邊是否有勝利把握,一旦失敗那就是謀反要誅三族。
曹爽想了一夜最終慫了,向司馬懿投降,司馬懿果然食言將其滿門抄斬,牽連的曹氏宗親達5000人,從此曹魏皇室大權旁落司馬氏,曹魏的滅亡也就是時間問題。
表面上看,曹魏的滅亡是由於曹爽兄弟太弱,在形勢未明朗、皇帝在自己手中時,由於貪圖富貴竟、並對司馬懿抱有幻想,竟直接投降了,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太無能了、草包慫蛋。
可是仔細分析一下,各位網友有沒有覺得奇怪,在曹操創業時曹氏宗親名將雲集,曹仁、曹洪、曹彰、曹昂、夏侯惇、夏侯淵,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
可是,在高平陵之變發生時,好像就曹爽一個慫包是曹氏宗親,其他的曹氏宗親都銷聲匿跡了,主要的軍隊也不在曹氏手中。
而司馬懿呢,當時司馬懿發動政變占領都城,幾乎所有的士族官員都站在司馬氏一邊。
設想一下,司馬懿以自己蓄養的死士占領都城後,魏國軍隊還像曹操時代一樣掌握在曹氏宗親手中,司馬懿和他的三千死士估計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這一切,曹氏宗親軍權旁落、人才凋零,以及士族官僚站在司馬懿一邊,是怎麼導致的呢,這正是魏國開國皇帝曹丕一手造成的。
寒門出身的曹操白手起家並能夠打下一片江山統一北方,靠的就是兩點:
1、 依靠曹氏宗親建立忠於自己的軍隊,三國前期魏軍名將曹氏宗親非常多,大家熟悉的曹仁、曹洪、曹昂、曹彰、夏侯惇、夏侯淵等均是軍隊核心力量。
2、 重用寒門官僚,注重才能不重家室。
這些寒門人才沒什麼政治根基,完全靠曹操的賞識獲得地位,對曹氏忠心耿耿。
曹丕作為與曹操、曹植齊名的建安三子,魏國的開國皇帝,文采武功了得,但其在政治上是十分短視的,他繼位後做了兩件事足以導致後世子孫的萬劫不復:
1、 曹丕繼位後,與曹植、曹彰的奪嫡過程讓他誇大了曹氏宗親的威脅,囚禁了曹植並開始打壓曹氏宗親,重用像司馬懿等外臣制衡曹氏宗親,曹氏皇族的力量不斷遭到削弱。
2、 推行九品中正制,曹丕為取代漢朝做皇帝必須要收買士族人心,因此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為士族的崛起準備了條件。
士族有自己的政治根基,對曹氏皇族並不忠心,而司馬懿卻通過主持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收買了大量士族的人心。
曹丕死後,曹氏宗親的大權旁落和以司馬懿為首的士族力量的崛起,造成力量的此消彼長,此時只需要一個藉口、一個導火索,就能讓司馬懿推翻曹氏。
而曹爽兄弟的亂搞,正是給了司馬懿一個機會,從此曹氏江山落入司馬氏之手,曹操死不瞑目。
司馬家最終取得天下,除實力運氣外,還在於曹魏給他們送了仨人頭
前段時間《軍師聯盟》火了司馬懿,可我們在為該片叫好的同時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就算司馬懿文韜武略,可當時的他也不過是個無兵無權的小角色,怎麼就能將最為強大的曹魏玩弄於股掌之中,以至於最後他們司馬家...
為何人才輩出的曹操家族,被沒有兵權的司馬懿輕而易舉的篡權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陪伴魏帝曹芳,去到洛陽郊外的高平陵祭祀。高平陵是曹芳父親魏明帝曹睿的陵墓。此時的曹爽,還是大權在握,這只不過是他生命中及其平常的一天,陪伴幼主去掃掃墓,順便閒聊幾句。...
成功不擇手段,司馬懿可曾聽到來世的聲音?
晉明帝司馬紹(公元299-325年)是司馬懿(公元179-251年)的玄孫。他繼承了皇位後,就問大臣王導(王羲之的伯父),司馬家是如何得到的天下。王導出身著名士族琅琊王氏,祖輩是支持司馬氏奪取曹...
文史宴:魏國有兩個司馬懿,而他就是司馬懿的影子
恨地無環|文《軍師聯盟》中,司馬孚被塑造成一個胸無大志的痴情種子,雖然與歷史上忠貞厚道的形象有一定契合度,但這一點卻遠不是司馬孚的全部。實際上,司馬孚是司馬懿的得力助手,在司馬懿身後更是成為司馬...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
在曹魏嚴格的監察之下,司馬家為什麼能有三千死士呢?
眾所周知,在三國之後,司馬家篡取了曹魏的政權,建立了晉朝取而代之。想要推翻一個朝代,一番精心的謀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樣的道理,手裡擁有一定的兵力也是必須的。畢竟有了上好的計策,還得有人去執行...
曹操子嗣眾多,為何沒人阻止司馬懿篡奪曹魏江山
曹丕篡奪大漢江山後,沒有多久就被司馬家以同樣的手段竊取了江山,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曹爽的政權,誅殺曹爽,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不泛有很多在外面的藩王,為何沒有阻止司馬氏篡奪曹魏江山,小...
他是魏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卻也是一個豬一樣的隊友
三國時期,曹操與曹丕父子可以說是強權政治的代表。曹操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政客逐漸在政治賭博中獲取了實力,先「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漢獻帝成為自己手中的玩偶;然後位及丞相,九千歲加「九錫」,他自...
戲說三國:玩的都是演技
曹丕上任之初,即大肆封賞功臣,如任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等等,把大權牢牢掌控在自己一黨手裡。另外,為了更廣泛的培植勢力,曹丕又聽從了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創建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
為何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輕易奪得了曹魏的江山
公元239年魏明帝 曹叡駕崩後,命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八歲的皇帝曹芳。曹爽掌權後,不斷排擠司馬懿,司馬懿只得擔任閒職。僅僅過了10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帶著皇帝去高平陵之時,一舉發...
曹魏宗室子孫很多,為什麼後期卻難堪大任?
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危,垂死前託孤於司馬懿、曹爽,囑咐他們輔佐年僅八歲的曹芳。一開始兩位託孤大臣,盡職盡責,和和氣氣。曹爽因為司馬懿年紀大,德高望重,「恆父事之,不敢專行」,而司馬...
曹魏亡國之因,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
曹魏亡國原因自然很多,若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曹操崩於洛陽後,魏國出了點內亂。曹丕還是很有手段的,安撫宗親士族,妥善處理彰、植,鎮壓了一些小的反叛,穩住了局勢和王位。曹丕在那篇文采斐然而又...
司馬懿成為曹魏權臣靠熬和無恥,還有遇到了豬一樣的曹氏宗親
司馬懿能夠成為魏國的權臣,前期主要靠熬,後期主要靠無恥,再加上一點幸運,碰到了豬一樣的對手,最終成為三國里笑到最後的人,他的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最終三家歸晉。熬這個字對於司馬懿很重要,司馬懿在曹...
曹丕、曹叡都不算是昏君,但為什麼仍避免不了亡國之禍?
眾所周知,曹丕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本來是沒有希望繼承曹操打下的基業,但由於曹操在征討張繡的時候,一時色起,占有了張繡的嫂嫂鄒氏,張繡於是起兵叛離曹操,長子曹昂不幸戰死,曹丕這才成為曹操心中的人選。
曹丕這件事做錯了!令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司馬懿摘了桃子
曹操一生戎馬天下,辛辛苦苦打下了曹魏的江山,在其死後,不到五十年,曹魏的江山被司馬氏所竊取,其中緣由太多太多,但是多數緣由則來自於他的兒子曹丕——且聽麼麼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