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取代曹魏,最早發出警訊的竟然是曹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字子建,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提起曹植,我們會想到才高八斗、七步成詩的典故。
曹植,曹操曾幾次想立他為太子
曹植的文采世所公認,但他的政治才能卻不為後人所知。
一方面,曹植性格崇尚自由,任性好酒,給人以不守規則和缺乏城府的感覺;另一方面,他在曹丕繼位後一直不得志,沒有機會伸展抱負,政治上沒有什麼成就。
曹操和司馬懿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曹植預言了曹魏將被司馬氏取代的結局。
曹操只是懷疑司馬懿的個人野心,但曹植卻是最早對異姓士族的崛起發出了警訊。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植向當時的魏明帝曹睿上疏陳審舉之義,後世稱此疏為《陳審舉表》。
曹植《陳審舉表》的主題是批評當時魏明帝「親異姓,遠公族」的用人政策,勸說魏明帝親公族、遠異姓。
曹植再三闡明,只有重用宗族諸侯和人才,才能防止異姓專權和士族勢力做大,從而維護曹魏江山的根基。
魏明帝曹睿,是曹植的侄子
曹植在上表中引用《左傳》中的觀點說「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雖未點名異姓輔政大臣司馬懿,但已明確指出軍政大事不應假手外人,實質上是表達了對司馬懿的不信任。
司馬懿在曹操、曹丕的時代是溫順的,但隨著曹氏家族人才凋敝、事權外移,司馬懿的野心逐漸膨脹起來。
但司馬懿還在忍耐,他知道人心的向背和羽翼的豐滿不是朝夕可改變的,所以後來他雖然在「高平陵事變」中誅殺曹爽、獨攬大權,但仍「飾忠於已詐之心」,表面上還是用心輔佐魏帝。
當然,這是曹植上疏時還未發生的,但聰明的人見微知著,由此可見曹植在政治上確實有遠見。
曹奐禪位,晉朝代魏
其實,曹植對司馬懿的態度是有很大變化的。
在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植曾作了一篇《輔臣論》,點評當時的朝中大臣,評價司馬懿說「在朝則匡贊時俗,百僚儀一;臨事則戎昭果毅,折衝厭難」,給了很高的評價。
在《輔臣論》中,曹植共評說了八位大臣,而把司馬懿放在最後一位,不知是特別重視還是有其他寓意。
但隨著司馬懿等士族勢力盤根錯節且在朝中日漸做大,曹植也改變了對士族出身的司馬懿的態度。
畢竟,司馬懿在輔佐曹睿後,勢力擴張很快,門生故吏,親族同僚在朝中盤根錯節,雖未形成呼應之勢,但已經很大程度上排斥了曹氏宗族的權力和人馬。
司馬懿先後歷經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帝王,他任職期間,總是兢兢業業,勤勉負責,不時獻謀劃策,同時又很小心的隱藏著自己的野心和權力欲。
在《陳審舉表》中曹植用「韓趙魏三家分晉」等歷史典故提醒侄子曹睿,不要搞「公族疏而異姓親」的政策。
他反覆列舉歷史事實說明異姓不可靠,希望能重用皇族同宗,讓他們藩屏王室。
我想,曹植大概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肉爛了在鍋里,至少重用同宗的風險遠遠小於重用外姓的風險。
用同宗不慎,最多被奪權;用外姓不慎,可能被滅族。
曹植這篇上疏文采斐然,事理明晰,可惜的是曹睿雖然表示「敬聽之」,但實際卻並不採納。
曹睿不但沒有採納,反而和曹丕一樣在臨終時再次把司馬懿作為託孤大臣。
傳國玉璽,再易其主
曹植曾被曹操認為是「兒中最可定大事者」,他絕不是只會讀書飲酒的王室子弟。
但在對曹植的態度上,曹睿和其父親曹丕一樣,是「忌而不用」。
後來司馬氏奪去曹氏的帝位,取代曹魏統一天下,驗證了曹植的政治遠見。
曹植通過獻策阻止士族勢力崛起而保曹魏江山的希望也最終破滅,否則統一天下的就不是晉,而是魏。
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三國時期政局風捲雲涌,各式各樣的英雄也呈井噴式出現,他們的人生跌宕起伏,興亡也在一念之間。眾所周知,司馬懿是個城府極深、善於藏鋒芒的人,他歷經曹氏祖孫四代,終於在249年利用曹爽集團離開京都去...
為何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輕易奪得了曹魏的江山
公元239年魏明帝 曹叡駕崩後,命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八歲的皇帝曹芳。曹爽掌權後,不斷排擠司馬懿,司馬懿只得擔任閒職。僅僅過了10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帶著皇帝去高平陵之時,一舉發...
曹魏宗室子孫眾多,為何後期卻難堪大任,原因很簡單
文|小河對岸 三國初期,論宗室的人才,曹魏最為鼎盛。論文學成就,「建安三曹」是當時最高文學的代表。而論軍事才能,曹操本就是漢末三國時期最為傑出的統帥,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曹操智計,殊絕於...
三國中活的最久的人物,經歷曹氏的五代帝王,是曹家最後的忠臣!
此人自曹操時代起,就為曹家打工,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他性格十分謹慎,自司馬懿執掌大權起,便逐漸引退,未參與司馬氏幾次廢立魏帝之事。晉武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並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
曹丕拋棄了曹操的四項重要政策,最終導致曹魏滅亡
說到曹魏的滅亡,就不得不提到曹丕的過錯。作為魏國第一個皇帝,他改變了曹操的四大基本政策,最終導致了曹魏被司馬氏篡權。1、曹操限制士族,曹丕過分信任士族士族是東漢中期以後興起的一股強大勢力。在漢末...
《軍師聯盟》為什麼叫軍師聯盟,軍師們真有所謂的聯盟嗎?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舍即是得 原創這部劇的全稱叫《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相比下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呤》,軍師聯盟的名字顯得非常詭異,不知道什麼意思;看完整部劇後更是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莫名其...
曹丕這件事做錯了!令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司馬懿摘了桃子
曹操一生戎馬天下,辛辛苦苦打下了曹魏的江山,在其死後,不到五十年,曹魏的江山被司馬氏所竊取,其中緣由太多太多,但是多數緣由則來自於他的兒子曹丕——且聽麼麼說道說道。
曹操給魏國留下兩大虎將:他倆不死 司馬懿父子不敢篡位
大家好,我是天空,今天我們來講講三國。蜀漢政權北方的曹魏集團在曹操病逝後,同樣為繼任者留下了兩位託孤重臣,可以說如果此二人不死,司馬懿父子根本不敢去篡位,此二人便是曹真和曹休。
歷史的輪迴——曹操後人被司馬氏挾天子以令諸侯
高平陵政變,表面上是司馬懿在和曹爽的權力爭鬥中獲勝。實質上,已經是司馬懿完全把占據曹魏政權的政變事件,此後,軍中和朝中曹氏只是一個代號了,夏侯家當時也只有夏侯玄這個還沒成氣候的人物而已。曹操若是...
他蟄伏數十年,有朝一日把握朝廷實際政權,卻沒有取代而稱帝!
相信大家只看標題都明白是什麼人了吧,沒錯。他就是司馬懿。他和曹操控制劉漢政權一樣控制著曹魏政權。最後還是如同他一樣沒有稱帝。曹操雖然沒有搶奪皇位,但是卻把自己封為魏王,臨走之前為兒子曹丕留下了...
曹魏被司馬家族奪了江山,曹丕做的一事不地道,也有人才不濟原因
三國時期是最紛亂的一段歷史,魏、蜀、吳割據一方。說到宗室人才,我覺的曹魏最為人才濟濟。比如武將方面有曹操、曹真、曹昂、夏侯淵、夏侯惇。文學方面有「建安三曹――曹操、曹植、曹丕」,此三人是當時最高...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
司馬懿能夠篡位成功,真的是曹爽太弱嗎,其實曹丕時已埋下禍根
說起得國最正的皇朝,非大明莫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那得國最不正的皇朝呢,非司馬氏的晉朝莫屬,司馬懿以忠臣形象收攏人心、未費一兵一卒就奪取了曹操征戰一生打下的江山,史稱司馬氏嬗變。